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生活:探寻数学中的奥秘

2019-01-11 13:59:10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附属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2期
关键词:本真数学知识数字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附属幼儿园 林 慧

数学知识科学、缜密,数学内容抽象、枯燥、逻辑性较强,因此对于学龄期的幼儿来说,数学活动本身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兴趣又是幼儿学习的良师益友,没有兴趣的陪伴,导致数学活动和益智区常常被幼儿所冷落。如何使数学活动成为幼儿青睐的对象、益智区成为幼儿畅游的乐园呢?我想可以让数学活动带有情境的色彩、伴有可操作性的探究或寓于幼儿本真生活中。由此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深深触动我的灵感;《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所以,幼儿园数学教育可以与幼儿的本真生活紧密相连,让幼儿在数学活动和游戏中感悟本真生活的乐趣,在本真生活中探寻数学的奥秘。

一、数学教育生活化

所谓数学教育生活化,即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有一颗观察之心,去敏锐地捕捉本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实际的数学活动中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让生活服务数学,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熟悉的本真生活中去,这样数学知识不再枯燥乏味,反而会那样地熟悉温暖。幼儿学习的欲望会越发强烈,学习的过程会越发有趣。

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解释,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1.捕捉生活现象,设计灵动活动。

幼儿的学习不是孤立的,是融会贯通的,本真生活中到处都蕴藏着数学知识,关键在于教师要努力去捕捉生活现象,进行巧妙融合,有效变通,来充实乏味的数学活动,让数学活动更有生命力,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唤醒了幼儿的表象经验,数学学习不再那样枯燥。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了轻松、活泼的灵动氛围,让教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让幼儿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最大化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大胆猜测,努力验证。《指南》指出,幼儿数学学习,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幼儿通过自己亲身体验习得的知识能长久保存在脑海深处。总之我们让数学知识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田,而不是把幼儿强行拉近到数学知识海洋中。如在学习排序时,我设计了一列列火车,让幼儿根据特征帮忙给火车装货,当火车装满时要请“发货员”仔细检查,符合要求的才可以出站——把抽象的排序知识安排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教学活动由易到难,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再如,在让幼儿用四个不同的数字进行组合时,我以幼儿熟悉的车牌号码为契机,幼儿自由选择四个数字,给司机叔叔上车牌,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顺序——这种丰富的游戏情境,自由的探究方式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创设生活情景,开展区域练习。

记得有人说过“听过的容易记忆,看过的容易记住,做过的容易学会”,生动地说明了生硬地给幼儿灌输知识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背道而驰,我们要崇尚幼儿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等学习的形式。因此,在学习数学时,只有把幼儿熟悉的本真生活再现在幼儿的数学活动或区域中,这样,在操作练习时,幼儿小小的脑海中再现了熟悉的生活画面、已有的感性经验,这一切让幼儿不再执迷于数学知识本身,而是在实践操作中了解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如小班幼儿学习点数时,我设计了鱼儿也要像小朋友一样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请每个小朋友给鱼儿帮忙,根据要求给鱼儿穿上合适的衣服。为了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学习要求,同一游戏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如鱼儿身上是几个点子卡,它就需要几片彩色的鱼鳞片;鱼儿身上有几个点子和色卡,就要求幼儿同时满足两个要求,数量与点卡一致的同时还必须是和色卡一样颜色的鳞片;再次,数字加色卡更加地抽象,孩子必须理解数字的意义。这不但给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究了更多点数的秘密,真正体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求进步的理念。

3.再现生活画面,揭开数学奥秘。

幼儿期形象思维占优势,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经验的建立首先要有本真生活的支撑,这样让数学知识才有丰富的色彩,才有有趣的情节,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本真生活才能成为幼儿数学学习路上的一盏明灯。因此在数学活动或区域中教师要积极创造,再现幼儿本真生活的画面,指引幼儿领悟数学知识的内涵。如在认识整点和半点时,让其与幼儿的一日生活融会贯通,每一个节点,孩子们干什么已经了如指掌,如8点钟区域活动,9点钟幼儿早操,9点半户外活动,11点钟用餐,2点半起床,4点半放学。孩子们在活动时有意识地去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在生活中发现了时针和分针的秘密,习得了整点和半点的知识。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天地里,教师要使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数学知识时时满足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把幼儿真正地带到本真的生活中去,将数学知识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激发幼儿探寻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只有让幼儿的兴趣伴随活动的始终,幼儿才能不再退缩,尽情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积极探究数学的奥秘,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本真生活数学化

幼儿生活“数学化”,就是要让幼儿学习数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不再拘泥于短暂的集体教学或自主的区域活动中,而是让幼儿储备足够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提高幼儿自主习得知识的能力。

1.一日活动数学化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着交道,数学知识时时影响着每一个幼儿。《指南》中要求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们注意引导幼儿去发现有趣的数学现象、学习生动的数学知识并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幼儿在来园的路上看到的车牌上有数字,红绿灯路口有数字,楼梯口有数字,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数数、倒数、排序;当进餐时每人一只饭碗、一只汤碗可以发现数学中一一对应的关系,一双筷子、一双鞋子、一副手套都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单双数的秘密;散步时可以引导幼儿观看实物的形状特征,了解物体的形状。总之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感知数学的魅力,获得数学的知识和经验。

2.家庭生活数学化

只要用心观察,积极联想,幼儿在家庭中随处都可以发现数学知识,如看电视时接触的遥控器有数字,爸爸妈妈的手机上有数字,家门口的门牌号上有数字,相同的数字其意义略有不同。引导幼儿去发现、去交流家庭生活中的“数学”,把温馨的家庭搬进幼儿园。我们运用谈话、午间、离园时间请幼儿们说说自己家中的人数及相互间的关系称谓,交流家中的门牌号、爸妈的手机号码;说说各自家中电视的频道数目与感兴趣的内容;谈谈家中的电器数量和名称功用……在潜移默化地谈话中习得了数学知识。

3.社会生活数学化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可以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这就要求教育要走向社会,幼儿要走进社区。因此参观学习成了幼儿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外出参观时,我们就请幼儿观察来往的车辆、感知车轮的形状及每辆车轮的不同数目;路过小区就说说门牌号码、数数小区有多少幢楼房;进入菜场就让幼儿尝试着帮菜农算钱等等。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不仅搭建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平台,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

开展了畅游本真生活,探寻数学奥秘之旅,我发现幼儿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再畏惧数学活动,益智区成了孩子的乐园。区域小天地,生活大区域,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无处不生活,学习不再是那么的枯燥乏味,而是有条不紊。让本真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相连,指引幼儿在本真的生活中畅游,大胆地探索,积极地寻找和发现数学的奥秘。

猜你喜欢
本真数学知识数字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30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答数字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41
成双成对
新年的6个祝愿
意林(2012年4期)2012-05-30 03: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