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赋
不了解种子的特性、种植的季节、土地的属性,以及自然之道,就无法种植好庄稼。同样地,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也就无法教育和引领他们。
关于“了解学生”,专家及一线教师也有过许多的方法。诸如谈心法,与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促膝谈心,面对面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捕捉、分析信息以了解学生;问卷调查法,教师根据所了解的情况,按调查方向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以此了解学生;观察法,在学生未察觉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学生的作业、日常表现获取学生自然状态下的信息,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学生……教师也常常据此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固执地以为教育效果一定不错,但往往事与愿违。
这些看似科学的方式,真的能够完全了解学生吗?事实告诉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对学生有一些了解。至于这“一些”所包含的“百分比”,不会是一个准确的数值,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本身的心智、特长都是有差别的。即使用同一种方法对两个学生或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段的情况进行了解,所得到的结果也都是不一样的。
同一块土地,所得到的生长条件(如阳光、雨露等)都一样,但为什么会生长出模样千差万别的树?既然外在因素一样,那么产生差异的因素只能指向内在的不同。《心灵的秘密》一书中指出,“种子是树的心灵”“独特的心灵秘密让每一棵树与众不同”。由此可见,对学生的教育与引领,其实就是对其心灵的引领。要真正了解学生,必须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或许有人认为,通过观察法、谈心法等方式获取的信息,是了解学生的“大数据”,通过分析比较就能全面了解学生。这种看似无可挑剔的观点,事实上仍可能是表面的、失真的。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有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说:“我除了知道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哲学出发点,把重点关注方向由自然转向人本身。然而,人类要认识自己是何等的难事,了解学生自然就更难了。所以,才有这样的说法:“打量别人从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洞悉自己是一件绝无可能的事。”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对事物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表现自然也存在差异。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阅历、家庭环境、成长背景存在差异,即使在自然状态下,他们也不会将自己的内在完全呈现出来,甚至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隐藏部分内心。因而教师仅凭学生的外在表现就对其进行推断,结果往往是不完整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以此所开展的教育自然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例如小C,是一个成绩不错但因屡次发生打架事件而被教师认为是有暴力倾向的学生。为此,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办公室的门槛差点被踏破了。据了解,小C的家庭氛围温馨,父母感情融洽,他从小就懂得谦让,并不存在暴力倾向。教师反映,小C的暴力倾向是从四年级开始的。他们把小C 所有的打架事件都进行了记录,并邀请家长共同对这些“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再开展教育和引导。但令人失望的是,方法几乎用尽了,小C 却依然如故。教师很疑惑,家长也不解。进入六年级时,D 老师来接任小C 班级的班主任工作。他对小C 早有耳闻,也查阅了有关的“大数据”。他发现,小C 虽然经常打人,但似乎打的都是欺负别人的人,也就是说,他不无故惹事,也不无故打人。对此,任课教师都认同,但其中的缘由小C 就是不肯说,只留下一句:“我就是想打他。”D老师认为,这是教师和家长没有完全了解小C才导致教育无效,因而有必要从“不无故打人”的角度去了解他。
有人说:“心灵朝向宇宙的方向,心灵朝向心灵的方向,像孩童一样思考,别用孩童一时的行为去推断他的未来。”教师如果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儿童的言行,进行推断,就难免存在偏差。有时候,教师即使蹲下身去了解学生,也只是改变了姿势,心态和思维方式依然是成人的,对学生的了解依旧不全面。所以,只有站在学生的视角去看,“像孩童一样去思考”,对他们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接近于真实。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其中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了,并立即哇哇大哭起来。一个小女孩看见了,先是一愣,接着跑了过去,佯装跌倒在那小家伙的身旁,还笑得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也笑了,抹干眼泪,又玩了起来。一般成年人处理这件事,要么是站在旁边,说什么“勇敢点,自己站起来”,要么直接把他拉起来。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哭得更厉害。小女孩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她也是小孩子,她懂得小伙伴的心,理解小伙伴此时的心境。她故意摔倒,其实是告诉小伙伴,摔倒了不能哭,这也给了小伙伴重新站起来玩耍的理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得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上述案例中,D 老师接班后,开始观察小C 的一举一动,尤其关注其他学生出现冲突时小C的行为。当小C挤进冲突人群,D老师也立即出面了解情况,对以大欺小的霸凌行为进行制止,安抚被欺负者,对欺人者进行教育并通知他的班主任。D老师在处理事件的同时,也在细心观察小C 的表现。D 老师发现,每当自己出手处理霸凌事件后,小C会出现如释重负的神情。D 老师接连处理几次事件后,小C打人的次数就少了,并主动接近D老师。D老师让他谈谈对霸凌行为的看法,小C说:“欺负人是不对的!我见不得那些以强欺弱的行为,我要保护弱小,看到这样的事我就想打抱不平……”D老师表示赞同并追问:“遇到这种情况,及时报告老师来处理,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他沉思片刻,爽快地答应了。没多久,小C和D老师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也道出心里话:从三年级起,他开始独自回家,途中曾看到一些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要钱,如果不给就打人。他出手阻止,却因身单力薄也被打了。于是,他努力通过增加食量、锻炼身体来使自己长高、长壮。进入四年级后,他果然打赢了欺人者。从此见到恃强凌弱的事情,他就会出手,觉得自己是在做正义的事情。如今,D老师对霸凌行为都能及时处理,并指出以暴制暴的行为不当,所以小C 觉得不应该也没必要再用打人的方式处理这种事情。身在教育职场,时时和学生打交道,只有把自己变成小孩子,从精神上和学生保持一致的高度,才能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教育才能有效果。
波兰作家雅努兹·高尔扎克在《向他们的高度看齐》一文中这样写道:“您说,和小孩子们打交道实在累人。您说得很对。您又补充说,因为得向他们的身高看齐,得弯下腰来,低着身子才能和他们说话。您这就错了。您要做的,不是在身体上俯下去,相反,却是要在精神上升上去。您需要放下许多烦恼、包袱和羁绊,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来,才能向他们的感情高度看齐。”
所以,对于了解学生,教师得在传统的做法之中,补上“儿童视角”和“儿童一样的精神高度”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