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文昌实验幼儿园 禹莉沁
观察是区域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兴趣、发展、个性和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将帮助教师与幼儿建立关系,选择游戏的内容和材料,以及确定教师自身在游戏中的角色。因此,教师的观察视角直接关系到如何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满足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个性化学习。
区域活动是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的主要途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意愿自主地选择相应的材料并与之发生互动,从而获得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教师应该把幼儿在哪里玩、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的权利统统交给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教师应该在区域活动中学会观察幼儿、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同时要积极思考相应的教育策略,保证不过分干预幼儿在区域中的学习,又不放弃对幼儿的支持和指导。
1.观察和介入不当,介入替代观察
幼儿作为区域活动的主体,在区域活动中,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相应的素材、材料,从而获得相应的学习经验。在活动中,需要加强对幼儿行为的观察,而不是频繁地介入。
教师不适时地干预和引导,会剥夺幼儿在哪里玩、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的权利。因此,教师在区域游戏时应该做到如果需要介入,要以观察为基础进行介入,避免自身对幼儿进行过度干预和引导。
2.观察视角过于单一、不明
部分教师在区域活动的观察中,视角过于单一。例如,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只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是否能安静地活动,其他的一概不管;或者是任何事都记录下来,却没有明确的观察视角,观察后也不知道到底观察到了什么。所以,在区域活动中观察者在观察前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观察什么,避免无目的地观察和为了观察而观察。教师要以“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相适宜的支架,支持幼儿全面发展”为目的进行观察。
㈠以“幼儿选择的活动内容”为视角
幼儿选择的活动内容包括幼儿对内容的选择和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这两个方面。
1.活动中幼儿对内容的选择
区域活动中,幼儿对内容的自主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儿对于活动内容的主观兴趣。教师能够通过观察幼儿对于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及时了解和判断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是否产生、转移。例如,在主题活动的进行中教师可以投放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材料,通过观察区域选取的人数和进行的频率来了解幼儿对于该内容是否有进一步关注的意愿。
2.活动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观察区域活动中,幼儿同材料互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已有经验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幼儿受限于自身发展的水平,相较于成人更少通过语言来进行表征,所以此时教师在幼儿身边的观察就显得格外重要。例如,在美术区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画螃蟹——幼儿依次画了对称的六对足,就能了解到幼儿发现了螃蟹左右对称的形态结构。教师通过对这类非语言表征活动(绘画、音乐、雕塑等)的观察,能够了解到很多幼儿难以转化成语言的经验、感觉和思想。
㈡以“幼儿需要的空间支持”为视角
幼儿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会受到不同环境的约束。因此,幼儿对于空间的设置有不同的需要。例如,在建构区中幼儿所需的活动空间应该是较为平整的、走动较少的空旷地面,而读写区中的幼儿需要安静、采光较好、界限清晰、较少干扰的活动空间。教师需要考虑区域之间是否留有通道方便孩子进出、移动,同时美术区等需要操作的区域放置的桌椅大小是否合适,可以方便幼儿铺放材料。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观察具体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活动密度,因为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儿的兴趣。不同区域的密度水平会对幼儿造成不同的影响,像高密度会增加压力、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和社会抽离等不良现象,并降低了积极的社会互动、儿童的成就和注意力。通过幼儿对空间设置需要的观察和思考,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他们所选择的活动。
㈢以“幼儿的活动状态”为视角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的状态直接决定了活动的有效程度。因此,幼儿活动的状态也是教师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
1.受自身生理、情绪影响幼儿活动的状态
在观察到幼儿活动的状态不佳后,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通过观察幼儿的面色、情绪和动作等状态来大致判断幼儿是否生病或受了伤。另一方面,幼儿的情绪也会影响幼儿的活动状态,像幼儿产生消极的情绪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活动达成。因此,及时的观察能够让教师来帮助幼儿消除受到生理、情绪影响的负面状态。
2.受环境、外部规则影响幼儿活动的状态
活动内容是否需要经验、活动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材料是否丰富都会影响幼儿活动的状态。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活动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幼儿的自主性有关。像一些活动,并不是幼儿自主选择的,而是教师随意指派的,这样的活动形式往往让孩子成为被动的、消极的活动参与者。通过对幼儿活动状态的观察和思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的调整策略,提供更适宜幼儿的活动环境。
㈣以“幼儿的伙伴关系”为视角
幼儿园是幼儿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因此,在园里学会建立和维持伙伴的关系是幼儿培养社会性的重要技能。在建立和维持成功伙伴关系的过程中,他们尝试约束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习调整对待他人的态度和锻炼自身交友的能力。
1.幼儿对待他人的态度
在区域活动中,总免不了幼儿和同伴一起进行游戏,偶尔班级中还会出现一些小的争吵。教师能够在幼儿与伙伴关系的观察中,发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信息。具体来讲,就是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声音的特点、面部表情、回应等细节,了解幼儿对待他人的态度(关怀、疼爱、信任、怀疑、厌恶)。例如,在活动中男孩完成了自己的泥工作品,女孩感受到了同伴的喜悦而微笑。从她对男孩的态度上分析,发现她理解了同伴的情绪,并且对同伴的快乐情绪做出了回应。因此,我们能够了解幼儿与同伴相处的模式,为其社会性发展提供适宜的策略或支持。
2.幼儿所拥有与他人相处的技能数量与种类
在幼儿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幼儿除了应该具备一些有利于交友的特质——诚实、善良、可靠、可爱外,还需要学习沟通、协商和介入游戏等技能。像喜欢说“谢谢”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往往受到更多幼儿的欢迎。
此外,如果很多幼儿都想在建构区里活动,且这些幼儿有多种沟通、协商的小技能和方法,他们就可以融洽相处,玩得开心。否则,矛盾可能会升级,甚至会引发冲突。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了解幼儿活动的达成、游戏玩得是否尽兴,还对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