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第十八小学 李 娟
构建和谐完美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家长和老师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要让孩子们知道,自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家人等一切社会成员,给他们无私的奉献和关爱,要让孩子们知道感恩、惜缘,回报社会。感谢养育之恩、感谢关爱之恩,鸟有反哺之育,羊有跪乳之恩,人有尊老爱幼之美德。滴水之恩,乃当泉涌相报讲的就是感恩、惜缘,回报社会哦。我们每一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班集体,就要努力学习,为班集体争光,为班集体出力。共同遵守纪律,共同打扫卫生,共同排练节目,共同参加体育比赛,共同为班集体争得流动红旗、共同为班集体争得荣誉。要把自己置身于班集体之中,要学会处理同学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要学会和同学开展真诚的人际交往,要知道每个同学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特别要强调一点,同学之间要互谅互让,要主张正义。当自己不小心碰到别人、踩到别人,要主动说:“对不起。”当同学诚恳道歉时,自己要宽容大度,主动说:“没关系。”要告诉小同学,有的家长说“他打你,你就打他。”“他骂你,你也骂他。”这种冤冤相报的心理是不对的。当这种情况发生后,自己要明辨是非,自己要据理力争,要主动对同学说:“你骂我是不对的,你要主动向我道歉,不然,我要向老师、校长汇报。”“你骂脏话是不对的,你要主动向我道歉,不然,我要向老师、校长汇报。”“你动手打我是不对的,你要主动向我道歉,不然,我要向老师、校长汇报。”这样每个同学都互相约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良好的思想素质就会形成。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关心自己周围的每一个人,能够理解尊重同学,能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这对小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强调教师在集体中的角色地位。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学认为,师生关系主要是师生的教育发展中所发生的直接交流和联系,他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老师要充分发扬民主,要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人人参与、人人互动,要反复互动,信息要及时反馈。要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老师要鼓励学生认真操作、反复实践,要有充分展示才能和特长的机会;要有讨论、交流、反馈信息的机会;要有正确评价老师和同学的机会;要有中等生、学困生逐步发展的机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特长爱好,要给予展示才能的机会;要培养学生钻研、探究、思考实践、质疑的机会;要留给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机会;还要允许学生给老师提不同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在学习发展中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成熟,达到“日久见真情”心路历程。这八个方面的实践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时心中有学生。教师要激励学生,要肯定、赞扬、帮助学生,要让学生伸起手来摘苹果。要多一些赞扬,少一些批评;要多一些鼓舞,少一些打击。要让学生看到在教学中教师的微笑和鼓励多一点。合理化的建议多一点。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思政课老师的讲话,就是对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殷切希望。这一切关怀和希望就是要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学生早日成人、成才。
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思考、实践、互动演示。比如:模仿超市购物,模仿清理下水道,模仿房屋装修中的各种交流、矛盾,最后彼此谅解,达成共识等等。总而言之,协调关系,消除人际矛盾和冲突,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向上的发展。
现实社会形成了一种大办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教育,培养了干部,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作为学校有了一支知法、懂法、无私奉献、敬业乐教、有创新精神的合格师资队伍。应该说,现在的社会对于学校教育应该得心应手,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家庭教育。现在的农村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物质给予少,身体关心多;指导少,灌输多;启发诱导少。这样的培养方式会造成学生不良的心理,更多的是家长们只要求孩子们考试分数高,而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不久前,学校为了庆祝“六一”进行了一次歌舞比赛,我班一名女生由于天生有一个唱歌的好嗓子,被学校选中领唱,这样就要求该生花一天时间由音乐老师指导练习,这事被她父母知道后,该生回家被父母骂了一顿。第二天该生回到学校后,往日在校园里和同学们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在教室里欢快的歌声没有了。我发觉该情况,马上与学生的家长沟通,跟他父母讲清学校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该生参加这次活动对他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最后该生父母终于明白了学校组织活动并非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该生也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孩子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并在本次活动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我们的教育中,家长对于我们学校教育担负着具体而微妙的传递作用。对于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我和同学们在一起开心的时候,有位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我的父母对我缺乏理解,对我失去信心,还经常打骂我,每天还给我安排繁重的家务劳动,我还有什么信心学习呢?”从这个学生的谈话中,我终于找到了该生的思想原因,也找到了转化的突破口。我主动找家长谈心,通过谈心,该生家长把以往的打骂改成启发诱导,把以往繁重的家务劳动变为学习、实践,再加上老师的精心辅导和该生半个学期的努力,已经成为班上的好学生。我想,该生的成绩以后会更加优异。
总之,提倡爱心教育,积极发挥对学生情感的调节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情感丰富,充满正能量。让每个同学都互相约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关心自己周围的每一个人,能够理解尊重同学,能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要鼓励学生健康成长,要在实际工作中表露期望的情感,帮助学生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我们要创设各种情景并指导学生正确交往,建立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把学校教育变成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统一体,现实全社会大办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