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圣义 许昌浩
在豫西南一带,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餐,
唏哩哗啦二十三。
二十三,祭灶爷,
灶爷高兴好话说上天!
饮食习俗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饮食习俗传说同样有地区性强的特征,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伴随着中原饮食习俗的延续,民间流传有许多与腊八节有关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古朴生动,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他们寄托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和播讲,对饮食习俗的形成和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中原地区,腊八主要习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燕京岁时记·腊八粥》曾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该文记载了当时腊八粥的做法及其原料,说明清代人对腊八粥的用料已相当讲究。现在民间做腊八粥多用大米、小米、江米、绿豆、豇豆、小豆、黄豆、红枣、红薯、花生仁、核桃仁、莲子等。有些人家特别讲究用八种米或干果煮粥,有些人却不大计较,视家中储粮情况来定,但最少也会凑上五六种。腊八粥用文火熬制,熬成的粥比稀饭稠,比蒸或焖的米饭稀。腊八早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甜香诱人的腊八饭,互叙虚幻离奇的腊八传说,真可谓其乐融融。
腊八节习俗的形成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在中原一带主要有以下五种渊源与由来。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个节日,是以体现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事节日,其间的活动,大多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远古时期,年终岁末农闲之时,人们有猎禽兽祭祖先、敬百神的风俗。这种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感谢神灵赐给人们劳动果实,感谢祖先对人的佑护。古代“猎”“腊”通用,这种猎祭活动又称为“腊祭”。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中有:“十二月腊日也……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说的就是这种年终猎禽兽祭祀活动。
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始改为十二月初八,谓之“腊八节”。古代春节活动从此日开始,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在中原地区,有些人家过了腊八就开始置办年货,民间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孩子孩子别发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俗语。
在豫西南的内乡、镇平、邓州、西峡、淅川一带,腊八节的“腊祭”说至今依稀尚存。有人说,枣树从前不结果,人们不愿种枣树。枣神见人们不尊敬她,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就纷纷前来,向老太婆讨教。她告诉人们,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米饭,枣树就会结果。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直到现在,豫北还有这个风俗,民谣有:“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干连蛋”,河南土语,意即红枣疙疙瘩瘩,枣树硕果累累。
人们给枣树喂米饭,不仅仅希望红枣丰收,而是通过这种民俗活动,希望所有的果树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一种植物信仰,是古代植物有灵观念的表现。在远古时代,人类最初的生活方式是以采集为主,植物生长结实情况,直接影响到人类生命的延续。原始信仰认为植物同动物一样具有灵性,于是就采取多种方法祭祀树神,以求树神显灵,来保护人类。在我国古代神话和外国神话中,记载有许多“神树”“圣树”的传说。至今我国的纳西族、景颇族、傣族、壮族等诸多民族村寨中,都有神树和神林。汉族聚居地区,也有“神树”信仰,特别在农村,这种风俗尤为突出。如村中有千年古树,老人总是嘱咐儿童不要攀折,不许砍伐,若触动神灵,树神会惩罚人们。一些上年纪的老年人,逢年过节还给树神烧香磕头,祈求保佑后代子孙平安无事,大福大貴。腊八节给枣树喂米饭的风俗是原始人“万物有灵”观念的遗留,是植物信仰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豫北林县,腊八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们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挖到南墙上几勺,口中念道:“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一谷堆儿”为河南土话,即一堆的意思。“小鸹”,即小鸟、麻雀,是鸟类的统称。冬季天气寒冷,候鸟南飞,农妇们把腊八粥放到南墙上,有面对南方祭鸟的意思。再者,根据河南民居的特点,住室坐北朝南,院子北面为屋,南面为院墙,东西两侧多为牛屋和厨房,要把粥放到墙上祭鸟,就只有放到南墙上。腊八这天,如果让鸟吃饱腊八饭,来年它就不会啄吃自家的谷子了,故民间流传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正是表达了农民渴望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腊八节食粥,即腊八粥,据说传自印度,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苦行六年,终于在腊月初八夜里目睹明星而悟道成佛,这天成了佛教界的纪念日。每逢腊月初八,佛教界为纪念佛祖,各大刹名寺都要举行集会,用粥供佛,并向百姓施粥,以积功德。所以腊八粥也称“佛粥”“福德粥”。印度和东南亚一带的佛教国家都有喝腊八粥的风俗,泰国还把腊八粥称为“国粥”。据此,最初的“腊八”可以说是佛教的节日。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西汉时期,而有关我国僧俗吃腊八粥的文字记载,则表明此俗始于宋代。《清稗类钞》记有:“‘腊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煮成粥,相沿至今。”文中的东京,即今日的河南开封。诸大寺,指开封的铁佛寺、铁塔寺、繁塔寺、相国寺等。《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条中说:“初八日……诸大寺作浴沸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汴京)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由此看来,我国腊八食粥习俗,至迟在宋代,就已在寺僧和民间盛行了。
腊八习俗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腊八粥的原料都是五谷杂粮,其中既有糖、脂肪、蛋白质,也有维生索、钙、铁、锌、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它不仅有食用价值,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中医说它和胃健脾,有养生保健之功效。大病初愈、婦女产后、婴儿初学进食,往往要吃流质,就说明粥有容易消化吸收的长处。腊八粥做为节日饭食,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粥里放入各种各样的粮食、果品和肉菜,真可谓杂粮之集锦,果品之大成。所以民间也称腊八粥为“杂八拉”“杂八饭”。
腊八粥烧煮方法并不复杂,但制作时也有讲究。在豫西地区,腊月初八早上,天还未亮,人们就争先恐后去水井打水,认为打水越早,做的饭越稠。这种食俗,是受了一则佛教故事的影响。传说释迦牟尼早年为躲避生死轮回之苦,躲进檀特山,在菩提树下昏死过去。后被牧羊女用露珠拌炒面救起,最终修成了正果,创立了佛教。
现在,人们抢在天亮前打井水煮腊八粥,便是仿效佛教故事中取露水的方法,以井水代露水,以期过吃穿不愁的太平生活,最终达到以慈善为本的极乐世界。
河南尉氏县及商丘、周口一带流传的一则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把腊八节食粥习俗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结合起来,由此把腊八食粥俗的起源推至春秋时代,与史书记载相差甚远。传说孔子带领72门徒周游列国。这天,他们来到陈蔡坡被困到弦歌台,师徒疲惫不堪,人无食充饥,马无草喂养。孔子思虑再三,嘱子路和冉求到西山找范丹老祖借点粮草。二人走了几天,在一座山神庙里,见到一位老人。老人蓬头垢面,破衣烂衫,脚踏藤条捆绑的烂鞋,庙内空空荡荡。两人上前询问,果然是范丹老祖。老祖看过孔子的信,上下打量子路和冉求,冷冷地说道:“看你老夫子的脸面,我出道题,若答得出,就借给你们粮草,若答不出,就啥也别想。”
子路和冉求点头应允,洗耳恭听。范丹老祖问:“啥高?”“天高。”“啥厚?”“地厚。”“啥香?”“油香。”“啥臭?”“屎臭。”
老祖听完回答,勃然大怒,令他们立即走开。子路和冉求碰了一鼻子灰,只得回去如实相告。孔子听后,叹了口气,亲自教授回话的方法。两人再次跑进西山,又见了范丹老祖。老祖问:“啥高?”“高堂父母。”“啥厚?”“情意最厚。”“啥香?”“饿急吃的东西香。”“啥臭?”“吃饱剩下的东西臭。”范丹老祖笑了,他从背上摘下破布袋,掏出七粒小米、几根干草递给子路和冉求,让他们快快回去。
两人回到陈蔡,见到孔子,递上小米和干草。孔子大喜,忙吩咐大锅放水熬米,置大缸放水涝草。不一会儿,米饭香味扑鼻,人人吃得肚子滚圆。锅巴当底粮,顿顿都有米饭吃。喂马的草同样捞不完。熬米饭这天是腊月初八,后人为纪念孔子陈蔡解围,每年腊月初八吃米饭,渐渐形成了习俗。
从这则传说来看,腊八食粥习俗不一定始于宋时,恐怕要推至更远的年代。当然,在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情况下,仅凭一则神话传说是不能断定某种习俗起源的。但是,这些目前还流传在豫东群众中的口碑资料,却为民俗学者,特别是饮食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值得注意的线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