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华(江苏海门市四甲初级中学)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关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课程。其课程的价值定位首先是引导学生“做成一个人”(鲁洁语),其次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事”。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贯穿始终的都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问题,是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实践中,教师应当以“生活”为经,以“实践”为纬,以“冲突”为轴。纵横交错,发展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互联网+”时代,学生生活场域、生活疆域被大大拓宽。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具有课程建构意义的教学主题。
如教学“建设美好祖国”中的“关心国家发展”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如中美贸易战,美国打着中美贸易严重失衡的旗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对此,中国也不甘示弱,对美国大豆、汽车等一百零六项产品加征关税。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中美贸易战中的加征关税行为进行解读。不仅要引导学生解读加征关税对国家层面的影响,而且要引导学生解读加征关税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学生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会产生“蝴蝶效应”,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产业链、供给链之中;有学生认为,在贸易中,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时刻关注国家发展,并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发展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课标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发展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不能仅让学生停留在“闻知”“说知”等层面上,而是必须让学生实践,将“闻知”“说知”安在“亲知”之中。以“实践”为纬,循着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展开积极的道德与法治践履。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感悟。如教学“师生之间”中的“师生交往”这一课时,课前,笔者让全班学生回忆从小学到现在印象最深的师生交往的某个片断。学生选取的材料丰富多彩,有的体现了教师的循循善诱,师生教学相长;有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关爱,生活上暖心,学习上严格,等等。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针对校园中存在的“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看见老师不打招呼,躲着走”“抄作业被批评”等典型现实现象进行讨论交流。由于这些材料和话题都来自学生的生活,因此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在课末的“拓展空间”,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运用各种方式向现任或曾经的科任老师、班主任等表达内心感受,其中有感谢信,有悔过书,还有抒愿卡,等等。正是由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连接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因而得到了学生的心灵共鸣、共振。教师应坚持“知识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的教学思路,打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价值链接,始终着眼于学生的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实践,从而真正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的实践。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两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心冲突,发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如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中的“做负责任的人”一课时,设置了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讨论话题:一位老人摔倒了,我们要不要扶?学生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老人摔倒了,不应该亲自去扶,可以站得远远的,然后报警和打120急救;另一派认为,应当毫不犹豫地去扶,因为老人不扶起来可能有生命危险。两派各抒己见,各陈其词,在此基础上,笔者抛出第二个问题:如果这个老人就是你的亲人,对别人的选择,你的想法是什么?这时,学生停止了舌战,而是陷入了沉思。显然,这时学生都在换位思考。学生纷纷表示,如果别人扶起的是自己的亲人,自己一定不会恩将仇报,一定会倍加感激。在此基础上,又抛出第三个问题:如果你遇到老人摔倒了,你会如何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认知冲突,通过价值思辨形成了自己深刻的价值认知。学生纷纷认为,一定要扶,但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保护自己,如喊一些其他人,或用手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等等。从“要不要扶”到“怎样扶”,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不仅仅是个体责任,还包括社会责任,要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生活性、体验性、实践性的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运用多样化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感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质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要弘扬真善美,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