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惠安影雕是一种新兴的石雕艺术,因其拟真性和细腻性被誉为石头上的摄影和素描,深得人们的喜爱。惠安影雕突破了传统雕刻艺术的空间局限,以平面雕塑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永久性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但是也正因为这种特性,使其多用于装饰,而限制了其在艺术方面的进一步延展。
[关键词]惠安影雕;艺术价值;局限性
惠安在中国雕塑界与曲阳其名,作为南派雕塑的代表,惠安石雕艺术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影雕是惠安石雕艺术的分支,是近百年发展起来的,但是其以新颖的形式和极高的艺术价值迅速在石雕艺术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影雕的材料是惠安特有的玉昌湖青石,将青石锯成较薄的平板,然后用针绣出大小、深浅各不相同的花点,产生视觉上的效果反差,表现出人物肖像、山水花鸟等形象。影雕让冰冷的石头产生了很高的艺术价值,让其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影雕的藝术价值
(一)绘画性
中国古代讲究绘雕不分家,雕塑有着很浓烈的绘画成分,部分雕塑绘画成分甚至高于雕塑。雕塑家们会通过灵动而丰富的线条让雕塑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体型,并且为了增添雕塑的艺术性,还会进行上色和画线。这种雕塑风格更注重写意,通过外形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而影雕艺术在继承了古代雕塑绘画性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变化形式。影雕的主要雕刻工具是钢凿,所以影雕师们讲究“运针如笔”,将摄影手法与绘画手法相结合,让影雕在具有传统绘画风格的同时增添了真实影像感,对人们视觉产生更强的冲击。影雕不再注重写意,雕刻师们更注重作品的外形,通过逼真的形象来提升影雕的艺术价值。而其与西方空间轮廓较强的雕刻艺术品也有着较强的区别,影雕更趋于平面,所以其更接近于绘画而非雕塑。绘画性让影雕有更强的叙事性,可以更好地表现题材和类型,而这些是传统石雕难以实现的。影雕内容可以是更复杂的背景和环境,并且通过艺术手法将情节的发展、变化和转折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穿越时空,将事物错位、穿插、重叠表现出来。
(二)细腻逼真性
影雕的艺术表现形式借助了花点成型的原理,利用网点的大小和排列方式,营造出真实的影像。所以,影雕艺术更具有现代性,而形象也更加逼真。西方古典雕塑造型由整体入手,随后进行细节的精雕细琢,最后再进行整体的描绘,这种雕刻形式让整体与部分形成统一,具有很强的表现形式。影雕也是应用这种雕刻步骤和方式,其审美趣味也趋向于西方古典雕塑,尤其是肖像影雕,其在细节方面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影雕可以表现出摄影的逼真,但是摄影可以用多次拍摄来达到想要的效果,而影雕具有不可修改性,在雕刻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否则会影响到效果,因此影雕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技艺。逼真的艺术特性让影雕具备了一定的记事功能,虽然对技艺要求较高,但是其拥有得天独厚的耐久性,是其他记事方式难以比拟的。纸制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使用次数的增多而逐渐破损;电子数据可能会丢失;而影雕完全没有这些方面的顾虑,只要不被摔碎,就可以永久性地保存。影雕的这种特性可以被用来保存一些易损坏的文物,也可以成为现代家居的装饰。
(三)平面性
雕塑是集雕、刻、塑于一身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可以利用各种可塑性材料和硬质性材料创造出一定的艺术形象。雕、刻是去除物质材料的多余部分,塑则是堆增可塑性物质材料,无论哪种手法都是为实现雕塑的艺术价值而服务的。传统的雕塑是静态的三维物体,这些立体的形象可以表现出对空间的占有度和力度,从而让人们产生视觉美感。而影雕是借助光影在平面上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雕塑的空间限制,三维影像可以借助二维平面表现出来,从而拥有了更浪漫的想象气质。与其他雕塑追求不同,影雕在艺术追求方面舍弃了可触性,通过平面和具有规律的花点来传递情思,欣赏影雕作品的人也能感受其如音乐般的平和情调和抒情诗般的浪漫柔情。
二、影雕的发展局限性
(一)艺术特性
雕塑擅长表达力度和空间,而其艺术性也是通过这两者展现出来的。雕塑正因为空间力度上的表达给人们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而这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无法替代的。与雕塑相比,绘画更强调色彩的张力,通过线条的使用和色彩的搭配让人们产生或视觉冲击或恬静柔美的感受。影雕有别于传统的雕塑形式,不属于绘画种类,虽然结合了两者的特性,但同时也丧失了两者的优点。彩色影雕的出现表明影雕艺术想要寻求突破,进一步发展,但是其在色彩的表现力上依旧很弱。
(二)艺术发展
影雕所能表现的细腻性和逼真感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影雕的逼真感让其具备了纪实性,但是这属于实用方面的价值。而在艺术方面影雕是否能达到甚至是超过绘画的范畴还有待观察,如果在实践中证明其并不具备这样的潜力,那是否还有艺术发展的潜力。而我国传统雕塑追求的写意也被影雕所舍弃,所以多数人将影雕视为工艺美术。
(三)市场发展
影雕作品多是平面的小体积作品,所以多数作品被当作工艺装饰品,而不被认作是艺术品,艺术价值的丧失必然导致影雕作品很难获得较高的商业价值。作为装饰品,其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而如果作为馈赠的礼物,则会表露出缺点。虽然影雕较小,但是其材质还是石头,在旅游过程中购买也会考虑到后续的携带问题。此外,影雕对技艺有着很高的要求,学习难度较大。如果影雕学习者不能看到后续的经济效益,也会失去很大一部分学艺者。如今多数人急功近利,追求商业价值。影雕很少有科技的介入,多是通过手工完成,所以限制了其规模,缺乏市场必定会限制影雕的进一步发展。在人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影雕的艺术传承也会逐渐衰落。尤其是老一代艺术家退出后,继承者是否有能力承担起该艺术也值得思考。
综上所述,影雕是时代的产物,是我国传统雕塑艺术及西方造型艺术的结合,其保留了雕刻的形式,采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出逼真的作品。影雕突破了雕塑在空间上的限制,拓展了雕塑在二维平面的发展。作为雕刻师,我们要多学习、借鉴其他艺术手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影雕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创新是艺术常青的法宝。为贯彻现阶段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推动创业、创新发展,必须将传统文化与特色文化相结合,才能实现地方雕艺产业的不断跨越。
参考文献:
[1]陈晓萍.论惠安影雕的艺术价值与发展局限性[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7(2):20-23.
[2]杨先威,杨广敏.福建民间工艺美术欣赏:惠安影雕艺术[J]. 美术教育研究,2018(1):35-37.
[3]陈聪明.巧夺天:惠安彩雕[J].石材,1996(5):28.
[4]周小溪.视觉识别设计理念引入黄龙大桥景观设计的实例[J]. 上海建设科技,2019(4):37.
[作者简介]
庄惠平,1978年生于福建惠安,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结业于首期福建乡土文化能人工艺大师高级人才研修班。
自小就喜爱画画玩泥巴,1996年从事石雕、影雕工艺,擅长山水、花、人物写意、创新创作等。现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中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手工艺协会会员、福建省古玩商会泉州分会副秘书长、惠安县美术家协会会员、惠安县雕刻研究会会员、惠安一心堂工艺品设计工作室艺术总监、惠安一心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心设计总监。
(编辑:温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