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母猪繁殖性能的改良研究进展

2019-01-10 20:19
猪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杜洛克产仔数长白

陈 辉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0)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得益于母猪繁殖性能的不断改良;正是由于我国生猪产能的提升,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国家,生猪存栏数超过全世界的50%;尽管如此,我国并非是养猪强国,我国母猪繁殖性能与养猪发达国家(如丹麦等)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1]。众所周知,母猪具有高产、妊娠期短以及世代间隔短的优良生物学特性,这往往是养猪生产中重要的一环,是规模化猪场盈利和养猪业发展的基础[2]。目前我国商品猪生产体系所使用的主流母猪品种为杜洛克猪、长白猪以及大白猪,巴克夏猪凭借其优良生物学特性(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优良等),也倍受青睐做为一种优良的改良母猪品种而用于我国商品猪生产体系中[3-4];我国地方母猪品种凭借着其优良的繁殖性能、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等特性也逐步应用于商品猪的生产当中。故文章回顾了上一阶段不同品种母猪繁殖性能的改良进展,重点分析了主流母猪品种杜洛克母猪、长白母猪、大白母猪以及巴克夏母猪繁殖性能的改良进展,同时对我国部分地方品种母猪繁殖性能的改良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母猪繁殖性能改良的启示,旨在为今后更好地改良母猪的繁殖性能提供参考和策略,为更好地发挥母猪的繁殖性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养猪水平的发展。

1 不同品种母猪繁殖性能的改良进展

1.1 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改良进展

杜洛克猪是一种著名的瘦肉型种猪,杜洛克母猪常用于品种内纯繁,自引入我国后经不断的选育,其繁殖性能得到了不断的改良。李庆陆等[5]在2010 年对在凉山州科兴种猪场驯化后的新加系杜洛克母猪进行了繁殖性能测定,测定数据发现其窝总产仔数为10.7头、产活仔数为10.0 头、初生窝重为16.9 kg、断奶窝重为58.8 kg,其余繁殖性能相关指标如哺乳期成活率达95%、断奶至发情间隔为4.4 d,测定数据表明:新加系杜洛克母猪的繁殖性能在该场的驯化下逐步达到稳定。类似的性能测定数据显示新加系杜洛克母猪窝产仔数以及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0.0 头和9.2 头[6]。而谢水华等[7]对2011 年引进的丹系杜洛克母猪进行了15个月的繁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丹系杜洛克母猪的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以及初生窝重分别为9.07 头、7.04 头和11.37 kg。

为了检测新美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选育效果,白俊艳等[8]对引进的新美系杜洛克母猪进行了繁殖性能测定,分析了从2006 年至2010 年5 年来新美系杜洛克母猪的选育效果,测定数据显示不同年份对杜洛克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等繁殖性能具有极显著影响,表明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其选育,以稳定和提高其繁殖性能。金晨[9]对某核心场杜洛克母猪进行了分析,旨在评估2012 年至2015 年对杜洛克母猪的选育遗传进展,测定数据显示:从2012 年至2015 年期间,杜洛克母猪的窝总产仔数由10.67(2012 年数据)头增加至11.40头(2015 年数据)、窝产活仔数由10.08 头增加至10.81 头;总产仔数EBV(估计育种值)由-0.19 增加至-0.17;这表明该场通过选育使得杜洛克母猪的繁殖性能在2012 年至2015 年取得较大遗传进展,作者认为应持续加强选育强度,不断提高和稳定其繁殖性能。

上述研究显示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随着不断选育,其繁殖性能得到稳定和提高,但不同品系间各繁殖性能指标存在较大差距,这提示我国引进的不同品系杜洛克母猪的繁殖性能仍存在较大的选育空间,应持续加大对其的选育,以促进其繁殖性能稳定和提高。

1.2 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改良进展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又名兰德瑞斯,也是著名的瘦肉型品种[10],引入我国后其繁殖性能得到了有效改良。周立平[11]在2010 年对某场353 头长白母猪进行繁殖性能测定,结果显示长白母猪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分别为10.86 头和10.12 头,该研究还发现该场长白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等相关繁殖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12.41%~17.67%),研究认为应对长白母猪繁殖性能进行更深一步地选育。有学者为获得长白母猪的选育技术参数,对2011年引进的丹系长白母猪进行了15 个月的繁殖性能测定,数据显示长白母猪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分别为14.42 和12.11 头[7]。赵 剑 洲 等[12]对引进的丹系长白母猪进行选育,持续进行为期26 个月的繁殖性能测定,结果显示选育后长白母猪窝总产仔数达到了14.27 头、产活仔数为12.23 头、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分别为17.71 kg 和70.09 kg,数据表明长白母猪在该场选育条件下有利地发挥了其优良繁殖性能。类似的还有,吴泽辉等[6]为评估选育效果,对引进的原种长白猪及其子一代繁殖性能进行测定,测定数据表明长白母猪繁殖性能优良(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高),而子一代长白母猪初产窝产仔数和经产窝产仔数分别比引进种猪时多1.3 头和1.2头;窝产活仔数均比引进种猪时多0.6 头。这表明经该场的选育,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得到了改善。林纯杰等[13]浙江某种猪场对引进的丹系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选育进行了评估,该场自2002 年引进丹系长白后,持续进行扩繁育种,通过10 多年的选育,该场丹系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从2003 年至2016 年间得到了改善,其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分别增加了2.02 头(14.61 头vs12.59 头)和3.33 头(13.02 头vs9.69 头),结果表明通过该场的选育,使得丹系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得到改善。

上述研究表明通过对长白母猪进行不断选育,使得其繁殖性能逐步得到稳定提高。

1.3 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改良进展

大白猪原产于英国,又称大约克夏猪,作为瘦肉型猪,其以繁殖性能优良著称,在我国当代商品猪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成为我国规模养猪不可缺少的优秀母本[14]。大白母猪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据谢水华等[7]对自丹麦引进大白母猪繁殖性能测定数据显示,大白母猪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初生窝重分别为16.02 头、13.75 头和18.85 kg。近年来,许多学者为培育高繁殖力种猪,对大白母猪进行了持续选育。雷彬等[15]对法系大白母猪进行两世代的选育,选育结果显示初产大白母猪窝产仔数为14.0头,而经产大白母猪产仔数为14.90头。吴泽辉等[6]对引进大白母猪进行了选育,结果显示子一代大白母猪初产窝产仔数和经产窝产仔数分别比引进种猪多1.1 头和1.0 头;窝产活仔数初、经产均比引进种猪分别多0.5 头和0.3 头。类似的研究发现一胎原种一代母猪的初生窝重和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原种大白母猪[16]。金晨[9]对某核心场新美系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分析,旨在评估2012 年至2015 年对新美系大白母猪选育的遗传进展,测定数据显示,从2012 年至2015 年期间,新美系大白母猪的窝总产仔数由11.30(2012 年数据)头增加至11.58 头(2015 年数据)、窝产活仔数由10.73 头增加至10.84 头;测定数据表明,通过在2012 年至2015年对大白母猪的不断选育,该场大白母猪繁殖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

综上显示,大白母猪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在今后应当继续加强对其选育,以培育出高繁殖力品系。

1.4 巴克夏母猪繁殖性能的改良进展

巴克夏猪原产于英国,是一种培育品种,具有生长效率快、高瘦肉率、肉质优良等优良特性,在商品猪的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其不断被用于商品猪的改良过程中[17]。由于巴克夏猪具有优良的特性,学者们也逐渐对巴克夏母猪进行了选育改良。有学者对巴克夏母猪(n=39)的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测定数据显示,巴克夏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21 日龄窝重以及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指标分别为7.97 头、7.74 头、1.29 kg、42.06 kg 以 及52.35 kg;同时结果表明除断奶个体重变异系数为10.04%外,其余指标变异系数在15.66%~24.12%之间,这表明巴克夏母猪繁殖性能与主流母猪品种大白、长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较大的变异系数表明巴克夏母猪的繁殖性能仍存在较大的选育空间,今后仍需加大对巴克夏母猪的选育[18]。陶璇等[19]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对巴克夏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4 个世代的选育。结果显示,4 世代初产巴克夏母猪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21 日龄窝重以及60 日龄头数分别比1 世代高0.25 头、0.92 头8.14 kg 以及0.96 头;而4 世代经产巴克夏母猪上述各指标分别比1 世代高0.45 头、0.68 头、6.78 kg 以及0.62 头;数据表明经过选育使得巴克夏母猪的繁殖性能得到逐步提高。刘孟洲等[20]对2016年引进的巴克夏猪进行繁育,测定了其繁殖性能,测定结果为巴克夏母猪头胎产仔数和二胎产仔数分别为7.83 头和8.58 头,研究认为巴克夏母猪二胎产仔数达到稳定。杨颖姿等[21]评估了某原种猪场2012—2017 年度巴克夏母猪的繁殖性能的改良进展,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2017 年度巴克夏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以及初生个体重与2012 年度相比分别提高了0.27 头、0.47 头、2.59 kg 和0.2 kg,并且各性状随着年度推移而逐步改善,表明在该场的选育条件下,该场巴克夏母猪的繁殖性能逐步得到改善。

1.5 地方品种母猪繁殖性能的改良进展

我国地方品种母猪以优良的繁殖性能而著称,这里对部分地方品种母猪(大凉山猪等)的繁殖性能的改良进行了分析。曾国茂等[22]对2012—2014 年度大凉山黑猪选育场的母猪进行了繁殖性能测定,使用杜洛克猪以及巴克夏猪与大凉山猪进行杂交得到杜黑(DH)母猪以及巴黑(BH)母猪,结果显示,与纯种大凉山黑猪母猪繁殖性能相比,杂交猪DH 以及BH 母猪窝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以及初生窝重等各繁殖性能指标均优于原种黑猪;这提示通过杂交选育有利于改良大凉山黑猪的繁殖性能。王俊生等[23]在2015 年对纯种定远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调研,测定了其窝总产仔数,结果发现与2011 年相比,定远经产母猪总产仔数已达到了12.38 头,相比于2011 年提高了0.13 头;同时研究还发现定远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所得到了杂交经产母猪窝产仔数比纯种经产定远母猪产仔数高0.32 头(12.70vs12.38)。钟志君等[24]以新美系杜洛克猪为育种素材进行川藏黑猪配套系的培育,采用开放式核心群选育法,实行随机交配,进行4 个世代的选育,结果显示G4(4世代)与G1(1 世代)相比,初产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21 日龄窝重以及60 日龄头数分别提高了0.28 头、0.45 头、5.57 kg 和0.43 头;G4 经产母猪窝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达到了10.36 头和9.61 头,其产仔数EBV 高于0.04;表明川藏黑猪的选育是成功的,通过选育使其繁殖性能得到较大改善。魏述东等[25]对莱芜猪的选育进展进行了研究调查,自1982 年至2010 年对莱芜猪进行了9 个世代的选育,选育方法为采用家系选择为主的继代选育方法,所得的G9 代母猪窝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为15.06 头和13.72 头,与G0 相比莱芜母猪通过选育后其繁殖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综上显示,我国地方品种母猪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今后应当加强对其选育,可采用杂交等方式对其繁殖性能进行改良。

2 小结与启示

通过上述前人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种母猪的繁殖性能得到有效改良,主流品种母猪繁殖性能随着不断地选育得到了进一步稳定和提升;同时,我国许多地方品种母猪的繁殖性能也随着选育程度的加大而提升。这提示我们在今后母猪的选育过程中应当持续加大选择强度,以期使母猪的繁殖性能得到稳定和提升。通过前人的研究发现,前期对母猪的选育主要依赖于传统的选育方法,同时母猪的繁殖性状多为低遗传力性状,易受环境干扰,传统的选育效率低下,使得母猪繁殖性能选育的遗传进展非常缓慢,这不利于整体改良母猪的繁殖性能。随着测序技术和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母猪的选育方法呈现多元化、科学化以及精准化,结合当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行情,可利用上述相关育种技术对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基因组选择(GS),实现精准和高效选育。

猜你喜欢
杜洛克产仔数长白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长白老林
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繁殖性能分析
不同胎次和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及窝产仔数分布研究
不同品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胴体性状的比较分析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猪人工输精产仔数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秘密
选购杜洛克种公猪要“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