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行知思想指导下的高中数学“信息化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2019-01-11 18:41:27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道题错题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谢 舒

一、陶行知思想引导

近日参加一个教研活动,组织方请笔者在会场上展示一堂高三试卷讲评课。由于是借班上课,人生地不熟,加上课型特殊,内容枯燥,笔者为此而犯了难。突然联想到自己手边的一项陶研课题:讲评什么、如何讲评,完全是种“班级订制”甚至“私人订制”,不应该由师者闭门造车。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下容易造成“劳力者”(行)和“劳心者”(知)的极端分立。传统思维下,脱离了“行”的“知”,矫揉造作,浮泛虚空;失去了“知”的“行”,机械重复,事倍而不能功半。所以,从教学论的角度看,应该“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使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达成“知行合一”,才能推动科研型课堂的实践落地。

想到这里,笔者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意识到:讲评什么,那就看学生考试试卷怎么做的;学生怎么做的,他们就一定是怎么学的。同理,学生怎么学的,教师就怎么去教、怎么去上。根据“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笔者需要首先面对的是弄清楚全班学生的考试情况,从这就有了“智学大数据下的信息化课堂”。

二、智学大数据下的“数据分析”

所谓“智学大数据”,是由教育数据平台“智学网”所提供的基础数据样本和线性数据挖掘,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的改造,被笔者称之为信息化课堂。笔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该班整体考试的数据反馈。譬如,在测试报告中,本人看到了每道题的班级答题情况,20道题中有4道题都显示为红色框,表示其绩效达成度不理想,所以,笔者便把这4道高频错题锁定为课堂探讨活动的重点内容。具体分析知识点来看,它们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与三角形有关的取值范围或最值问题;二是函数的综合应用。数据分析至此,笔者心中已经能大致勾勒出课堂的基本结构和施力分布,并做了上课前的定向备课。

三、智学大数据下的“信息化课堂”

1.快速的数据分析

课堂开始,本人运用了智学网的教学平台,花了两分钟左右时间带着全班学生了解班级考试的整体情况。在智学大数据下跟学生一起分析了本次考试本班的情况,诸如常规的班级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年级平均分,并随机抽出“样本”(4名学生),分析“私人定制”下的最近一学期分数走向。笔者对进步较大学生和退步较大学生分别做出了鼓励和警示,接下来带领大家一起进行答题情况的分析,将4道题高频错题明确为本课堂学习目标,课堂先解决共性问题。

2.准确的答题展示及评价

评讲其中的第19题时,笔者充分利用数据平台优势,将典型错题展示出来,跟学生一起分析该题的主要问题,实况如下:

师:这道题我们班的情况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何建立函数模型?第二个问题:如何求函数最值(教师打开智学网的典型错题展示,并请这位同学讲一讲解这道题时的思路,该同学把他的解题思路跟大家进行了分享)

教师在白板上对他的解答过程进行了批注与修改,顺应他的解题思路,化解障碍,解决了班级的共性化问题。

师:其实这道题的本质就是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我们可以通过正弦定理来求解三角形。大家认可吗?(学生齐刷刷地点头,表示认可)

师:其实,我们还有同学能够很快地来建立函数模型。

接着教师展示了典型解答,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欣赏了某个同学的正确解法并及时作出了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笔者通过“智学大数据”平台,能够展示每道题的典型错题和典型解答,并及时讲评,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样的示范作用起到了激励学生向好学生看齐的作用,实属“一箭双雕”。

3.高效的课堂讲评与学习

教师利用多媒体和互联教学助手相互结合的教学手段,让整节课变得饱满而有趣,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整堂课的效率,实况如下:

师:这道建模解析题,我们还可以通过几何图像的特征,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解决。

教师切换了幻灯片,利用多媒体教学,带着全班同学一起看了在直角坐标系下的一些等量关系,根据所要求的目标对象能够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这道题。

师:在建立函数模型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几何图像特征通过解析法(坐标法)来建立函数模型,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填空题第14题(很自然地过渡到了14题),把题再好好读一遍。(全班集体做第14题)

师:首先,你们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生:我最关心的是先要求出h(x)。

师:那如何求出呢?这里题目给出的是图像对称条件,那么请问图像是由什么构成的?

生(齐):由点构成的。

师:那么能不能把图像对称问题转化为点对称问题呢?(生:可以)(教师边说边画图,同时对自己所画图提出了问题,由学生回答)

师: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进一步提出问题)

生:可以通过换元!

师:很好!如果换的话该怎么换,换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一步产生问题,并及时思考和解答,教师通过互联教学助手,拿出手机,将学生的答题过程通过手机直接投到了大屏幕上——同时展示4位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直观对比,再予以及时点评与评价。

整个教学流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学要合一,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应该一面教一面学。”

四、“信息化课堂”的优点

1.用智学网来评讲试卷,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大数据能够非常清晰直观地了解到每道题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成绩波动情况,观察到学生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相比较传统的那种盲目性和非全面性的评讲,智学网弥补了懂的问题多次讲,不懂的问题无人询问就直接跳过的漏洞。

2.用智学大数据处理,不仅节约了问题整理的时间,而且可以极为细致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讲评。比如学生各自的扣分情况以及优秀答案和错误答案的直接展示,节约了收集答案以及投影的过程所浪费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节约了教师课堂时间不必要的消耗。

3.答案展示也带有一定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对好的答案展示是对答题错误学生的一种激励,使其奋发向上,不甘落后;同时,对错误答案的展示,也非常清晰地表现了答题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重复失误。

4.智学网大数据上的同类型题训练,防止学生自己找题麻烦,过易过难等问题,优化质量,提高效率,特别是题目类型的整合以及错题的延伸,非常满足学生举一反三的要求,十分顺应了个性化学习的理念。

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上,数学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话说:“得数学者得天下。”所以每位数学教育者都是在“绞尽脑汁”地备好每一堂课,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方法,取得更优秀的成绩,而“智学大数据”的应用,可以获得更多传统手段无法提供的教学信息。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麻木的教育。”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实际上,当下的课堂中,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需求,利用课堂大数据让“教”和“学”更有针对性地发生,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猜你喜欢
信息化课堂道题错题
误会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这道题谁会做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类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东方教育(2016年20期)2017-01-17 21:27:45
信息化课堂体验, 创新型教学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3期)2016-09-21 06:21:46
初中美术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做中学”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