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情境教学

2019-01-11 18:41:27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胡浏浏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交流情境

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 胡浏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获得高效,必须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用有效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发现。因为传统的课堂形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在黑板上板书,而学生则作为一个受体,在下面听课和做笔记。这一教学方式的缺点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过少,以至于学生很难学到知识,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有哪些地方不懂或者是不懂也不理会,对于学习完全处于茫然的状态、而老师也很难发现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和是否懂得实际应用。当然,也不是说老师和学生之间完全没有交流,在传统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上讲台做题目、做作业等等,这些都是老师同学生交流的体现。但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这样的交流是不够的,或者说是不够有效的,应该采取更有效的情境模式来促进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交流,从而获得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那么,何为情境教学呢?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引入教学环境中。

情境教学是为了将数学中的抽象性问题具体化,复杂性问题简单化,枯燥性问题有趣化,旨在建立丰富有趣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构建高效的教学情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式入手。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没有成熟,对事物的理解比较抽象。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讲授时要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具体化,并将它们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为学生将来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情境中观察、操作和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班级要出去春游,分别订了5人和8人的车子,全班有50人,要求两种车子都坐,怎样分配更加省钱?这种问题比较贴近我们生活,教师就可以直接举例为:我们班出去春游,大家来为我们班省省钱,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加入教学活动中来,结合生活和数学,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二、创设提问式问题交流

即老师在课堂上对于某一问题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从而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交流,获得更有效的教学信息。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中,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要帮助小学生认识钟表的各部分,数学教师可以拿着一个钟表向学生提问:“钟表有几个指针?”“钟表的每个指针分别是什么意思?”小学生的表现能力都比较强,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会踊跃回答,这个互动过程既锻炼了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帮助师生之间相互了解,增强了师生感情,活跃了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探索的兴趣,也利于将学生眼中一个抽象性的概念一步步地转化成为一个具体的、容易理解的概念,使得学生更容易联系旧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获得新知识。

三、分小组讨论

如果说前面两种方式是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那么分小组讨论便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分小组讨论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差生的兴趣,同时也通过合作的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活跃课堂气氛,是很好的情景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将学生分成四人组或五人组,并注重小组中的学生具有不同层次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相互监督和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更加显著。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对知识有了简单的理解时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新的知识,得出正确的结论。值得说明的是,分小组讨论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参与讨论不积极,不作任何发言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讨论任务。让好学生揽下小组讨论中的任务不是分小组讨论的最终目的,也不利于教学计划的进行。因此,在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注意不能让某些学生在其中浑水摸鱼,要进行实质性的小组讨论,才能算得上是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分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在旁边观察,当学生讨论有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难以理解的说法时,教师及时给出指导意见,对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是很有效的。教师在旁边有利于监督学生讨论参与情况和讨论的内容是否关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等。分小组讨论与创设式提问不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个学习活动,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多,而且还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方式是将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带到数学学习上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说,现代教学模式都带有一定的情境教学。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联系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发现数学中的生活问题,将两者有效结合可以使得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利用创新性的问题去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旧知换新知也是教学方法中十分重要的情境创设方式。另外,使用小组合作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注意适用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注意小组讨论的缺点,从而获得高效的情境教学。学生对于新鲜事物都是充满好奇心的,都具有强烈的探知欲,教师只要把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再加以指导即可。但值得说明的是,在创设情境时尽量不要使用同一个例子或者话题,否则会使得原本新鲜的事物变得陈旧而枯燥无味,从而让学生失去兴趣,课堂变得乏味。因此,教师应多多创新情境教学,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交流情境
高效课堂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运用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长江丛刊(2017年3期)2017-11-25 06:17:35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