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胜,唐洲雁
(1.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 100017;2.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就国际局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谈。蒙哥马利回国后,在6月12日《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我同毛的会谈》一文,明确指出:“毛泽东的基本哲学非常简单——人民起决定作用。”他还讲述了自己两次访华的不同感受:30多年前,“旧中国受着外来侵略和内部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国家贫穷落后,广大人民一贫如洗”;而今,“中国人人都充满干劲,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50年后中国将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注]。《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01-403、423-424页。可以说,蒙哥马利的观察是深入的,评价是中肯的,判断也是正确的。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一贯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犹如鱼和水、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尊重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梳理毛泽东关于尊重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的重要论述,我们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毛泽东曾经反复强调:“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3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他都要求全党同志掌握这两条基本原理,将之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面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任务,毛泽东仍然强调向群众学习。1959年12月,他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批评教科书把群众的斗争只看做重要条件之一的说法,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指出:“无论如何,不能认为历史是计划工作人员创造的,而不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本书看起来是书生的话,不像革命家的话。”[注]《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79页。1964年8月29日,他同尼泊尔教育代表团谈话时说:“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人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注]《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出版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基本理论建设,在全国各族人民中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此,毛泽东明确表示:“《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注]《毛泽东传(18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对长子毛岸英的要求,重要一条就是向群众学习。1945年12月,在苏联生活了近十年的毛岸英,来到延安。为了让他了解中国社会情况,尤其是农村情况,毛泽东在1946年2月春耕之际,把毛岸英送到陕北农村,接受劳动锻炼。临行前,他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要老老实实地锻炼,要和群众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要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实际的调查,了解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情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注]《毛泽东传(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77页。正是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毛岸英后来成长为人民的儿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干革命要依靠群众,搞建设也要依靠群众。早在1945年7月,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褚辅成、黄炎培等六位参政员来延安访问时,黄炎培对毛泽东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希望中共诸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注]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149页。1949年6月15日,他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更是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7页,第1162页。1949年7月9日,他对参加全国铁路职工临时代表会议的部分工作人员说:“过去我们什么也没有,现在都有了,不都是依靠群众才有的吗?我们从去年十一月就从劣势转为优势,这个转变不也是依靠群众的力量吗?依靠群众,就是说你当司令或是当班长必须要有一个队伍,这个队伍就是群众,没有队伍,你怎么当司令,怎么当班长呢?”[注]《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6-307页。1955年4月30日,《唐山农民报》发表《书记动手,全党办社》一文,介绍王国藩合作社的情况。毛泽东读后十分高兴,将之作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第一篇,并在按语中指出:“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90页。他对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尊重和信任,跃然纸上。
为了教育群众,毛泽东做过很多细致的思想工作,是全党同志学习的榜样。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大军进攻赣西南革命根据地,企图在这里“围剿”红一方面军决战。在敌强我弱的现实状况下,毛泽东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方针,就是让红军先向根据地内退却,避敌锋芒,保存实力,然后依靠根据地内的民众支持和有利地形,找到敌军破绽,集中兵力,待机破敌。但这个正确方针,不少干部群众一开始并不接受。时任红四军团政治委员的刘亚楼在回忆文章《伟大的第一步》中写道:“为了向红军指战员和地方干部、群众讲清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作了深入艰苦的教育、说服工作,大会讲、小会说,条分缕析,晓以利害,着重说明‘弱军要战胜强军,是不能不讲求阵地这个条件的’。毛泽东同志用许多通俗易懂的比喻,生动地解释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他指出:‘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不在一部分人民家中一时地打烂些坛坛罐罐,就要使全体人民长期地打烂坛坛罐罐’。最后,这个正确的作战方针终于被大家认识和接受了,这就保证我们掌握了反‘围剿’战争的胜算。”[注]《星火燎原》(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页。无独有偶。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延安发动进攻。毛泽东对局势作了客观分析,再次决定诱敌深入,必要时主动放弃延安,同国民党军队在延安以北山区周旋,乘机集中兵力加以歼击,配合其他解放区作战。时任毛泽东警卫的阎长林回忆说,毛泽东为了向延安老乡说明这个战略,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道:“譬如有一个人,背个很重的包袱,包袱里尽是金银财宝,碰见了个拦路打劫的强盗,要抢他的财宝。这个人该怎么办呢?如果他舍不得暂时扔下包袱,他的手脚很不灵便,跟强盗对打起来,就会打不赢,要是被强盗打死,金银财宝也就丢了。反过来,如果他把包袱一扔,轻装上阵,那就动作灵活,能使出全身武艺跟强盗对拼,不但能把强盗打退,还可能把强盗打死,最后也就保住了金银财宝。我们暂时放弃延安,就是把包袱让给敌人背上,使自己打起仗来更主动,更灵活,这样就能大量消灭敌人,到了一定的时机,再举行反攻,延安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手里。”[注]阎长林:《警卫毛泽东纪事》,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毛泽东用亲身的实践证明,要想焕发群众的首创精神,首先就必须教育群众,用先进的思想武装群众,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
毛泽东认为,发动群众还是束缚群众,这是两条对立的路线。他总结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后认为,根本的一条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唤起民众”。不把全国人民充分动员起来,革命的力量就很弱小。更何况,反动派总是反对和摧残这种动员。所以,“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有可能”[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4-565页,第375页,第509、511页。。1943年11月29日,他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指出:“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还有什么与此相反的方针没有呢?有的。那就是缺乏群众观点,不依靠群众,不组织群众,不注意把农村、部队、机关、学校、工厂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而只注意组织财政机关、供给机关、贸易机关的一小部分人;不把经济工作看作是一个广大的运动,一个广大的战线,而只看作是一个用以补救财政不足的临时手段。这就是另外一种方针,这就是错误的方针。”[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0页,第1012-1013页。
由图3d可见,花期冰冻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为0.3 d/10 a,且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1954—2010年平均低温日数为0.7 d。其中,1954—1960年平均低温日数为1.9 d,较平均值偏多1.2 d;1961—1970年降水日数为1.2 d,较平均值分别偏多0.5 d;1971—1980年降水日数为0.7 d,与平均值持平;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0年降水日数分别为0.3、0.4、0.1 d,较平均值分别偏少-0.4、-0.3、-0.6 d。
在毛泽东看来,党员干部的作用应该辩证地看待,既要承认他们领导群众的重要性,也要看到他们实质上是群众自己选择的领导工具。1938年4月9日,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上强调:“单是干部不能战胜敌人,没有干部也不能打败敌人。要干部去发动组织广大的人民,把成千成万的人民变为有组织的队伍;没有组织便没有力量”[注]《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页。。1945年5月24日,他在中共七大上说明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时指出:“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我们党要使人民胜利,就要当工具,自觉地当工具。各个中央委员,各个领导机关都要有这样的认识。”[注]《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374页。1955年3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再次明确指出:“有了不起的作用的还是群众。干部与群众的正确关系是,没有干部也不行,但是,事情是广大群众做的,干部起一种领导作用,不要夸大干部的这种作用。”[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402页。总之,要想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让群众自己解放自己,领导干部决不能越俎代庖。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核心要义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倾听群众呼声,进而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真正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升华为方针政策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发挥群众首创精神。1943年6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所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对此进行了精辟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第1095页。由此可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党的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倾听群众的意见,必须要有诚心诚意的态度。1944年7月14日,毛泽东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说:“我们所有的党组织,从上到下都必须遵守我们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这就是不脱离群众,同群众的需要和愿望息息相通。”“如果党的领导者真正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工作,如果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是诚心诚意的,那末他们听取群众意见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我们十分注意倾听人民的意见。我们通过村、乡镇、区、县的群众大会,也就是我们区域内任何地方的群众大会,通过党员同各阶层人士的交谈,通过各种会议、报纸和群众的来电来信等等一切能听到人民呼声的渠道,总是能发现群众的真正的意见。”[注]《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189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非常重视群众来信,强调各级领导机关认真负责地处理人民来信的工作,是党和人民政府倾听群众的意见,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一个重要方面。1951年5月16日,他向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发出指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他把处理好人民来信,当作是加强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渠道。
倾听群众的意见,还要注意保护群众的积极性。由于客观原因,人民群众中也会出现不正确的意见。面对这种情况,既要坚决纠正,也要讲究方式方法。1946年4月11日,毛泽东就纠正群众工作中“左”的错误指出:“应当用极大的善意与热忱去说服他们,使他们在自觉与高兴的基础之上纠正他们的错误,想出补救的办法,绝对不可泼冷水,绝对不可使他们感觉受了挫折。”[注]《毛泽东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页。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创造性地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并指出:“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547页。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毛泽东的一大理论贡献。
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问题上,共产党员都要同群众相结合。1943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部队中的负责同志要替士兵着想,机关、学校的负责同志要替大厨房着想,替杂务人员着想,所有的共产党员要替人民着想。”[注]《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1943年11月29日,他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指出:“如果我们的党员,一生一世坐在房子里不出去,不经风雨,不见世面,这种党员,对于中国人民究竟有什么好处没有呢?一点好处也没有的,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人做党员。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3页,第876页。1956年9月,中共八大根据执政后党的状况发生的变化,突出地提出反对官僚主义和骄傲自满情绪的问题。这次大会修改通过的党章,要求全党“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必须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民建立广泛的密切的联系”;必须“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生活的官僚主义现象进行斗争”[注]《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72页。。这些要求,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建设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就要同群众交心,不要怕群众批评。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被电击死。一个农民知道后却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保卫部门要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被毛泽东制止了。他反思一个农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党的工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毛泽东后来谈到这件事时说:“我调查了一番,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公粮太多,有些老百姓不高兴。那时确实公粮太多。要不要反省一下研究研究政策呢?要!”[注]《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页。当时,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毛泽东抓了两件事,一是号召积极开展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二是实行精兵简政,都取得了显著成效。1944年9月8日,他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有些同志做了几十年的共产党员,但是他们怕群众,“怕群众讲话,怕群众批评。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怕群众的道理呢?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就越有鬼。我看不应当怕。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更何况,“如果不向群众和干部说明情况,不向群众和干部交心,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他们还对你感到害怕,不敢讲话,就不可能发动他们的积极性。”[注]《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291、293页。敢于面对和接受群众的批评,是我们不断改善和加强工作的强劲动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注]《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第28页。只有恪守党的根本宗旨,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关心群众生活,要落实到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中。1933年11月,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赞扬长冈乡“最具体最实际地解决群众中的每一个困难问题”,指出:“苏维埃是群众生活的组织者,只有苏维埃用尽它的一切努力解决了群众的问题,切切实实改良了群众的生活,取得了群众对于苏维埃的信仰,才能动员广大群众加入红军,帮助战争,为粉碎敌人的‘围剿’而斗争。应该明白:长冈乡在战争动员上的伟大成绩,是与他们改良群众生活的成绩不可分离的。”[注]《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8页。1934年1月27日,他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强调:“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并具体分析指出:“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137页。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毛泽东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有计划地组织人民,发展对外贸易,把粮食、钨砂、木头、樟脑、纸张、烟叶、夏布输出到白区去,卖得适当的价钱,从白区购买必需品,如食盐、布匹进来,分配给人民,打破敌人的封锁”[注]王贤选,何三苟:《中央苏区反经济封锁的片断回忆》,载《回忆中央苏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9页。。1956年3月4日,毛泽东针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了盲目集中、一律合作,给群众生活造成许多不便的问题,要求及时加以纠正,指出:“修理和服务行业集中生产,撤点过多,群众不满意。这就糟糕!现在怎么办?‘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还说:“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注]《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2页。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共产党人赢得老百姓支持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为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手发动群众,不断壮大人民力量;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不管历史如何发展变化,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去,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