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瑞 康 倩
“逸”是古人书法批评的常用语,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审美概念。由汉至清,大量古人书论对“逸”多有提及,本文试从其中找出与之相关的批评术语,理解、阐述它们的审美内涵,并揭示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逸”,《说文解字》释曰:逃也,从辵兔,兔謾訑善逃也。兔行动迅捷,善于奔逃,盖“逸”字本有迅疾之意。其用于书论,最早见于东汉早期崔瑗所作《草势》(或作《草书势》)中:“或黝黭,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生奇。”1此处的“草书”是章草,虽字字分离,但气势连贯,生动多姿。就全句看来,“崔氏从草书丰富的形态美出发,进一步指出了其形象所带有的感情色彩,从而说明了书家具有宣泄心中某种情绪的作用。观赏书法作品的人也可通过鉴赏和想象而感受到某种情绪”。2但就“放逸”一词而言,其重点强调的还是书写的迅捷,以及此过程中的动态美。联系文意,还能联想到作者书写时的心态,而这又与具体作品相关。故崔氏的“放逸”一词侧重用笔急速和书写要极尽笔势。类似的还有:
王愔云: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之……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连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张怀瓘:《书断》
史游制于急就,创立草藁而不之能……伯英重以省繁,饰以铦利,加之奋逸,时言草圣,首出常伦。
——虞世南:《书旨述》
刘诸城醇厚,有六朝人遗意,但未纵逸耳。
——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王愔论述章草的来由,和崔瑗在《草势》中所论一致。因用于卒迫,临时从宜,故损隶之规矩,任笔急就,书写时自然是迅疾异于平常。此处的“奔逸”侧重用笔,寡及笔势。张芝省繁章草,“变为今草,如流水速,把茅连茹,上下牵连”,3且张用笔精熟、笔力惊绝,故其书精劲绝伦,时人称之为“草圣”。此处的“铦利”在于笔画劲健,“奋逸”则强调用笔迅速。刘墉乃“浓墨宰相”,其书点画肥厚,貌丰骨劲,往往神藏字中,字不尽势而有远韵,未“纵逸”之评点出了其用笔趋缓以及其书“笔短趣长”的特点。虽志在非议,然正中刘书妙处。以上各例多是取“逸”的“迅捷”之意以评价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状态。虽亦兼及笔势等其他方面,但侧重前者居多,理解时也只能有所侧重,全面把握,尽量不失于偏颇。诸如“任逸”“流逸”“宏逸”等词虽然也有此意,但又多侧重书家笔意、4书体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梁武帝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5是从笔力、点画线条的态势上联想到矫龙飞跃天门的神奇动态和超人力量,联想到猛虎高踞凤阙的雄浑和威势,6“雄逸”一词,“雄”侧重笔力、骨力,“逸”则侧重笔势和“神奇动态”。虽评“字势”,实包括笔力、笔势两方面,这也是古人书法批评的特点之一。而“雄逸”之“逸”已不同于上文中所举的“放逸”之“逸”。又如:
或体雄而不可抑,或势逸而不可止。
——虞世南:《笔髓论》
文海紧快,势逸气高。
——窦臮:《述书赋》
严密者,紧实寡逸。
——项穆:《书法雅言·辨体》
王知敬、赵模两家书皆精熟遒逸,在当时极为有名。
——刘熙载:《艺概》
(唐太宗)翰墨所挥毫,遒劲妍逸,鸾凤飞翥,虬龙腾跃,妙之最者也。
——朱长文:《续书断》
孙过庭草书……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
——刘熙载:《艺概》
“势逸而不可止”“势逸气高”“紧实寡逸”之“逸”,皆用于形容笔势的动态美及形势的连贯性,其意一睹可知。王知敬、赵模二人,《石墨镌华》评曰:“直是欧阳率更、虞永兴之匹敌”“大类欧、虞”。赵乃内廷供奉拓书人,王书草、行、章草并入《书断》“能品”,且曾奉敕书写《金刚经》,可见他们皆笔下功力深厚、技法精能,故所书点画劲健,体势完备,“遒逸”之评,两字各有侧重,足称高誉。唐太宗标举大王,先师于史陵,又因帝王之便,与欧、虞、褚等诸位名家论书,“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7其书结体宽绰、骨力深厚,得大王“遒媚”之姿。朱氏所论,虽有囿于褒美帝王之嫌,但“妍逸”一词也写出了唐太宗书无意于得之“形势”的特点。孙过庭草书精能,米芾评其“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可见孙氏深得“二王”书要。他主张作书“心不厌精、手不忘熟”“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后人或有“伤于急速”之讥。由此可知孙氏用笔精熟,趋于迅疾,能寓法度于形势中而有神采,点画线条劲而多姿,“飘逸”一词正因于此。“一字万同”者盖因其精熟之至,通篇神韵伤于简略。
以上凡“放逸”“奋逸”“纵逸”“雄逸”“遒逸”“飘逸”等等诸多词汇,虽多取其侧重之意旨以论,但并不是因此就忽略了它们所涉及书法上的其他方面的意义。如“放逸”一词,熊秉明先生所著《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将其列为道家体系书法理论中的“创作者人品问题”,8显然即是受到“人品即书品”等多方面理解的影响。诚然,不同读者往往具有不同的学术功底、不同的文化积淀,对同一词汇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但从书论研读的角度来看,联系古人书论的上下文意,选取其最为侧重的语义加以阐述,才能真正理解古人书论的本意。后人在阅读古人书论时,“所感受到的,往往是一个宽泛模糊、意蕴丰富的语境,亦即我们只能跟随词语的暗示循着‘词→语义→语境’的线索而入,之后才是辨析选取与所需接近的部分。”9其中取舍,则与读者的学术旨趣和审美立场紧密相关。
分析可知,诸如“放逸”“遒逸”一类词汇,或重用笔、或重形势,都是居于书法的技法层面。其它如“章草古逸”“草书流逸”“使转劲逸”“用笔宕逸”等用于形容书体、用笔等技法问题的词汇,囿于篇幅,不一一叙述。“逸”作为一个贯穿书法史的词汇,其含义经孳乳相益,绝不仅限于书写技术,而是对于书家笔意情趣、书法品第等都有涉及。
张怀瓘在《书议》中评价王献之说:“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时从宜,从意适便。”10此句中“超逸”一词,完全是对书家“笔墨性情”的褒扬性描述,将王献之书写时放任自由、随心所欲、尽情挥洒的状态传神写出。使人读罢仿佛就能领略到书家超迈的人格、出众的才情,仿佛就能体会到书家酣畅淋漓的书写及其带来的动态美。故“超逸”一词已很少涉及技法,而完全是对书家书写状态、作品高超的艺术境界和书迹带给欣赏者的审美感受的描述。《书议》前文还记献之“年十五六时”因“古人章草未能宏逸”,而劝其父“改体”的故事。故事的真实性值得商榷,但“宏逸”一词正透露出王献之追求变古章草之法,以便更自由地抒发胸中情感的倾向,由此可知,“宏逸”一词在文中亦是侧重“笔势”“笔意”居多,类似的词语于古人书论中不胜枚举:
如小王书所贵合作者,若藁行之间有与合作者,则逸气盖世,千古独立,家尊才可为其子弟尔。
——张怀瓘:《书估》
铜鉼锡杖倚闲庭,班管秋毫多逸意。
——王邕:《怀素上人草书歌》
张长史则酒酣不羁,逸轨神澄。
——窦臮:《述书赋》
颜真卿书骨力有余,逸韵不足。
——赵宦光:《寒山帚谈》
古人书论称及小王,有“逸气过父”的评价。其草书笔势连绵,点画映带连结一任自然,“既不是绝笔收势的独体今草,也不是钩锁连环的一笔草”,11而是突破常法,超然独绝的“破体”书。“他写的超脱,欲显示风神之美而难尽体势之善”,12故笔墨性情远远超迈于字法规矩之上,书至酣处,往往“纵逸不羁”,或会失于法度,留下“有时而琐”的遗憾。故小王的“逸气”多称其超然的才情,羲之书“尽善尽美”才可为其子弟,也正是其书多“妍美功用”,无小王艺术家般的洒脱。在重“风神骨气”的张怀瓘眼里,自然是献之以潇洒才情居上。“癫张醉素”的“逸轨”“逸意”,不仅在于他们风流电激一般的书法作品里,更在于他们书写时“超逸优游”的状态,在于酣醉后“脱帽露顶”“以头濡墨”“叫啖忙忙礼不拘”“兴来索笔纵横扫”的才情流露的挥洒过程中。他们的作品往往纸尽势不尽,留下耐人回味的“字外之奇”。颜鲁公书虽雄秀独出,一派盛唐气象,但身为三朝老臣,不免中规中矩,法度森严处多于寄情笔墨。而“逸韵不足”也正在于颜书雄强严正,少书家性情。反观其书《祭侄稿》,纵笔浩放,遒劲杂流丽,悲情流露处,无意中而成“天下第二行书”。故“逸韵”不止在于才情,还在于书写时的超迈。又如:
书以晋人为最工,盖姿制散逸,谈峰要妙,风流相扇,其俗然也。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宝南第九》
王右军、虞世南字体馨逸,举止安分。
——周兴莲:《临池管见》
(南碑)书皆神妙,较之魏碑,尚觉高逸过之。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宝南第九》
“散逸”是对“尚韵”的晋人书意的得当评价,又包含对当时人的行为习惯的褒扬;“馨逸”更觉是评论人品而非书家,所谓“德艺双馨”者,其侧重书家教化作用几乎已超过了书法本身;“高逸”一般和遁隐的贤士搭配,康有为用这个词形容南碑,恐怕还是念及晋人“其俗然”的缘故。细细品味之下,“逸”于这三个词皆多重“超迈”之意。前面所列诸如“放逸”“飘逸”“逸轨”等词语多是形容行草书这一类书写趋于急速的书法,而至“散逸”“馨逸”“高逸”一类,书体已趋多样,重神韵超过了技法。至如“逸韵”“逸气”等词语,也多是取“超奇”的意向,或论书法特点,或称书家才情,有关“逸”的词汇经过孳乳寖多的发展,已涵盖了书法由技法到神韵的多个方面,远不止“逃也”所能解释,而且,“超逸优游”是书家书写状态的最高理想。有了这许多词汇(当然不仅仅是有关“逸”的词群),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精神,甚至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才得以延续。其中虽有文字学、文学等等方面的影响,但主要的发展还是来自书法本身。
唐代李嗣真在所作《书后品》中列“逸品”为最高品第,正是把标准定在“超奇”“无人可与比肩”。13宋代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说: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14虽旨在论画,于书法亦颇通。“逸品”需“拙规矩于方圆”,又要“得之自然”,联系到窦蒙所列《述书赋》语例字格“踪任无方曰逸”之言,“逸品”大约可视作绝对精熟的技法与性情自然流露的统一,比之“神品”,其多以艺术内涵胜,而不及“神品”的“功定礼乐”。
历代书论对“逸品”都看的很高。然而,清代的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却将“逸品”列在“能品”之后,并释曰: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曰逸品。15无上上的标准列于下下品之后,确实令人费解。对于包氏“若能以古为师,便不外乎妙道”的理论,丛文俊先生认为:“他说的‘以古为师’是泛指,由此解除了晋唐书风的正统地位,并且只要不伤于风雅,涉嫌野怪丑拙的作品也是好的。”16包氏受清代碑学新风影响,极力鼓吹北碑,其“不谬风雅”之论,实是给作书“宁丑毋媚”的碑学提倡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通过梳理和理解数量众多的书论词汇可以发现,“逸”并不是书法艺术评论中的核心词,与之相联系的词汇多是书法中“势”“骨”等等“原生词”的“衍生词”,而“势”“骨”等皆生于“力”,所谓“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者也。与之相关的关联词,又与欣赏者的审美感悟密切相关。书写者“下笔用力”,“法”“势”是同时产生的,即从笔端接触纸面(或其他材质)开始,“法”乃书写者的技法应用,迹行于纸,而“势”“骨”“气”“筋”“形”自生(功力不佳致所书无此种种者另当别论)。故技法层面的“放逸”“纵逸”之类归之于“法”;而诸如“雄逸”“遒逸”“飘逸”“劲逸”等词,多是兼及“势”与“骨、“势”与“筋”等,故分类时亦当兼属两面。“超逸”“逸韵”等词汇或归之于“气”的范畴较为恰当,但因实兼及书法的多个方面,故于“骨”“法”等都有列入。由此联想而出的“关联词”多和欣赏者的主观联系紧密,如“馨逸”可以联想到“中和”“书卷气”;“超逸”可以联想到“神”“逸品”;“高逸”可以联想到“道”“美善”等等。至于其中联想是否恰当,则与欣赏者的学养功底等综合素质是分不开的。
综上可见,“逸”在古代书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书法审美多方面的问题。例如“放逸”之言用笔;“雄逸”之言字势;“流逸”之言书体;“逸品”之言品第;“逸气”旨在性情等等。“逸”的概念和审美内涵的完善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一如古人原来多用其形容草书,今人论书已经用“逸”的概念形容多种书体一样,它的意思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选取词汇论述的时候,也只能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至如“状若众兽之逸原陆”“逸足伏枥”等原意运用,因多属于文辞修饰之需,故本文多忽略不计。
注释:
1 崔爰:《草势》,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年,第17 页。
2 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第10 页。
3 张怀瓘:《书断》,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年,第163 页。
4 有关“意”“笔意”“笔力”“势”等词语的理解,参见丛文俊《传统书法评论术语考释》系列文章,载《揭示古典的真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年。
5 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年,第81 页。
6 丛文俊:《书法意象批评释名》,载《揭示古典的真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年。
7 李世民:《论书》,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年,第120 页。
8 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4 年,第113 页。
9 丛文俊:《传统书法批评词语的语义系统与词群结构初探》,载《揭示古典的真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年,第343 页。
10 张怀瓘:《书议》,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年,第148 页。
11 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230 页。
12 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232 页。
13 丛文俊:《释“妙品”“能品”“逸品”》,载《揭示古典的真实》,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年,第335 页。
14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载《古画品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480 页。
15 包世臣:《艺舟双楫》,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年,第657 页。
16 参见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