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校 王 鑫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敏感的时期,因此,这段时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先天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习内容,通过创设情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动手操作,培养思维敏捷性。
数学学习不像是语文知识那样具有浪漫的想象力,也不像政治课那样具有丰富的生活故事,数学是一门集抽象的理论公式、严谨的逻辑推理、精准的推理计算于一体的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常常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学时,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故事、生活等方法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面对此情此景,激起学习的兴趣,激活思维,进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教学人教版《轴对称》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有脸谱、五角星、飞机、汽车等图画,色彩鲜艳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图文并茂的画面全方位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于是,一个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依此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教师抓住契机,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我发现这些图形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一个学生说道。
“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有的图形是上下两边能够完全重合。例如数字3。”另一个学生立马补充道。
“我发现有些图形只能沿着一条直线对称,有的可以沿着很多条直线对称。”又有一名学生提出自己的发现。
……
就这样,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个性得到张扬、智慧得到启迪、思维被充分激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就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探寻问题的答案。它的主要特点是多向性、变通性、独特性。学生由于生长环境、性格等方面原因,对于同一个问题,他们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思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性格差异,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完善问题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一课时,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环节时,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经过激烈的讨论,有的组利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得出“三线合一”的性质;还有的小组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出这一性质。就这样,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具有抽象性,而初中生正处在由小学的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因此,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经常感到数学枯燥难懂,致使学生在长久的学习中慢慢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而动手操作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降低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此外,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自己去感悟知识的生成,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高线、中线与角平分线》一课时,在讲到“三角形的高线”这一环节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不同三角形的高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这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教师的这一问,在教室里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引领下,学生再次开始动手操作。经过动手合作,他们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另外一条边在直角三角形的内部,这三条高的交点正好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上;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则在三角形的外部……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若没有学生的动手操作是无法完成的。通过这一数学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三角形的高的性质,还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易于接受的知识,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动手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得到发展,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总之,要想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积极的思维是前提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让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思维贯穿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让思维之花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