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瑞生 (安徽安庆市宿松县第二中学)
历史教学,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陈述,应该是趣味、真实、充满活力的。笔者结合近年来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梳理与总结,提出“有魂”“有料”“有人”三点要求,即塑造有灵魂的课堂、整合有史料的课堂、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
历史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主题或立意,要使课堂有高度,就要聚焦课堂的灵魂。优质历史课,本身就是历史认知、历史思维、历史情意的综合。在学习“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我们从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的思想入手,引领学生体会先驱者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能够解放思想,去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技能,来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同样,近代中国的社会现状,迫切需要以思想碰撞、融合来引领时代发展。历史课上,教师的备课要始于阅读,要广泛阅读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提升课堂备课高度,提炼课堂教学主题。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学资源,整合学术前沿研究成果,引领学生把握历史和时代精神。有教师为了讲好“秦始皇”示范课,在课前认真阅读了《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传》等文献,并展开相关资料的深入研读,反复雕琢课堂结构,增添课堂语言与思想美感,让历史课增加学术分量,囊括深远的历史时空,更让学生从课堂上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趣味与魅力。正因为如此,历史教学才能闪现灵动的创意,才能让学生对教材、历史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彰显历史课堂的吸引力。
历史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对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教师更要以“史料实证”为起点,充分、全面地进行整合挖掘,凸显历史课堂教学主题,增添历史课堂教学魅力。运用史料来考证历史、呈现历史,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新课标强调学生对史料的解析能力,也将之作为历史学科素养之一。教师要关注史料的导入,明确史料的历史价值,让史料解读更具指向性。当然,教师在史料整合上,要把握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尺度,不宜过多、过长。如对“思想解放之艰难”进行分析时,可以从林则徐、魏源、李鸿章等人物的思想、业绩进行阐述,还可以延伸戊戌六君子相关史料,让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感、有所悟。同时,史料是构成历史的基本内容,在筛选史料时,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注重史料的“多样性”“贯穿性”“渐变性”。对史料的来源,不能一味地选择教材外的史实,还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好料”,关注教材的史料价值。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学习延伸”等栏目,可以综合这些材料,来优化教学难点,让历史史料相互补充。傅斯年提出:“史学就是史科学。”对于史料的融入与整合,教师还要围绕教学主旨来统合。如在讲解郑观应时,我们可以从“科考落败远足上海”“黯然下岗企业被收购”“三次华丽转身与三部著作”等史料渗透中,让学生全面了解郑观应。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历史的“人”,但也是长期被忽视的对象。回归历史,关注学生,让历史课堂“有人”,就是要将学生置于主动地位,面向学生展开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充满智慧。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历史中的“人”,以理解、同情、敬意来展现历史人物,让学生感悟历史的真实性。历史不仅仅是一段故事,更是由人创造的丰富而美好的世界。在历史里,有刻骨铭心的对话,有时代的精神。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对于时局变动带来的切肤之痛,李鸿章倡导洋务运动,来改变中国的经济,郑观应从买办到民企商人,再到官员的人生转变,都可以折射出中国需要改变,需要从变法来实现发展。同时,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核心地位,让学生了解、关注、读懂并尊重历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将学生代入历史发展与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转变自我角色,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教师不能冠以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要带领学生逐渐成为独立思考、自主思考、有创新远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