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记录片对地方文化的“故事化”创新呈现

2019-01-09 23:34
文化与传播 2019年6期
关键词:方志文化

赵 阳

关键字:中国影像方志;地方文化;故事化

2017年5月,由中宣部负责组织实施、在中央电视台负责拍摄播映下推出了一档国家级大型系列记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该纪录片是基于我国地方志的实际内容,利用先进的拍摄技术,对传统文字方志进行精巧的影视呈现。“以局部展示整体、以地方表达中国,从而为时代讴歌,为人民立传”是它的创作原则。央视的电视传媒人梳理了大量史籍资料、亲自实地考察、联络相关人员、拍摄,耗时良久推出这一部诚意巨作。计划在全国每个县和县级市各拍1集,每集40分钟,摄制2300集以上,目前仍在不断更新中。该片自2017年推出以来就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截止2019年9月,该节目在央视影音上的粉丝数达到了3万多人次,微博超级话题的阅读量高达1,7亿,讨论量1万多次。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国史、地志、家谱都记录了中华民族儿女的奋斗历程。地方志中那些关于历史变革、地理风貌、风土民情、人文历史的记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化宝库的无价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先读当地的地方志,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血脉。”因此,对地方志的保护与扶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影像方志》无论从拍摄技术、艺术手法还是审美品味来说都可圈可点,其中最具有创新之处在于对地方文化的呈现采用了“故事化”的方式。《故事思维》一书中提到:“通过一个故事,你可以直抵最有心机、最强硬、最具敌对心理的人们的内心深处,触动他们最柔软的所在。”[1]因此,“讲故事”可以成为文化传播和价值输出中的“秘密武器”。央视的创作团队并没有仅限于方志记载的历史人物,而是发挥能动性深入挖掘该地正在发生的真实故事,将“故事”穿插在影片中,借助“故事”的力量去呈现该地域最独特的文化元素。

一、《中国影像方志》:用影像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我国县志的记载使用的是汉字书写的方法。由于文字记录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今这种传统的记载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传播发展的需要了,因此地方县志面临消逝的危机。“电视媒介对于城市形象塑造而言,不仅仅是一把塑造的利器,更是塑造的一种重要途径”[2]电视电影等音像传媒的发展,让声音和图像弥补了文字表达的不足。用声情并茂的影像语言对晦涩难懂的文字方志进行完善和补充,在传播上会更加直接、快捷,有利于观众去更好地认识、理解地域文化。地方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影像方志》旨在“从地方志的角度彰显中华文明,以局部展示整体、以地方表达中国”而该片对地方文化的表达最精彩之处是进行“故事化”的呈现:

(一)小切口—普通劳动者的梦想与生活

《中国影像方志》在结构上采用了传统“结绳记事”的叙事形式,相传在远古部落为了记录下来重大事件,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有大有小,不同的结法和距离以及粗细都代表着不同意思。每一集影片根据当地的特点分为引言、地名记、风俗记、地理记、大事记、时代记、后记等多个板块。每个板块介绍的内容主题明确,板块与板块之间也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以点带面的结构不仅使观众思路清晰,而且还可以勾勒该地的完整风貌,也形成了《中国影像方志》节目独特的艺术风格。“故事”就存在每一个小板块之中,虽然不是每一个板块都会有故事元素,但是每一集都有导演组精深挖掘的正在发生的现代故事。

本着“为时代讴歌,为人民立传”的创作初衷,创作团队没有把“故事”侧重点放在历史名人身上,选择的是那些最贴近主题、见证文化变迁的一线劳动人民,他们都是时代进程中的普通人。他们是农民是创业者,他们也是摄影师和基层文艺工作者。这些被挖掘的现代故事是最接地气的,接地气的故事才能最大限度引发观众心中的强烈共鸣。因为这样的故事“找到了不同社会群体认知上的‘最大公约数’,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接地气。”[3]在这些普普通通人物的生活与梦想中,我们在看到他们与地方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羁绊的同时,更被故事中人民群众身上最本质的精神品质所折服。

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篇的古城记中,讲述了阿拉善第一中学退休教师胡宗瑗,从1988年开始,利用十多年的时间走访勘察最终将一座完整的定远营,复原在了数方绢布之上的故事。定远营是蒙古族少有的京式建筑群落,它见证了阿拉善人辉煌的历史,被阿拉善人视若圣城。然而它却在时代的洪流中,惨遭损毁。这刺痛着胡宗瑗的心,因此他决心复原这座古城的全貌。如今,这位耄耋老人出门已经变得十分困难,镜头前的他甚至还带着氧气管,说话的声音也是有气无力。说起绘制时的困难他面带微笑:“用步量,没有尺子,一步一步,一步50厘米,走下来记下来。”30年过去了,他依然笔耕不辍。他要把搜集来的资料,编撰成书,把定远营的往事讲述给后人。在这位最普通的阿拉善教师身上,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个古城故事,更被他与定远营之间的情感所深深打动。这些主人公都不是留在历史名册中的伟人,他们是当地最普通的人民群众,也是地域文化发展脉络的历史见证者。

(二)双视角呈现—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结合

《中国影像方志》中叙述故事的视角并不单一,而是将主人公的第一人称视角与导演组(解说)的第三人称视角相结合。从这两个维度让观众去感受故事,传递故事中所蕴涵的文化底蕴和真挚情感。用第一人称叙事,叙述者与被叙述者是同一个人,叙述者叙述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正是由于叙述者与叙述对象这种特殊关系,使得在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时可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第一人称叙事在人文社会记录片中的合理使用,能够拉近记录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真实感,使人文社会记录片更深入地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4]除此之外,该记录片的解说者还使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对故事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这种角度会更加客观。同时,解说者的声音饱含深情、辞藻优美具有十足的感染力,也给观众在欣赏美丽多彩画面的同时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浙江卷温岭篇的现代记中讲述了奥运会火炬船“安福舻”号的制造人陈祥荣背后的故事。陈祥荣自幼跟随父辈赶海,海洋是他最熟悉的伙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淘海”事业逐渐退出了人们生活的主流,这时陈祥荣产生了一种想把这些船留给后代的强烈愿望。在影片的采访中他说着一口地道的温岭方言:“到1995年,造木头的船都没有了,(换)钢板船了都。我还是转行业了,97年转行开始做船模了。”主人公第一人称的阐述固然亲切具有真实感,但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地域差异和文化水平有限在表达上存在很多不足。这时穿插着解说者的声音对陈祥荣的故事进行侧面客观补充,可以使陈祥荣的形象更具体多元,也可以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温岭“船模”这项事业。同时解说者精致优美的描述与总结弥补了陈祥荣表达上的不足,在这两种叙述视角的配合下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感受故事。

(三)多层次表达—历史与现实叠加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文化有“三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影像方志》就是遵循这一价值取向,将文化的“来处”与“去处”以“故事”的形式精巧地呈现在影像当中。虽然每一小记的内容把讲述的重点放在与主题紧密相关的现代故事上,但还是将传统的历史故事作为背景材料或补充知识穿插讲述了出来。历史故事与现代故事彼此叠加融合,历史与现实相互关照,多层次勾勒出了地方独特文化的“前世今生”。以过去的故事为背景摸清了我们文化的“来处”,挖掘出的一个个鲜活的现代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去处”,在这一来一去中,追古与抚今完美结合。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道:“《中国影像方志》就是这样在贯通古今的中国故事里触摸到民族精神之魂,夯实了文化自信之根。”[5]

河南卷鲁山篇手工记中重点讲述了鲁山陶瓷匠人袁留福复制唐代花瓷腰鼓的故事。他经过8年的钻研,百余次的实验,上千件失败的样品终于实现了花瓷腰鼓的成功复制。如今在政府扶持下,鲁山花瓷制作技艺不断成熟,还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山花瓷经由一代代花瓷艺人们的共同努力有了一个光明的未来。而在这个故事讲述之前片中还补充了《羯鼓录》中记载的一个历史故事:唐玄宗与宋璟讨论羯鼓的制作材料时这样说道:“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可见鲁山所产的花瓷在当时备受帝王青睐。这个小故事就作为补充信息从侧面说明了鲁山花瓷的历史地位和修复的重大意义,也把花瓷的“来处”讲了出来。

(四)落脚点—提炼地方文化的核心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品质,是一方市民认同的价值取向与共同追求。正如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作支撑一样,一个城市不可缺少自己的城市精神。”[6]一个民族要有核心的精神支撑,一座城市应该有它的城市文化精神,一个地域想要长久发展也必须要提炼出文化中的精神标识。提炼出地方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找到了一个地域的“魂”,是地方文化传承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的根源。《中国影像方志》的创作团队对每个地域的文化面貌和精神品质有着充分了解,因此在记录片中常点出该地方人民身上的突出品质,有的虽然不直接指出但都在“后记”中有所总结提炼。可以说地方人民的精神品质贯穿于这短短的40分钟之内。将“故事”的落脚点放在提炼地方文化的核心精神力量上,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

阿拉善左旗篇中通过手艺传承人、文物保护者们与阿拉善的故事将阿拉善人民身上一往无前的坚韧品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后记中总结到:“曾经因沙而困,如今因沙而兴。阿拉善左旗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在这片浩瀚黄沙之中,描绘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江西卷上饶篇中贯穿每一小记都涉及描述了上饶人民的“信美”品质,在地名记中通过摄影师邱晓明对上饶“信美之郡”的热爱侧面彰显上饶人民世代传承的“信美”精神。崇文重教的广东潮安人敢为人先、披荆斩棘的精神内涵来源于海上丝绸之路时期,在新的时代里潮安人民将传承这种精神品质,书写新的历史传奇。

二、《中国影像方志》对县级市文化传播与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地方志是记录关于某一个地域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信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创新性开启影像方志的新模式对于县级市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县以及县级市的文化发展一直得不到重视,《中国影像方志》为这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县级市应该顺势而为、搭乘央视拍摄影像方志的这趟“快车,抓住历史机遇、提炼属于该地独特的文化符号、促进该地区繁荣发展。

(一)留住—历史、乡愁(记忆)、传统文化

该创作团队对作品的定位是“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因此,完善与创新地方志的首要目的就是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法,记录下历史流转的痕迹,并以此馈赠子孙后代。影像方志为了记录而记录,旨在留住那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全力维护地方文化的长久延续。而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就是中华儿女对于家乡最浓厚的记忆,这些记忆是人们基于地域文化的情感共振,是存在心底无法消逝的“乡愁”。同时,地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对地方志的扶持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珍视。央视媒体人肩负起主流媒体的责任,对我国的文化“家底”进行挖掘、梳理、补充、完善,用大部分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影像形式创新发展了古老的地方志,为我们留住历史记忆,为我们的乡愁找到皈依,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重要篇章。

(二)适应—在新媒体环境中与时俱进

几千年来,地方志的记录一直沿袭着古老汉字的记录方法,虽然文字具有易于保存等优点但是在科技发展如此快速的今天已经不能适应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了。地方志本来就因为地理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被“束之高阁”,记录形式又一成不变,使得当地文化的传播发展十分困难。《中国影像方志》在文字的基础上加入了声音和画面,在展现各地的音律、地理、美食特色时可以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开辟了地方志记录的新模式。但其实电视的发展也在近些年来遭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伴随着多屏时代的来临,受众接触视听内容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在未来地方志的传播如果想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必须努力提炼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增强群众对文化的认同感,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并且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自己、宣传自己、营销自己,让该地的建设工作与时俱进。

(三)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动力

借由着央视背后有力的支持,节目在播出之后都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饶平篇的导演张建华也表示节目播出后,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又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心中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不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志中独特的地方文化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文化自信是加速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动力、贡献力量。

三、结语

《中国影像方志》的创作和发展是方志事业转型的一个标志,也是影像史学的新实践[7],连接古老的历史,穿越时空将中华民族文化的全景图用影像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是一部工程浩瀚的百科全书式的影像作品。在这部记录片中,创作团队创新性的挖掘和补充了普通人民与地方文化的故事,将他们的故事进行重点阐述和呈现。这种“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得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让地方和媒体实现了双赢。这部史诗级的记录片不仅需要前期拍摄团队搜集大量的史书典籍和数据资料、导演的谋篇布局、后期团队的精良制作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配合补充真实可靠的文化信息,这不是某个人或者组织可以闭门造车就完成的任务,多方的合力才可以让这篇鸿篇巨著发挥它应有的文化光辉和历史作用。

猜你喜欢
方志文化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Development of a battery-operated floating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devi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investigation of OH radicals produced in a DC glow discharge by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