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不久前,一位目睹了盒马鲜生销毁临期食品的网友在网上表达了震惊——“晚上9:30后的盒马鲜生,和白天是两个世界”,随即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商家的负责任之举,也有人认为销毁临期食物是浪费行为。很快,盒马鲜生也作出回应,销毁是出于新鲜和安全的考量,会尽力从源头上杜绝浪费;同时,希望能与其他机构合作优化临期食品配置。
作为一家以打造“鲜美生活”为宗旨的新型超市,盒马鲜生定期销毁临期食品,既向消费者传递出维持食品鲜度、做好品控的信号,也是对此前连续几起食品安全事件痛定思痛后的整改。但一方面是对高品质的需求,一方面是对白白浪费的惋惜,这样的方式依然难全公众期待。盒马鲜生在回应中也坦言了临期食品处理中的无奈。的确,眼见着大批价格不低、包装精美的临期食品被下架销毁,无论是对于有过挨饿记忆的长辈们,还是受“粒粒皆辛苦…‘光盘行动”教诲的中青年们,抑或纯粹的“吃货”们,观感总是不佳。如此公众痛心、企业为难的两难局面,来源于食品管理工业化和朴素的惜物惜粮传统间的碰撞,争论之余,如何寻找更优的破局方案,更值得深思。
对于盒马鲜生的临期食品困境,网友纷纷支着儿:“捐给福利组织”“免费发放”“打折销售”,但大多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首先,食品安全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也不敢触碰的高压线。一则法律对于过期食品有着明确的报废制度,食品监管的程序正义必须得到保证。二则在過期边缘的临期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若随意处置,则相当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而关于打折,盒马销毁的正是那些打折也没能在快过期前售完的食品,此时处理原则之一,就是尽可能小地干扰企业正常售出利润。这也就意味着无差别地派发和无下限地打折基本不可能出现。否则,在闭店前到店等待派发或者低价大扫荡会自然成为一种足够有利可图的投机策略,企业的整体利益将会受到损害。至于做慈善,则需要成本的考量。要解决捐赠给谁、如何分类、如何包装运输、如何保鲜保质等问题,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可能比直接销毁的成本高很多,其间接的法律、安全、道德风险等也无法预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在规范的临期食品慈善体系建立前,凭单个企业一己之力难免有心乏力。销毁不仅合法而且是目前有效规避风险、合乎企业利益的局部最优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能对潜在的食品浪费置若罔闻。生鲜需要冷藏,从事食品行业却不能缺了温度。事实上,通过技术手段更大限度地实现订货量和实际购买量的均衡,对于企业和社会而言都是更优解。作为一家具有数据和技术优势的企业,盒马鲜生有能力、也有义务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另外,西方国家“食品银行”一类的组织也为我们寻求更优解提供了一些借鉴。“食品银行”是一类专门接济低收入者、发放食品的慈善组织,致力于在浪费和饥饿中间架起桥梁。虽就生鲜的特性而言,“食品银行”的可操作性较弱,但考虑到今日之中国,食品浪费的广泛性,这类组织仍大有用处。中国类似的机构如“绿洲食物银行”也已经起步。如何汇聚更多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一起搭建临期食品处理良好生态,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探索。一句题外话,如果我们适当跳出“食物一定要被吃掉”这一设定,那么通过销毁走向循环体系的食品也算不得浪费,这或许可以稍许缓解痛惜和焦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