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办事处中学 王保青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中之重,现以初中数学为例,浅析初中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本从七年级开始,先从几何图形开始切入。我们都知道,几何图形是以空间想象为主、公式推算为辅的一种类型题,且从容易的几何题开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有助于以后的数学教学,随着学生解开一道道数学题,会有更加想要深入探究的欲望,而解题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不论是空间想象还是逻辑思维都在一步步增强。接着,课程将几何这一主题先放置一边,给学生的大脑获取整理与稳固的时间,引入了有理数这一概念,为学生打开了另一个数字世界,学习了与之前有所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一步步深入,启发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一步步引导,一步步开发。之后是与数据有关的数据整理与分析,运用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与新学的有理数知识,一起对数据进行较为复杂的描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有理数暂时告一段落,进入了代数的世界,引出了函数这一概念,为未来几年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接收了以字母代替数字的方法,承接了接下来的整式运算,很好地完成了字母与数字的转变,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巩固了根基,随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与接受,而学生的思维便是在这样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增强了起来。而在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更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欲望,这种心情会带动思维能力更好地提高。随后,教材先以几何问题中经常会用到的“角”开始,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习,且对“角”的学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而后又引出平行线,与角密切联系起来,介绍了多种角与角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并介绍了平行线的特殊之处,这一部分在往后的几何问题中都将运用得到,且是频繁运用。从接下去的教材看,教材是函数与几何学习并重为主,为了使学生的课程学习进一步巩固和稳定,也为了思维能力的多重培养。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教材的编写是带着极强的逻辑思维的,是在代数与几何之间不断交替,在学生即将疲惫之时又带领学生进入另一个天地,在学生遗忘的边缘又重新引了回来,且在题目的带领之下进行温习与学习、巩固和吸收,在学生以为只有四四方方的几何时,又抛出了一个令人感到神秘难解的部分——圆,神奇的特殊之处,不一样的面貌,焕然一新的认识,无不在刺激着学生的大脑,启迪他们的思维。因此,运用好教材是一个关键点。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且是思维教学引路人,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必不能遵循以往枯燥乏味的一味讲题和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思维的培养是十分注重个体的自主性的,唯有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维的提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必会事倍功半,而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浪费,逻辑性极强的教材是手中的一副好牌,如果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好牌必会打成烂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必会向着较为均衡的方向发展,远程教学、高科技教学等等,无不是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奇妙的数学世界的辅助工具,无不是在颠覆以往的教学模式,而在这些辅助性工具下,老师作为教学主导,本身才是带动学生学习情绪的关键,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弥补枯燥乏味的数字,饱满激昂的情绪可以降低单一线条引起的疲劳感,相信在多方面的协调之下,学生的情绪会被带动,注意力会被吸引,思维会跟着课堂而转,也必然会惊叹于空间的奇妙和数学的神奇之处,只有这样,思维才能不断地培养与提高。老师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接下来老师想说的话,这也是一个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方法。
传统的数学题目,都是在固定的环境条件下,给学生几个数据,让学生对此进行解答,但这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知道,数学不仅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更多地运用于科学研究、工程建设、机械方程等等,因此,在平时的小测中或在讲课中,老师不妨创新一些题目,在其中加入相关的背景,如某某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难题、某某在修理三峡水坝时遇到了如下难题、某某某在修建港珠澳大桥时遇到了如下难题……只要在这其中加入一点点相关背景,并能够在讲题过程中简单描述相关故事,相信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或许有的老师会担心这会增加教学时间,其实不必太过忧虑,只需在讲题的时候用一两句话带过,不必太过详细,只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便可。
总之,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这个过程是在不断地更新进步的,在这个过程中,想要有长足的进步,就得用心去感受,用时间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