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猛士埋在我们心中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2019-01-11 12:36张磊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浙江桐乡31450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刘和珍品析体悟

张磊(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浙江桐乡 314500)

【教学设想】

这篇散文通过追忆刘和珍的事略及其壮烈牺牲的情状,揭露了反动派的滔天罪行,讴歌了革命志士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在悼念逝者的同时,不忘唤醒生者。作为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和经典文学作品,学习这篇课文,具有深广的意义。学习时,可以与石评梅的《痛哭和珍》进行比较。

教学的重点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着重理解并体悟刘和珍的可爱、可敬、可贵之品格以及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难点是,结合历史和现实,把握其形象的永恒意义。

课堂学习主要运用任务驱动、自主体悟、比较阅读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展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导入

在学生的追悼会上,鲁迅先生独自在礼堂外徘徊,他的内心既哀痛又愤慨,回家后他“愤”笔疾书,写下了这篇《记念刘和珍君》。

二、整体感知,把文本“读短”

任务驱动一:围绕悼念性散文的特点,用三四句话概括全文七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一、二部分由悼念会引出,交代本文写作的目的,意在悼念死者和唤醒生者。三、四、五部分,重在记述刘和珍的相关往事及其赴死之情状,揭示反动派的卑劣行径。六、七两部分在理性评述的同时,点明烈士牺牲的意义。

三、重点品悟,把猛士“读懂”

任务驱动二:本文“是悼文,亦是檄文”。鲁迅先生在《空谈》一文中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而要让死者埋在我们心中,首先要让我们在心中体悟到死者的价值,感受其可爱、可敬、可贵、可惜……重点关注文中描写和记述刘和珍可爱、可敬、可贵等品格的相关内容,走进烈士丰富的内心世界。

1.重点品析段落:第三部分第二段,读懂“笑”与“哭”。

这里写刘和珍“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听我的讲义”“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但“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写出了其温和善良之可爱,不为势力所屈之可贵,更突出了其为母校前途担忧之可敬。品析的重点可以放在“始终微笑”与“泣下”上,通过前后比较,设想当时现实处境,揣摩其复杂的心理和丰富的情感。

2.重点品析段落:第五部分第二段,读懂刘和珍“欣然”背后的情感,读懂其“勇毅”之可叹与可敬。

3.重点品析段落:第四部分,通过情境朗读,深切感受反动派的卑劣凶残,在比较中进一步体悟刘和珍的可敬和可贵。

四、比较探究,把自己“读动”

任务驱动三: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三一八”惨案的背景和经过,与《痛哭和珍》等文本进行比较,把自己内心的感触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

相关资料: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政府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

[重点活动一]假如你身处现场,诵读《痛哭和珍》,用声音传达自己对文本情感的体悟。

作为刘和珍的好朋友,石评梅写的《痛哭和珍》主要采用第二人称,作者似在与逝者对话,突出了“痛哭”的特点,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催人泪下。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内心受到真切而深刻的感染。

[重点活动二]比较鲁文和石文,写一段文字,写出自己的“心动”处。

两文都写了刘和珍的可爱、可敬和可贵给人带来的“心动”,悲中有愤;鲁迅在理性分析中凸显了烈士牺牲的意义,石评梅在对照反思中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五、作业

课外阅读余杰《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七十二周年祭》,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名师点评】

这一教学设计从传统经典课文出发,围绕“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习,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一、教学重心:从“内容”转向“任务”

虽然全国统编教材只在部分省市试行而并未在全国全面使用,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两个任务群学习的理念,已为一线教师所了解。

本设计由传统的以课文内容为核心展开教学之习惯做法,转向以任务驱动来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投入,任务设置合理而有层进性。引领学生从“这一篇”出发,走向“这一群”,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任务群教学起始尝试的特定情况。

二、情境设置:从“历史”到“现场”

由于时代等原因,学生学习革命传统题材的作品,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隔膜感。本设计重视引领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刘和珍英勇就义的事迹,通过朗读等方式体悟追悼会现场的氛围与作品的丰富情感。

特别是让学生假想自己身处现场,用声音来演绎、传达自己对《痛哭和珍》的情感体悟,无论是对文本本身特点来说,还是对学生实际来看,都是很适宜的。

三、效果追求:从“理解”到“心动”

一般的教学,虽然也有对文本之于学生心灵影响的关注,但往往停留在对文本的“理解”上。这对于革命传统作品的学习,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的要求提到,要“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要“陶冶性情,坚定志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设计“让猛士埋在我们心中”的教学立意,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落实,是积极可取的。

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活动还可以丰富一些,比如开展诵读展评活动、“心动”作品呈现活动等,使任务群研习和研讨更加丰富多彩。

(点评人: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 沈坤林)

猜你喜欢
刘和珍品析体悟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解读与构思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体悟成长——我与蜗牛宝宝共成长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 真实的她却是一名武术高手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