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淑琴,莫建文,叶红燕,杨千绮,肖霞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三区,江西 赣州 341000)
骨牵引术是骨科治疗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它是根据力学原理,利用牵引力与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1]。由于骨牵引术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为保持有效的牵引,保障反牵引的力量,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牵引绳与被牵引的肢体需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在临床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不能随意改变、放松牵引绳或去除牵引的重量,更不能随便改变患者的体位和位置[2]。
依据临床护理交接班制度,属于压疮高风险患者受压的皮肤需班班查看交接。因长期卧床、疼痛、制动等诸多因素造成患者长期处于被动体位,按本院现行的Braden量表评分(表1),行骨牵引治疗的患者属于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积极查看并评估受压部位的皮肤是预防压疮的关键[3],目前临床中查看下肢骨牵引肢体受压部位的皮肤,因患肢受压部位背光,护理人员需去除牵引重量,放松牵引绳牵,抬高患肢20 cm或大幅度的翻身进行观察,不符合牵引患者的治疗规范和护理常规,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影响了牵引的有效性和牵引治疗的依从性。
为了解决此问题,本院创伤骨科采用镜子配合手电筒的方法观察下肢骨牵引患者牵引肢体的皮肤,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创伤骨科病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行骨牵引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所选对象意识清楚,语言沟通正常,无精神异常,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年龄12~85岁;③下肢牵引的时间≥3 d;④单纯下肢骨折的患者;⑤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者。对照组年龄12~85岁,平均年龄(40.4±16.9)岁。其中,男20例,女10例;观察组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4.7±13.9)岁,其中,男24例,女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骨折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Braden评分表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去除牵引重量、放松牵引绳牵,协助患者抬高牵引肢体20 cm或大幅度的翻身查看牵引肢体受压部位的皮肤。观察组运用镜子配合手电筒观察下肢牵引的肢体皮肤,操作方法:交班者牵拉牵引弓保持牵引力的
方向,另一只手抬离牵引肢体的足后跟或牵引肢体距床面约5 cm,接班者将平面镜镜面朝上置于受压部位皮肤下,运用手电筒不同角度的旋转照射镜面或患肢需观察的部位。两组观察皮肤后,均采用同一种疼痛评估尺进行疼痛评估,护士将评估的结果和交接班时间记录在案。
1.3 观察指标 减轻患者的疼痛,按照患者疼痛程度不同,分为无痛、轻、中、重度四个等级。缩短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间。材料:使用9 cm×6.2 cm的迷你便携的方形平面镜和7 cm长一体式迷你白色光小手电筒。疼痛评估尺采用适合各类住院患者使用[4]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疼痛评估尺进行评估(本研究主要运用其中的视觉模拟评分法、文字描述评分法、语言描述评分法 、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综合评估),见图1。
图1 疼痛评估尺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于疼痛指标根据疼痛评分尺分为四个等级并计数,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交接班查看皮肤时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两组患者交接班时间比较,观察组交接班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满意度较高,对护理人员治疗的依从性及牵引治疗的耐受程度增高,见表2。
有效的牵引对患者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5],牵引肢体的位置与肢体的功能恢复关系十分密切[6],牵引患者搬运或检查时仍需保持患肢处于被牵引的状态[7],但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诸多,容易使牵引处于无效状态,传统观察皮肤的方法,放松牵引绳牵,肢体移动幅度大,改变了牵引力的方向,皮肤观察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容易引起骨折肢体二次损伤及畸形愈合。且牵引弓不适当的牵拉碰撞易导致骨折肢体疼痛,牵引钢针左右偏移,引起针眼感染,严重者引起骨髓炎[8],延长了患者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
表2 两组疼痛评估分析与交接班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疼痛评估分析与交接班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交接班时间(s,±s)观察组对照组χ2/t值P值30 30疼痛评分与例数无痛0 18 0 48.979<0.05轻度疼痛1 2 3 10 1中度疼痛4 5 6 2 24重度疼痛7 8 9 10 05 11.517±1.667 50.688±4.016-87.376<0.05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以“患者为中心”及“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9],不断深入,临床上在开展整体护理时,舒适护理也逐渐贯穿于每一项护理行为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成为衡量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8]。国内也有研究提示:正确舒适的体位能维持有效的牵引力[9-10],舒适护理有利于骨牵引患者肢体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何维持骨牵引患者的持续牵引,减少中断有效牵引次数和骨折肢体的二次损伤,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舒适,在临床护理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镜子配合手电筒皮肤观察法,既能节省人力,而且能直观、准确、方便快捷的观察到牵引肢体背光部位的皮肤,又能有效避免中断骨牵引次数和骨折肢体的二次损伤,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运用镜子配合手电筒的观察法,对护理人员来说取材方便,易于掌握,为临床护理简化了工作程序,缩短了护理人员交接班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