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燕珊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兴趣、需要、情感,将剪纸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相结合,精心设计了递进式分层教学法:模仿剪—组合剪—创意剪,着重分析创意剪中所涵盖的构思、内容、表现形式、材料上的创新。引导学生更有效地从临摹阶段走向创作阶段。
关键词:剪纸艺术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3-0034-04
剪纸是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间艺术之一),它属于一种雕镂剔刻艺术,以剪刀、刻刀为主要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剪、刻、撕等方式,使纸张呈现出人物、花草、鸟兽、鱼虫等形象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朴实生动,取材广泛,表现夸张,有独特的装饰性和趣味性。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剪纸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并被广泛地用于影视、报刊、舞台美术及包装设计等方面的装饰和点缀。如今剪纸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家门,进入校园,融入到中学美术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动手制作剪纸的快乐感和成就感,还可以更好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艺术,为剪纸这一古老而灿烂的艺术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剪纸虽有悠久的历史,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新事物,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剪纸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熟悉剪纸这一门艺术呢?
作为教育实践者,笔者从事剪纸教学已有多年,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想法,现从以下几方面对剪纸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逐一做出探讨。
一、“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
《美术大纲》《美术课程标准》均指出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趋势,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优秀民间艺术,拓宽美术视野,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上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实践能力的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養,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等。其次,将教学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课堂才能变得丰富多样,鲜活充实。再次,采用适合学生年龄,心理需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大胆创新;从而达到学生、教师为双主体互动关系的和谐统一。比如上《过新年》这一课时,笔者先采用视频让学生感受下人们准备过新年剪花样,贴窗花的情景,并播放音乐营造喜庆气氛,让学生在体验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同时,也了解到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并由此引出“剪花样,迎新年”这一主题。接着在谈一谈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回忆过年时的热闹情景,谈谈自己过年时的体验以及所参加的活动。在赏一赏的活动中,展示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并把学生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喜庆,吉祥的图案及剪纸也展示出来。在剪一剪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亲手制作剪纸的乐趣;在评一评的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互动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课外拓展活动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鼓励学生为朋友、父母、同学和老师做剪纸贺卡,让学生从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乐趣,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善,获得尊重。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和品格的完善与发展。
二、“守住传统,变出新意”的创新教学方式
剪纸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底蕴,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继承它、发展它和创新它。剪纸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它同其他学科一样,若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在于继承。没有创新,剪纸内容就没有新的生命力。没有对前人的文化积累,对传统的继承,创作出来的剪纸也完全“站不住脚”。笔者认为剪纸教学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发展。现在流传下来的大量剪纸样本,都是几千年来若干代人不断继承下来的,是我们学习剪纸艺术的丰富宝藏,我们要好好的开发和利用这些有利资源,不仅要进行临摹,更要继承其精髓并对其进行有目的,合理地选择、组合,以便创造出新形式,新作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守住传统,又要变出新意!用“守”来传承剪纸文化,用“变”来提升我们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学才有利于社会和未来的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权利,保证每个学生全面均衡和谐发展。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模仿剪-组合剪-创意剪”递进式教学法,给学生提供系统学习剪纸的方法,使学生快速从剪纸临摹上升到剪纸创作,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模仿剪
人从降生到咿呀学语,从幼童到长大成人,甚至可以说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模仿,因为模仿是人类学习新事物的主要方法,是一个人学习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可见,每一件事从不会到会,都是从模仿学起,以借鉴为基础,然后慢慢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方法,所以,模仿对于学生学习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模仿剪是剪纸入门的一种主要练习方法,教学时,从欣赏范作入手,讲解剪纸的历史文化内涵、分析作品构思立意、构成(点线面)艺术特点(剪刻方法及色彩搭配);让学生了解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蕴含着文不同的文化艺术价值;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剪纸的奥秘,因为问题最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能力。为使学生快速学会剪纸的操作过程和方法,老师从简单常用的、趣味性强、装饰味浓的范品中着手进行示范,让每位学生都看清剪纸的方法技巧,并一环扣一环地跟着画、剪,这些方法既直观又简练,学生看得见,印象深,产生较强的感受与共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组合剪
通过模仿剪后,学生有一定的剪纸基础,我们可以将内容的难度再提高一个层次。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借用传统剪纸或名家剪纸的部分内容,对其进行分解,组合成新的作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想象力,按照自己的审美,灵活地更改原来的想法。这样的分解组合练习有着两大优势:
1.这样的组合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对剪纸题材和内容的更深入理解,掌握剪纸的更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分解组合,从中悟出那种题材、内容采用哪种剪刻方法及纹样搭配比较合适,做到归纳与技能,理解与练习相结合。
2.通过将优秀作品进行分解,组合成新的作品,不管是中西的、绘画、工艺或民间美术的,只要是有参考价值的就可以借鉴。笔者跟学生这样举例,就像一个厨师做菜,不可能非得等到自己种菜种出来再做菜,这样费时费力不讨好。菜就像绘画中的原材料一样,我们可以通过购买来完成,我们的任务是进行设计加工,把菜做极致就好。画画也是一样,入门学习,我们可以挑几张优秀的作品,进行分解、组合,可以借鉴这一张的构图,借鉴那一张的色彩,还可以借鉴另一张的造型……将每一张打碎了再组装、重构,改变得越多,离自己就更近。这个环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构图、构思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以后的创作打好基础。
(三)创意剪
有前面两个环节为铺垫,让学生进行创意剪也就水到渠成了。创意剪的关键在于创新,我们可以从内容题材上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创新、工具材料上创新、主题性创新等方面来进行创意剪学习。
1.题材内容方面的创新
传统的民间剪纸,多以花鸟、鱼虫、禽兽和瓜果或神灵、神话、民间故事、戏剧人物、或者以吉祥文字为内容,形式上多采用谐音和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涵义多为吉祥与祝福.我们要创新,剪纸题材内容就不能单单局限于这些。题材要比较富有时代感,构图形式比较现代,有创意,主题鲜明,具有诗情画意。学生可以带着这些要求,选择题材内容并运用能表达主题的造型和纹样进行创作,这就需要学生对剪纸造型,纹样有一定量的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便容易产生退缩心理,这时老师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或者向他们讲述自己搞剪纸创作的过程,增强他们学习剪纸的信心和决心。
在以《风》为主题的剪纸创作课中,课前让学生根据需要查阅资料,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创作,有的学生表现很积极热情,而一些同学则束手无策,这时,笔者向他们讲述当年自身第一次搞剪纸创作的经历……让他们从中分享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鼓励他们,可以大胆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把创作想象成写作文一样,写作文和美术创作是一样的,一种是靠文字来表达,一种是靠画说话,但都要做到主题突出,主次分明,还建议他们先将要表现的内容用文字简单的描述或画几个草图以便筛选。教师自拟题目,然后教学生怎样画草图,边画边讲解如何使题材富有时代感,构图形式注重构成现代感,作品要体现主题鲜明,具有诗情画意等等。通过讲解与实操,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头绪,压力小了,心情也轻松了,他们开始慢慢地从自己的视觉出发,从不同角度表现同一个主题。有的画小孩在放风筝;有的画芦苇在风中摇摆;有的画落叶;有的画春风拂柳……内容丰富极了!学生每设计一幅图样,笔者都要求他们观察-修改-再观察-再修改,看看构思是否贴近主题?造型是否夸张简洁?线条是否疏密有致?剪刻方式及纹样使用是否合适?尽量将图样画到最好为止。图样的设计是创意剪的关键,剪刻是其次;只有将图样设计好,剪刻起来才会胸有成竹,得心应手。而这也正是我们教学所期待的成果:不追求唯一的答案,而是追求异彩纷呈的个性体现!
三、艺术形式上的创新
(一)从构思及经营位置方面创新
从艺术形式的角度上看,传统的剪纸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来约束,所以作品显得比较随意自然,她们思维非常自由灵敏,剪刀下的形象夸张,一张作品中时而表现天,时而表现地,一会儿十万八千里,一会儿转眼到眼前,不受时空限制,对于院校的学生,素描学多了,特别是透视,造型比例学多了,思维变得过于理性,缺乏生气。院校的学生要将理性思维转化为感性,抛弃头脑中的比例透视,回归这种原生态艺术,难度非常大,就像绘画及书法从“生-熟-生”前面的“生”和后面的“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那么院校的学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构思及经营位置方面可借鉴国画的散点透视,空白的处理;借鉴装饰画的点线面、黑白灰构成等等;使画面更富有现代感和节奏感。
(二)从色彩上进行创新
引导学生创作时可以丰富剪纸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剪纸,用色的方式也不同,如:套色、剪贴、衬色、错位叠衬及喷绘等形式均给人不同的感受;或色彩艳丽明快,对比强烈;或色块大小搭配,线条疏密的处理;都各具魅力,各有特色。引导学生创作时从线描,版画及装饰画中吸取不少东西,使之在原有的风格上增强了抒情性、节奏感及装饰性。
(三)工具材料上的创新
在没有发明纸之前,古人制作剪纸或用绢、帛、树叶等,只从蔡伦发明了纸,纸质将成为剪纸的主要工具材料,这种材料过于单一,所以在创作时,我们应引导学生多发掘身边的各种材料,例如:纸巾、报纸、树叶、花瓣、蛋壳、KT板、木板等材质,激发创作灵感,提到创造能力。
經过分层递进式学习,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剪纸的知识与技能,发挥自如地进行剪纸制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拓更为广阔的剪纸创作空间,从多方面展示了剪纸的魅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了无穷乐趣!从“模仿剪-组合剪-创意剪”这种“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递进式教学法,分散了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眼、脑、手并用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贯彻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第13号令.[D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2-7-25.
[3]教体艺厅[2006]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DB/OL].20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