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经常把倒装句作为考查的重点,用以考查考生调整语序、翻译句子的能力。请看:
①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2018年江苏卷第8题)
②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2017年山东卷第13题)
③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2017年全国卷Ⅲ第13题)
以上三例,例①中的“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和“奋乎百世之下”均为古汉语特殊句式——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必须将后置状语“于十字桥”和“乎百世之下”还原到谓语中心语“延候”和“奋”的前面去。两句分别翻译为“吕峄亭在十字桥迎接”和“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例②中的“弗之罪也”是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之”还原到动词“罪”的后面,其句意为“不怪罪他”。例③中的“何以使为”,是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何以……为”意思是“用(要)……做什么”。其中“为”是动词“做、干”;“以”是介词“用”,“以使”是介宾短语,做“为”的状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做“为”的前置宾语,翻译时须将其还原到“为”的后面。即该句翻译为:要派使者做什么呢?
上面三例中的倒装句,在翻译时都运用了古汉语“留、换、删、补、调” “五字法”中的“调序法”。那么什么是“调序法”呢?所谓“调序法”,就是在文言语句的翻译中,有意识地将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副词谓语句和固定格式中倒装的词句调整、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上,以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调序法”是解答文言文翻译题的重要方法,更是高考增分的有效途径。笔者以现行教材中的典型倒装句为例,探讨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如何辨清句式结构、如何调整语序以便译准句意的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中,没有宾语前置句这个名称,部分句子借助介词“把、连、对”将宾语提前并组成介宾短语,作为状语,如“战士们把敌人消灭在了阵地前”和“他连作业都不写”两句中的“把敌人”和“连作业”。也有部分句子借助副词“都、也”,将宾语提前并作为全句的主语,如“一句话她都不说”中的“一句话”。总之,宾语前置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很少出现。
与此相反,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却大量存在,而且它的结构和特征表现得相当明显和复杂。因此,为了译准句意,充分备考,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文言文阅读中,宾语前置句的结构类型和特征主要表现为如下四种: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这里,有些疑问代词做了动词的宾语,有些疑问代词做了介词的宾语。这些疑问代词主要有“何、安、谁、奚、胡、曷”等。这是一种要求最严格的宾语前置句。也就是说,只要是疑问句,而且疑问代词作为宾语,那么就必须将疑问代词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例如:“项王曰:‘沛公安在?’”这是个疑问句,“安”是疑问代词,所以“安”必须放在动词“在”之前;又如:“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也是个疑问句,“谁”是疑问代词,所以“谁”也必须放在介词“与”之前。
第二,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这种前置,代词一般要提到动词前、否定词后。否定词主要有否定副词“不、未、弗、毋、无”和否定性无定指代词“莫”等,它们是构成否定句的标志。这种宾语前置句,规则要求不是很严格,即代词不一定放在动词前,置前或置后可并存。如“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这个句子,“未”是否定副词,代词“之”便提到了动词“有”前;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个句子,“不”是否定副词,代词“我”却放到了动词“知”后。
第三,借助“之、是、斯、焉”等词语将宾语提前。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词语均是助词,它们只起帮助宾语前置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如:“夫晋,何厌之有?”这里的助词“之”就帮助宾语“何厌”提到了动词“有”前。又如“惟兄嫂是依”这个句子,用“是”将宾语提前,句首加“惟”表示条件的唯一,从而强调了前置的宾语。
第四,介词的宾语前置。这种宾语前置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为介词的宾语,一般要前置;一种是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前者如“项王、项伯东向坐”,句中“东”是方位名词,作为介词“向”的前置宾语;后者如“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是以”即“以是”,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将代词“是”提到介词“以”之前。当然,随着古汉语的发展,“是以”早已成为一个连词性固定格式了。
我们只有弄清宾语前置的四种类型及其特征,才可以有效地避免结构混淆。
对于宾语前置句的翻译,若想得到高分,我们必须运用“调序法”,调整宾语前置句的顺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以保证句意的准确无误。下面介绍两种基本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是还原法。所谓还原法,就是将倒装的词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上。我们知道,汉语的常式句,其主要成分是这样排序的:主语(含主语中心语)+谓语(含谓语中心语)+宾语(含宾语中心语)。调序宾语前置句,就是将变式的宾语还原到常式的宾语的位置。顺序调整过来了,句意的准确性也就得到了保证。
其次是对译法。所谓对译法,就是依照文言文翻译“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对经过调序还原后的宾语前置句逐字逐句地翻译,而对那些只起结构作用却没有实在意义的提宾助词,如“之、是、斯、焉、之为”等,要加以删除,以使译文精准无误,甚至达到文言文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
下面再具体谈谈几个典型的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第一组:“之二虫又何知”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一组中的两个句子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为宾语前置的句子。“何知”调序还原为“知何”,“何”是前置宾语;“胡为”调序还原为“为胡”,“胡”是前置宾语。两个句子分别译为:“这两个动物又懂得什么?” “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
第二组:“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这一组中的两个句子是否定句中代词作为宾语前置的句子。“弗之怠”调序还原为“弗怠之”,“之”是前置宾语;“莫之夭阏”调序还原为“莫夭阏之”,“之”是前置宾语。两句分别译为:“天气很冷,砚池里的水都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不能屈伸,(但我也)不放松抄书。” “(鹏)背靠着蓝天,却没有什么阻碍它的,然后才计划向南飞。”
第三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这组中的两个句子借助助词将宾语提前。前句调序还原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读”和“惑”是前置宾语,“之”是提宾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可删去。后句调序还原为“惟听弈秋”,“弈秋”是前置宾语,“之为”是提宾助词,可删去。两句分别译为:“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讲下棋)。”
第四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组中的两个句子属于介词的宾语前置。“秋以为期”调序还原为“以秋为期”,“秋”是时间名词,作为介词“以”的前置宾语;“全石以为底”调序还原为“以全石为底”,“全石”是强调的对象,是介词“以”的前置宾语。两句分别译为:“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 “(潭)把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
这四组句子,我们运用“还原法”调顺了语序,运用“对译法”译准了句意,可资借鉴。
先谈谈相同点。首先,古今汉语均有定语后置句,且都是为了强调定语而将其移到后面。在汉语的常式句中,定语处在主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的前面,对中心语具有修饰和限制作用,但是为了突出、强调定语,往往后置。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和“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两句中,“没精打采的”是宾语中心语“路灯光”的后置定语。“可使报秦者”是宾语中心语“人”的后置定语。
其次,古今汉语均有主语中心语前定语的后置,也均有宾语中心语前定语的后置。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和“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两句中,“嫩嫩的,绿绿的”是主语中心语“小草”的定语,“空的”是宾语中心语“破碗”的定语。而“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两句中,“能属者”则是主语中心语“骑”的定语,“高”和“远”则又分别是宾语中心语“庙堂”和“江湖”的定语。
再谈谈不同点。这主要是就形式标志而言的。现代汉语中的定语后置句,其后置定语与中心语或句子之间要用逗号隔开。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而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句,则主要依靠“者、之、而”等虚词来为其标志的。如“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包括上述几个文言定语后置句,莫不如此。
厘清了古今定语后置句的异同点,我们还需要理解古汉语定语后置句的类型及其特征,以便更好地翻译句子。古汉语定语后置句主要有如下五种类型:
第一种,将定语后置到中心语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形式。例如:“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加点字为后置定语,下同)。”按照“还原法”和“对译法”,我们可将此句翻译为: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加点字为还原后定语,下同)的匈奴使者。
第二种,用“者”字煞尾,并且在后置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此句可还原翻译为:
铿锵作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
第三种,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形式。例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此句可还原翻译为:
能够不改变他们的志向的官僚、士大夫,国家之大,能有几个人呢?
第四种,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形容词)”的形式。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此句可还原翻译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
第五种,在中心语后加数词,构成“中心语+数词”的形式。例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此句可还原翻译为:
我拿来一对白璧,想要献给项王,一对玉斗,想要赠给亚父。
由上可知,理解了定语后置句的结构与特征,翻译句子也就容易多了。
在汉语的常式句中,状语是处于谓语中心语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附加成分,但有时为了突出强调该成分,可将其移到谓语中心语之后,或者移到整个句子之后,并用逗号隔开,形成变式句(倒装句),这种现象被称为状语后置。从构成结构上看,状语后置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介宾短语式状语后置。此种构成结构是介词与名词、名词性短语和动词性短语等组成介宾短语,充当动词或形容词的后置状语。这种后置状语所运用的介词主要有“于、乎、以”等。我们在翻译时,仍须采用“还原法”和“对译法”。请看如下示例:
由“于”构成的介宾短语的状语后置。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加点字还原到动词谓语中心语“出”和“徘徊”前,即“明月从东山之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加点字还原到动词谓语中心语“观”前,即“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观察,常常有心得”。
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加点字还原到“何异”前,即“这跟拿刀把人杀死后说‘不是我杀死了他,而是兵器杀死了他’有什么不同呢”。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是”,“异”是谓语中心语,加点的介宾短语做了“异”的后置状语。
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加点字还原到形容词谓语中心语“难”前,即“蜀道难行,比上青天还难”。
由“乎”构成的介宾短语的状语后置。
①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庄子·逍遥游》)
加点字还原到动词谓语中心语“定”和“辩”前,即“(宋荣子)对于自我和外物的分际认识得很清楚,对于荣与辱的界限分辨得很明白”。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加点字还原到动词谓语中心语“生”和形容词谓语中心语“先”前,即“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后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
由“以”构成的介宾短语的状语后置。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加点字还原到动词谓语中心语“申”前,即“认真地兴办学校的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地讲给百姓听”。
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加点字还原到动词谓语中心语“召”和“假”前,即“况且暖和的春天用绚丽的景色召唤着我,大自然把美好的形象赐予我”。
第二种是非介宾短语式状语后置。这种状语后置不是以介宾短语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代词等形式出现的。我们在翻译时仍然必须将后置状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上去翻译。例如: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这里,“若此”是代词,是动词谓语中心语“求”的后置状语,翻译时要还原到“求剑”前。该句可译为:“船已经航行了,可是剑没有前行,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古代汉语的常式句中,主语和谓语的顺序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语,增强感情色彩,主谓成分可以倒置,这种句子称为主谓倒装句。它多用于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中,翻译时必须将变式句还原为常式句。请看示例:
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魏公子列传》;谓语:安在)
还原翻译为:公子能够解救别人的危困表现在哪里啊!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谓语:谁)
还原翻译为:给大王出这个计策的人是谁呢?
副词不作为谓语,只能作为状语和补语。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情势和程度的副词,有时为了强调其情势或程度,便将它们从状语的位置上提出来放在句尾,让它充当句子的谓语,这种倒装句被称为副词谓语句。常常在用作谓语的副词前边用语气助词“者”或“也”将其与前边的主语隔开,以表示停顿,在句尾又往往用语气助词“矣”字煞尾。由于副词谓语不带宾语或补语,从而使用作谓语的副词没有活用为动词或形容词,其副词性质也并未改变,因此翻译时应将其还原到状语的位置上,仍让它充当状语。请看示例:
①高祖离困者数矣。(《史记·留侯世家》;谓语:数)
还原翻译为:汉高祖多次遭遇困境了。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谓语:甚)
还原翻译为:通过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大王您受的蒙蔽已经很严重了。
古代汉语中属于词语倒装的固定格式比较少见,主要有下面几个:
①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
“为之奈何”的常式语序应该是“奈何为之”。“奈何”就是“如何、怎样”。此固定格式应翻译为:“怎样对付这件事?”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孰与”用在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句中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孰与君少长”可还原翻译为:“与你相比,哪个小,哪个大?”这里,疑问代词“孰”要还原到“与君”之后,即“与君孰少孰长”。
③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南飞(并序)》)
这是个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何”是疑问代词“什么”,充当谓语,“所”是指示代词,与“望”构成“所”字短语,充当主语。此格式是“所……(者为)何”这一格式省略以后的倒装,即“所望者为何”,可还原翻译为“指望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