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史和模型建构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2019-01-11 11:43
生物学教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磷脂细胞膜生物膜

邹 艳

(广东省广州市第五中学 广州 510220)

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安排在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之后,目的是先明确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之后再揭示生物膜的结构,通过对次位概念[1]“质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本质的理解逐步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本节教材包含两大部分: 一是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二是建构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两者经纬交错。因此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家的一个个探究过程,通过逐步建构、修正模型来厘清思路,领会科学探究方法[2],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假说—演绎法”,也为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假说—演绎法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初中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对细胞的结构有一定的认知,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还没有得到系统地培养,对知识只是机械理解和重复记忆。因此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能通过自身对生物膜的一步步探索来主动学习,掌握运用“理性思维”——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探讨生命现象。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结合科学发展史的层层探索过程,阐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对生物膜流动镶嵌的理解及结构和功能观的体现。

2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及学业质量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层层探索,认同生物膜由物质构成,具有精密的结构,具备相应的功能;能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建立结构与功能观。

(2) 通过观察教师给出的情境设问、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并通过建构模型来交流讨论,系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增强求知欲;尝试制作生物膜模型,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科学史的层层探索,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假说演绎法。

(4) 利用本地各种水果来搭建生物膜模型,让学生真正接触到生命物体,感受到自身研究的问题其实就是生命的本真。

3 教学过程

3.1 小实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给每个小组一小瓶水油混合物,用力摇动后还是不相融合,滴加苏丹Ⅲ染液后只有上层的油被染上颜色,水还是无色,教师设问:“水油为什么不相融,而油与染色剂相融?”让学生明确化合物具有“相似相溶”的特性。教师导入: 大家课桌上的水果有什么办法可推测其细胞膜的成分吗?

设计意图: 由于化学知识还没到位,高一学生的元认知中对化合物的“相似相溶”原理并不清楚,通过此直观演示,学生瞬间明了相似相溶的现象,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的。该情境设置也为欧文顿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

3.2 通过对科学史的探索[3],建构模型 具体教学设计过程如下:

3.2.1 对生物膜成分的探索 资料1: 19世纪末的欧文顿也有相似的想法,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发现: 脂溶性分子易通过,而非脂溶性分子则难以通过。

学生在前知识的铺垫下说出:“细胞膜的成分里有脂质”,教师引导这是结论还是假说,还有必要通过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和鉴定来验证吗?师生共同总结出科学思维方式“假说—演绎法”,即通过观察到的事实,先提出问题,再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做出合理的假设,最后还需其他实验的验证和完善。

教师设问: 如何分离出较纯净的细胞膜,用水果细胞可以吗?如何鉴定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呢?联系前知学生思维之火迸发,考虑使用苏丹Ⅲ染液,教师及时修正后指出生物学研究也离不开化学等学科的支撑。

资料2: (验证)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通过化学分析得出结论“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设计意图: 首先是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开始研究,层层上升,联系旧知深化新知,建立知识掌握的连贯性;同时意识到没有跨学科知识的储备也很难在某一个学科取得成就。其次是通过科学家的探索历程逐步领悟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师顺势导入:“明确了组成细胞膜的成分,那么这些成分是如何构成生物膜的?”

3.2.2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 教师介绍磷脂分子的特性后设定情境: 假设在空气—水界面,磷脂分子如何排布?

学生第一次建模活动: 教师提供的硬质泡沫板可当作水面,葡萄加牙签可模拟磷脂分子,各小组联系化学知识推理并大胆推测,在泡沫板上建构多个磷脂分子排布模型。模型完成后教师可用手机拍摄后在投影屏上同屏,各小组讨论后修正完善模型。

教师抛出问题: 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又是怎么分布的?各小组讨论后建模,说出相应的依据。此次建模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原有认知,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后提出:“各小组提出的看法是假说还是结论,要怎样论证?”教师展示科学家的论证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

资料3: (验证)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红细胞中抽提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证实: 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学生第二次建模活动: 用两块硬质泡沫板模拟细胞膜内外的液体环境,利用葡萄和牙签完善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模型。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设定,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并通过建模直观展示自己的观点,将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强化。使用泡沫板和葡萄作为建模材料,方便用牙签固定,并可以随时修改完善模型。考虑到学生模型不方便直接呈现,笔者找到两个较好的展示方法: 其一是下载一款手机同屏的应用程序,在手机与电脑同一无线网络情况下可以将手机与电脑同屏,实现手机拍照后实时上传;其二是若无无线网络覆盖,也可以手机拍照后直接在投影仪投影或手机接U盘后连接电脑展示,都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再次抛出问题: 蛋白质在哪里?学生兴趣高昂,纷纷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提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解开这个谜题,使学生意识到实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3.2.3 技术的进步推动生物膜结构的发展 资料4: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蛋白质密度高表现暗色,于是他大胆提出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三明治”静态模型。

这一次眼见真的为实吗?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观察实验材料葡萄,结合所学知识,对静态模型提出自己的见解;随后播放变形虫吞噬食物的视频加以证明。至此对细胞膜的研究似乎进入瓶颈,随后新技术的出现带来新的模型。

资料5: (动画展示)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人、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细胞的融合实验,发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表明细胞膜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资料6: 冰冻蚀刻电子显微技术显示细胞膜上蛋白质并不全铺在脂质表面,有的呈镶嵌分布。至此生物膜模型呼之欲出。

学生第三次建模活动: 利用苹果切片代表不同的蛋白质,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各小组继续进一步建构生物膜的模型,分组展示成果,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学生感受到合作探究带来的成就感。

设计意图: 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的科学探索过程中,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跨学科知识的理解是形成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使用泡沫、水果、牙签等建模材料,方便学生随时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也深深领悟到科学成果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探索。

3.3 探讨归纳,建构概念模型形成“科学概念” 资料7: (动画展示)1972年桑格和尼克桑共同合作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师设问: 镶嵌的含义是什么?流动性是通过什么体现的?该设问有助于学生深层认知膜的结构特点,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利用导学案,师生再携手建构生物膜的概念模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所代表的含义,教师补充糖被的成分与作用,学生利用玉米粒完善模型。

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细胞膜的结构推测其功能: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有什么作用?镶嵌或横跨分布的蛋白质所发挥的作用会是什么呢?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大脑中自然形成了生命观念“结构功能观”。结束语: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否已经完美无缺呢?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索的脚步是永不停息的。

设计意图: 建构概念模型,从直观认知上升到科学概念的形成,培养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帮助形成生命观念。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生物膜探索的科学史,学会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维的方式;再利用水果为材料建构模型,感受生命的本真,锻炼动手能力,改变单纯机械记忆知识的习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磷脂细胞膜生物膜
环境条件对Bacillus 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母乳磷脂与婴幼儿配方乳粉开发研究进展
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教学设计
玉米油脂和玉米磷脂的提取与分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