真教真学真文言
——对肖培东老师《周亚夫军细柳》一课的启悟

2019-12-25 09:32■张
初中生世界 2019年48期
关键词:周亚夫史记文言文

■张 立

面对文言文教学,很多教师会把好端端的语言硬生生地拆解开来,学生记词意、记句意、记文意,周而复始,可谓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那么,如何从这种困境中突围出来?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了我们明晰的实践方向和操作路径。下面就以其执教的《周亚夫军细柳》一课为例,来谈谈我们所获得的有益启悟。

一、真教立足教材,教的是“真金白银”

《周亚夫军细柳》是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文章。根据文章分类,肖培东老师确定了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2.把握本文写人叙事的技巧;3.积累文言词语。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与文言文教学应当关注的“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几大要素相互照应,逐一体现,为教学实践定好了目标,且接引教材提供的“阅读提示”“随文注释”“思考探究”,使目标的制定始终不偏离教材要求。肖老师的第一条教学重点扣住的就是教材要求,明白到位,毫不含糊,后两条教学重点亦然。这样的教学重点真真切切、扎扎实实,统辖教学实践的全过程。

随后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这些教学重点相继展开。肖老师首先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他引导学生“先轻轻地读,自由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哪些字可能会读错写错”,“接下来同学们再想想,你会提醒大家哪一个字很可能会翻译错误”。肖老师一下子切入到文言文教学的原点:读准字音,写对字形,理解字义。肖老师既不轻慢于古汉语知识的学习,又不纠缠于过往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教的是学生以往不解的知识,给的是学生触类旁通的方法,满满的都是“干货”。以此打底,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得以顺势展开,肖老师让学生读教材“思考探究”的第一题后,随即布置大家“再次自读文章,做好复述准备”。复述,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内容表达出来,是从读文章到讲故事,培养了学生对文章的概括、整合与构建能力,强化语言表达,提升思维品质,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地生根。过后又回到教材本身,提问始终不离教材的“阅读提示”“思考探究”,且凸显《史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人物传记创作上树立了典范,据此教学生从故事出发,认识人物光辉形象,感受人物伟大精神,很好地回答了“写什么”的问题。然后肖培东老师话锋一转:“同学们,这样一篇文章直接写周亚夫就只有这两句,那么司马迁是怎么写出他的‘真’的呢?”这样就由“写什么”自然过渡到“怎么写”的探究,在认识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写人记事的技巧,注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抓住对比、衬托的手法。这看似简单,实则意味着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常识性回归,而这样的常识就在教材里出现,肖培东老师把它们作为一场语文盛宴的最佳原料,虽然算不得山珍海味,却就地取材,朴素不失营养,本真最是醇厚。

整堂课上,肖培东老师始终坚持立足教材,用教材来教,教的是教材,给学生的都是“真金白银”,着实要点赞。

二、真学突出主体,学的是真材实料

在这堂课上,我们不难发现肖老师挺会“偷懒”的。而很多名家授课,总是不遗余力,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可肖老师更愿意和学生分享这一份精彩,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中心,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文言文教学以教代学,甚至有教无学的尴尬局面。

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一开始就在肖老师的心中确立了。面对选的课文是《周亚夫军细柳》,他说:“我都没教过,真好,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如此真诚,如此亲切。因为是自读课文,所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践,肖老师都把自读要求一以贯之。对于“自读”,就是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它强化阅读方法,将其沉淀为能力,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关键在让学生会学。

那么怎样做到“会学”,如何实现“学会”?我们还是从肖培东老师的课堂中去寻找答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史记》中的一篇节选文章《周亚夫军细柳》,关于《史记》,你们都了解什么?请说说。”肖老师开场的这浅浅一问涉及的是文学常识,乍看波澜不惊,但能紧贴“阅读提示”对《史记》的简要介绍,提醒学生自读需要利用好教材资源,发挥主体作用,能积极地将学习变成一种内需。“《史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写《史记》受过很多的苦,他受过宫刑入狱,但他没有放弃写《史记》的理想。”“鲁迅曾经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已取得的学习成果是极佳的,显然要比简单的灌输来得更主动、更有效。教师不必“先声夺人”,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体现的自然是“真学”,肖培东老师就是这样做的。类似的镜头在这堂课上不断闪现,学生自读课文,从文言文字词学习起步,扫除语言上的障碍,为以后继续阅读文言文积累经验,同时学习也有了向纵深推进的基础。学生随之便能顺利地进入到下一步的学习活动中,复述故事从起初简单的框架到不断补充的细节,踏着不疾不徐的节奏,内容逐步丰富。学生了解了相关故事情节后自然更容易把握住人物形象,读出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不卑不亢的品格,是为“真将军”,其光辉形象“真”入“生”心。再学写作手法,探究写人的艺术,一切水到渠成,结论性的生成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学方法、用方法,如鱼得水。最后肖老师又“推波助澜”,将汉文帝的形象引入学生的视野,来发现一位“真天子”,转换自然,拔高了学生的思维层级,确实是让学习进行到底,学生所得“料”足“材”优。经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向明确了,学习文言文的品质提升了,“会学”做到了,“学会”实现了。

“怎样教语文不重要,只要你教的是真实的语文;怎样教语文很重要,我们要回归到语文的岸上。”这句话是肖培东老师说的,也是他在一日又一日、一课又一课里踏踏实实坚守的。“舍去浮躁,舍去功利,舍去炒作”,留下的是教师真切地教,学生真实地学,是为“真教”,是为“真学”。同样的一篇文言文,肖老师对教学的几大要素,即“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不做任意切割,不加随意拼凑,而是彼此融合,高度统一,是为“真文言”。

推荐书目

【书名】参与式教学的五个维度:教师实践指导手册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劳拉·韦弗、马克·威尔丁

作为时代精神之一的“参与”,受到了当今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注。参与式教育,是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一个落脚点。本书首先阐述参与式教学的理论问题,明确参与式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并结合参与式教学的课堂实例,能有效地为广大一线教师开展参与式教学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周亚夫史记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一双筷子改变前途
会背与会默写
皇帝赐宴却不给筷子,什么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