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八一中心幼儿园 权 宇
我们常常在幼儿园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几名幼儿玩过家家,有人当爸爸,有人当妈妈;在“医院”里,“护士”给“娃娃”打针、输液,“小医生”耳挂听诊器,开出一张张“药方”……这些都是幼儿的假装游戏。那么,如何让假装游戏更成熟,向戏剧游戏发展呢?在当前形势下,有些幼儿园更注重戏剧作品的展示,认为只要幼儿能把一场儿童剧“演”出来就行,忽视了对戏剧教育过程的关注。幼儿戏剧经验的规律告诉我们,处于早期阶段的幼儿,很难实现成熟的戏剧艺术作品,他们在表演方面是未成熟的、幼稚的、笨拙的、粗线条的。但教师往往深受成人戏剧(舞台表演)的影响,希望幼儿能在舞台上进行有声有色的表演,要求幼儿动作形象夸张、表情丰富、对话生动、情节完整。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真的能做到吗?一些成人不经过训练恐怕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吧。
所以,我们在看待幼儿戏剧作品时要以期待的眼光,欣赏他们在戏剧表演中的动作表情、角色对话,发现幼儿的“稚拙美”。本文从小班幼儿假装游戏出发,探索小班幼儿的假装游戏向戏剧游戏发展的经验建构。
开学不久,由于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这个“小社会”,很多幼儿会产生分离焦虑,不停地哭闹着要找妈妈。
镜头一
师:“孩子们,快看,权老师手里有个小电话,不哭的孩子我可以奖励他给妈妈打个电话。”(教师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做“电话”的动作)
大部分幼儿停止哭闹,充满期盼地看着我。
扬扬哭得最厉害。
师:“扬扬这会不哭了,快来,奖励你给妈妈打个‘电话’吧!”
于是扬扬在教师的左手手掌“拨电话”,然后立刻对着教师的“电话”说:“喂,妈妈,我不哭了,放学了你第一个来接我吧。”
分析:假装游戏是幼儿将自己处于假装的情景,以假装的动作、语言再现现实生活。镜头中的扬扬属于个人行为假装,具有对于物的表征性假装。他在日常活动中能准确地意识到什么是手(现实)、什么是电话(心理表征),扬扬用教师的“手指”打电话,知道此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出于误解或欺骗,并假装做出“拨号码”的行为,而且是乐于做出这种行为,这就是一种假装游戏;扬扬通过言语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想法,“假装”给妈妈打电话,来诉说心中对妈妈的依恋之情,寻求一个心理安慰,内心期盼着妈妈真的可以第一个来接他,即以假想的行为再现真实的场景。
在戏剧萌芽阶段或者说是前戏剧阶段,幼儿通常是在游戏中,进行简单对话、模仿,这些行为漫无目的,甚至“天马行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感知与体验这个世界,而且以一种“假装”的状态存在,从游戏到戏剧的内在过程,隐含着幼儿的模仿与想象。没有想象,模仿的游戏仅仅停留于角色游戏,有了想象,游戏就自然向着戏剧发展了。
镜头二
在娃娃家区角游戏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
萌萌先是拿起奶瓶给娃娃“喂奶”:“宝宝张嘴,喝完奶妈妈要做饭了。”然后把娃娃放在“床”上就去“做饭”了。
她在“灶台”旁边摆弄了几下,紧接着又跑来哄娃娃睡觉,身体左右摇晃,小手不停地拍着娃娃。过了一会,她模仿娃娃的声音:“妈妈,我睡不着,肚子疼。”
萌萌:“妈妈带你去医院吧!”
她又变成娃娃的声音:“我不去,害怕打针。”
萌萌:“宝宝要勇敢,我让医生轻一点。”
于是萌萌把娃娃放进推车,自己穿上鞋子,推着“小车”向“医院”走去。
分析:从对话中可以看出,萌萌属于典型的“自导自演”式游戏。4岁前的幼儿常常喜欢自己游戏,他们喜欢独自摆弄玩具。萌萌的游戏是无目的的,在角色对话时,语言比较简单,动作有些粗糙、略显稚嫩,游戏情节也比较琐碎、分离,想到什么就会做什么,处在前戏剧阶段。
萌萌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游戏经验来源于她的生活经验。萌萌“设计”的游戏情节完全是她生活中直接经验的反映。通过了解,萌萌经常看见妈妈给弟弟冲奶粉、去厨房做饭的情景,也遇到过生病害怕去医院的现象,当萌萌害怕去医院时,妈妈就会告诉萌萌要勇敢。游戏中萌萌的某些动作和语言,正是模仿妈妈而表现出来的。
幼儿在“自导自演”的游戏中表现出的动作、语言、情节略显稚嫩,但也会出现对话或情绪上的不同变化,促进了假装游戏向戏剧游戏的发展。
幼儿的自发性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常常会看到小班幼儿会突然举起双手、胡乱挥舞的动作,不知道他们想到了什么场景;也会时常举起小手,变成“手枪”,和同伴互“打”,嘴里还说着“biubiu发射,把怪兽打死。”幼儿通过“假装”的扮演过程,把自己的经验世界重新建构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
镜头三
在一次绘本活动时,我与幼儿分享了“拔萝卜”的故事。结束后,我在幼儿洗完手用毛巾擦手时看到了这样一段场景:
霖霖摆弄着手里的毛巾:“看我的萝卜是最大的,你们谁都拔不动”。
旁边的桐桐听到后说:“我的萝卜也大,我能拔动”。说完,桐桐拽住毛巾的一角,开始学着“拔萝卜”的样子拽“萝卜”,嘴里发出“嘿呦嘿呦”的声音。
桐桐:“你来当小花猫,帮我拔‘萝卜’。”
霖霖和旁边几名擦手的孩子哈哈笑着,都排到桐桐后面准备帮忙“拔萝卜”。
在毛巾架快要被“拽掉”时,老师说:“哎呀!你们的萝卜有点小,这么多人会把萝卜拉坏的,我种了个大萝卜,等会请你们去,看谁力气大,能拔得动?”
分析:幼儿在戏剧游戏中,为了扮演好各类角色,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揣摩、体会、呈现角色,比如幼儿喜欢当妈妈、当医生、当厨师;想象出来的人物形象,如怪兽、仙女、超人等;游戏发生的地点可以在任何地方。
镜头中幼儿会进行这种随机的自发性戏剧游戏,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听过“拔萝卜”的故事,知道大概的故事情节,期盼自己也能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通过假想游戏,把挂在毛巾架上的毛巾想象成“萝卜”,模仿“拔”萝卜的动作,幼儿的戏剧游戏由此产生。
但在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由于幼儿游戏是自发性的,游戏“舞台”位置容易出现意外,为了考虑毛巾可能会因为幼儿“拔”得太用力而掉下来,在不打断幼儿兴趣的同时,教师通过游戏式的口吻进行引导,将幼儿游戏的“舞台”转移,以其它道具替代“萝卜”,使这场“剧”继续演绎下去。在游戏中,幼儿对于“拔萝卜”的舞台位置以及人物形象的表现都不是很成熟,但这些“稚拙”的表现是与成人在戏剧表演上最明显的区别之一,通过这场“拔萝卜”的自发性戏剧游戏,我们也见证了幼儿戏剧游戏的“隐秘”成长!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假装游戏才是真正的游戏,因为它是游戏者依据自己的想象构建的各种虚拟情景的创造活动。这些“假装”的情景发展了幼儿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幼儿无穷的幻想,可以将周围的现实生活再现出来,在自己创造的戏剧游戏中满足不能实现的愿望和要求。总之,戏剧游戏就像是幼儿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无需按照成人的要求演绎的太过“完美”。他们在一次次的假装游戏中隐秘地成长。作为教师应该在幼儿以后的戏剧游戏中扮演好支持、引导的角色,帮助他们更好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