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新区隆政幼儿园 林云霞
提到游戏,我们就想到当前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提倡“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说到礼仪,就想到“规范、礼节、自律、限制”的基本要求。从字面上理解,两者好像是对立的,对于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我们更倾向于游戏活动带来的价值,而礼仪教育看似有较大的约束性,不符合幼儿的天性。
本文试从游戏活动与礼仪教育的两者关系入手,探讨游戏活动与礼仪教育如何相辅相成,达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有着重要的互补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天生爱玩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学习而得到发展。因此,游戏活动应是我们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从组织游戏活动的基本步骤不难看出,游戏活动的组织有利于帮助幼儿轻松掌握礼仪规范。
无论开展哪一种游戏活动,在组织游戏前,教师都会轻松自然地进行谈话式礼仪元素渗透。在组织区域游戏时,幼儿开始选择区域时,老师会和孩子一起重现前次游戏中选择区域的细节,同时提醒幼儿“好好观察一下,如果区域里小朋友人数多了,你们要知道重新选择。”这里就渗透“懂礼貌、会谦让”的礼仪教育;在组织角色游戏前,老师会对中大班幼儿说“你们要协商一下,角色如何分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运用礼貌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征求别人的意见,学会合作商量,这里就有交往礼仪的策略。
礼仪其实每时每刻都体现在我们的每一个言行举止之中,而自由开放的自主游戏活动更能体现幼儿最初的礼仪行为,身处游戏中的幼儿是自然的、真实的。在玩各种角色游戏都会有不同的角色身份,幼儿必然要进行角色扮演,在互动交往体验中掌握一些交往礼仪。例如“七彩服装店”游戏活动里面就有顾客、营业员、收银员等角色,这些角色都有特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交往礼仪。游戏中幼儿自主扮演顾客、营业员、收银员等角色,他们会模仿不同角色的行为准则,从而获得了这些角色的身份特征,掌握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学会了基本交往礼仪,如礼貌的称呼语、请求语等。
游戏结束时,对游戏活动的评价也是快乐分享游戏的时刻。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由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解决游戏中存在的难题,是老师和幼儿共同互动进行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自主性。我们发现,幼儿喜欢用描述性语言来表达游戏过程为自己和同伴带来的愉悦,如“我在玩游戏中和××一起玩的,我们一起搭建了游乐场,非常快乐!”体现了合作交往的快乐;“在烧烤店排队时人很多,但我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没有插队,还互相谦让的!”体现了有秩序排队遵守规则带来的愉悦情感体验。每一次短短几分钟的游戏分享,都有着幼儿共同体验游戏中遵守礼仪规范带给大家的愉悦情感。
总之,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作为集体的一员,他们通过不断地互动交往,开始学会以礼待人、遵守规则。正是通过参与各种游戏,他们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言行举止、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规则有所了解,学会接受游戏的规则,学会与人友好共处,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礼仪规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要教会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幼儿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甚至是一些行为的敏感期,善于吸收周围信息,若此时用最适宜的方式对其进行礼仪教育,就能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用礼。因此,适宜的礼仪教育可以让幼儿掌握必备的礼仪行为规范,能够提高游戏活动的质量,不断促进生成新的游戏活动。
礼仪教育在幼儿园游戏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设礼仪教育环境是实施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幼儿园班级的各种区域游戏都有着师生共同制订的图文并茂的活动规则,旨在不断提醒幼儿遵守礼仪行为规范。实践证明,制订区域活动规则能促使游戏有序、有效地开展。幼儿对活动规则的理解,特别是中大班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会在幼儿心目中逐渐形成讲文明、有礼貌、遵守行为规范的心理环境。如在阅读区,一般都有爱护图书、小声交流的规则;在特定的茶馆区域,有轻拿轻放、保持安静的规则;在建构区的墙面布置有幼儿人数的规则,就是提醒幼儿该区域的人数,隐藏着区域游戏大家轮流玩的交往礼仪规范。巧妙布置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且易于其理解的区域规则,创设一个图文并茂的礼仪教育微观物质环境,帮助幼儿有效开展游戏活动。
有些游戏活动开展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礼仪规范,才能保障游戏活动顺利进行。例如表演活动的开展,观众和小演员都要掌握必备的礼仪规范,小观众要懂得遵守剧场演出秩序、不喧哗、不乱跑、文明观看节目等礼仪要求;小演员要清楚与小伙伴合作表演、轮流表演、爱护道具等礼仪等,诸如此类,我们可以在活动之前共同讨论确定相应的礼仪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精心选择礼仪教育相关的文学作品,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鼓励幼儿模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创编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学习礼仪知识、掌握礼仪行为技巧,从而使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自觉遵守礼仪规范要求,让游戏活动顺利开展下去。
恰如其分的评价活动可以促使幼儿的发展,礼仪教育更需要科学的评价。幼儿园可以利用互动的礼仪墙、评选礼仪小标兵活动来提高幼儿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礼仪小标兵的评选范围可以根据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设置相关的内容,如礼貌交往、行为习惯、生活礼仪等,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规范,有利于游戏水平不断提升。评价活动可以灵活地放在不同的环节和时段,评选阅读小标兵,可以在游戏活动结束进行组织;评选交往小明星,在一日活动结束离园时段进行评选,充分体现一日活动皆课程和游戏是一日活动的基本活动理念。
蒙台梭利曾说过“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游戏活动是自由的,礼仪规范是一种约束,但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老师在实践中,不必在自由和规则之间拿捏不定,应根据具体游戏活动的组织和实际需要而定。当引入新的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探索不同的玩法,甚至一些限制性的规则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提出。一旦规则制订,在一定的时间内大家就必须共同遵守,这时就是限制性的;随着游戏活动不断发展,还会生成新的规则,这时又是自由的。因此,教师不要拘泥于自由与规则两者之间绝对性关系,而在于游戏与礼仪两者是否具备一定的价值,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自主是游戏活动最为重要的特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而礼仪教育尽管可以无痕渗透,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带有干预的色彩,一旦发现幼儿背离了必要的活动规则,老师就应介入,将幼儿的自主引向遵守规则的轨道。在实践中,如何平衡自主与干预,需要老师不断地观察倾听幼儿,让幼儿亲身体验,做到“静待花开”,教师绝不能因为担心妨碍幼儿的自主而不干预。如果没有成人的介入和干预,幼儿游戏的水平不会达到更高的层次,因此,老师不要因为游戏的自主而放弃自己指导的责任。
综上所述,游戏活动和礼仪教育并不矛盾,如果二者巧妙结合起来必将对幼儿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帮助幼儿遵循身心自然发展规律,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