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宇 付玉敏 殷格格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实力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效果,有利于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从政府、学校到教育机构形成了多层面的合作,政府颁布了完善的奖学金机制将东盟留学生“请进来”。截至2017年底中国与东盟互派留学生22万余名,其中东盟在华留学人数超过9.5万。[1]来华东盟留学生是具有双重属性的文化个体,既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者。[2]他们是未来东盟各国和民族的主体人群,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人际传播渠道,针对中华文化对这个群体的传播效果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3]广西是国内东盟留学生分布最多的省区,它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文化相近,目前在广西有近1万名东盟留学生。[4]东盟国家相当多的民族与云南、广西等地民族同本同根,东盟留学生接受滇桂文化具有先天优势。但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现阶段在桂东盟留学生对广西文化的认可度高,知识量储备却一般,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作为广西文化与东盟国家交流的桥梁人群,在桂东盟留学生即使持有较为正面的广西文化态度,愿意把广西文化介绍给身边的朋友,但对广西文化没有全面、准确了解的他们,还是无法将广西文化的魅力准确传达给母国的家人朋友。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将探讨如何优化现行的对在桂东盟留学生的广西文化传播策略,提高在桂东盟留学生对广西文化的常识认知、文化风物的了解程度?围绕在桂东盟留学生身边的校园文化环境、媒体接触情况,探寻相关因素对在桂东盟留学生广西文化认知的影响,并对如何借助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和媒体的力量提升广西文化对在桂留学生的传播效果等问题展开思考。
综合考虑广西高校地域分布、高校学科特色及东盟留学生数量等情况,本研究对位于南宁的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和位于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的东盟留学生,以调查员一对一发放问卷及集体发放问卷的方式共发放500份问卷。同时对广西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的部分东盟留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有漏填等问题的问卷直接视为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43份,回收率88.6%。
同时为更深入了解校园媒体及面向东盟外宣媒体实际的民族文化传播情况,本研究还采用了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这六所高校的官网以及这些高校国际教育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国教院没有开设公众号),还有北部湾在线网站、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及其微信公众号这些面向东盟的外宣媒体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发布的有关民族文化内容的频率、呈现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分析。
校园是东盟留学生来华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环境构成在华东盟留学生的小周边。所谓小周边就是指周边主体(一个物体、个人、机构或国家)的直接周边,也可称为客观周边。在可以控制的主体或客体附近进行的传播活动就是周边传播。[5]对于在华东盟留学生来说,高校的文化课程、社团活动其本质都是面向东盟留学生进行文化周边传播的渠道。对友好者周边传播的目标是树立或者塑造传播者的好形象,营造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友好的印象或氛围。[6]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在华留学生,遂重视利用文化课堂和社团活动为东盟留学生营造具有广西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提升其广西文化认知水平的选择。
1.重视课程教育对广西文化的传播作用。课堂是广西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访谈中,泰国留学生提到“自己是在中国的课堂上,通过《中国概况》《中国文化》等课程了解广西。”量化数据也显示,文化课程学习对东盟留学生的常识认识(p=0.091<0.1)、物质文化风物的了解程度(p=0.030<0.05)和文化态度(p=0.004<0.01)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现阶段高校文化课堂的开设还存在亟需改进的问题:
2.丰富文化课程内容。物质文化形态更易被外国留学生了解、接受,这已为前人研究反复证实。本研究发现东盟留学生对壮医、桂剧、骆越文化这类非物质文化风物的了解程度不受文化课程学习的影响。经进一步的访谈调研可发现,高校给留学生讲授文化课程的教师,往往会从浅层次的物质文化风物切入,向留学生展示三江侗族风雨桥、广西绣球、铜鼓这类物质文化风物的照片,从而令留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到广西的物质文化风物。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风物知识的传授则着力不够。同时,与物质文化风物大多是一种有形存在不同,非物质文化风物更多集中于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因而感知非物质文化内容的门槛要比物质文化高。今后教授文化课程的教师需要拓宽自身民族文化专业知识的广度,以便在课堂上给东盟留学生介绍更多非物质文化风物的知识。
3.创新教学形式。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避免照本宣科,须以更生动有趣的讲授方式向留学生介绍深层次民族文化知识。越南留学生范某:“学校会开设像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概论这样的文化课程,但是都是老师一直讲我们在下面一直听着,会显得有点无聊。”授课教师可以更新教学方式,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互动,多增加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其次,学校可以尝试为东盟留学生设置分级课堂。“有些课程对留学生的中文水平要求较高,中文不好的留学生会听不太懂。”根据东盟留学生汉语水平情况分级,设置不同级别难度的课程内容。再者,高校还可以为留学生多开设一些手工课,教他们做一些有广西特色的手工饰品。越南留学生妥妥提到:“一带一路夏令营有一个手工课,教我们做绣球和中国结,我很喜欢。”这些有特色的饰物若被东盟留学生带回母国也能够进一步成为广西文化它周边传播的载体。
前述量化数据显示,参与校园活动对东盟留学生民族文化的物质文化风物(p=0.000<0.01)和非物质文化风物(p=0.001<0.01)认知有显著影响。参加社团的情况也与东盟留学生的常识认知(0.033<0.05)和非物质文化风物的认知(p=0.000<0.01)存在着显著影响。东盟留学生在参与校园社团文化体验活动中,在与社团成员之间非正式交流中都能获得民族文化的知识。
1.吸引东盟留学生参与校园社团活动。当前东盟留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亟待激发。在本研究设计的“来中国后加入的学校社团个数”题项中,有效作答的434位东盟留学生中只有1位没有加入任何社团。但参加了社团的东盟留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为数不多。张文婷(2017)也发现云南高校中“现阶段不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的东南亚留学生数量较多,校园活动的开展收效成果也不是很好。”[7]一方面,社团信息传播的不通畅或是造成留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不活跃的原因之一。有留学生反馈“一些社团的通知发不到我们这里”。为此,应当视所有学生为一体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可以进行快速高效的先“一对多”后“多对多”跨级跳跃式传播。[8]另一方面,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能让留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其中的活动更易受到他们的青睐。越南留学生范某“学校举行的剪纸、画画、书法、喝油茶这类中国文化体验活动感觉很新鲜。冬令营时有一个模拟壮族婚礼的活动,其中有很多我们那里没有的风俗,蛮有趣的。”高校在为东盟留学生开设民族文化活动时,可考虑多设置一些能够让留学生进行民俗体验的环节,增强活动的代入感,激发东盟留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帮助留学生融入高校的文化社团中助益其获得更广泛、深层次的广西文化知识。
2.重视策划、触发文化共鸣。访谈中还发现参观博物馆的活动一般不太能激发留学生的兴趣。“觉得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有点无聊,没有什么特别吸引我们的东西,就是老师在讲我们就边看边拍点照片。”但如果博物馆里能有引起东盟留学生共鸣的物件,即使是参观博物馆的活动也可以变得有趣。越南留学生范某“印象比较深的是广西博物馆里有关于我们胡志明主席的资料、照片,这时候还觉得挺有趣的,因为有关于自己国家的东西在异国他乡出现,特别有亲切感。”这启发我们,当高校需要举办一些如参观博物馆之类的互动性不强的活动时,可以注重挖掘广西文化和东盟国家广西文化的共通性,讲好广西文化故事,使东盟留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更良好的传播效果。
1.引导教师、中国学生与东盟留学生多交流。在周边传播的渠道中,除了编码的信息流动外,日常的物流、人流也带有一定的信息。[9]本研究把经常接触中国老师的人数、拥有广西朋友数量与参加高校文化活动、选修文化课程校园环境因素作交叉分析发现,随着东盟留学生经常接触的中国老师人数、拥有的广西朋友数量的增多,所修文化课程门数在3门及以上的、参加高校组织的活动及社团在3个及以上的东盟学生人数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妨碍东盟留学生校园人际交往的因素。缅甸留学生提到“自己的中国朋友不是很多,因为也没有跟中国朋友一起上课。”越南留学生也提到:“中国同学的宿舍和我们离太远了,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一个宿舍的同学会更亲密一些。我上课的时候和一个中国同学坐在一起,经常和她一起上下课,关系也就亲密一点。”李营(2018)跟踪6名东盟留学生的调研与访谈也发现,东盟来华留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子较为单一,与母国学生之间交往最为紧密,而与中国学生的交往频率较低。[10]
高校为了方便管理,往往会对留学生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客观上阻断了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往渠道。[11]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对东盟留学生的管理方式,可以多安排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合班上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尝试允许东盟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混住寝室。但在创新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也要吸取山东大学“学伴”项目的教训,高校要当好“把关人”,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模式,确保创新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对外宣传方面需承担“联结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中国媒体不论是“造船出海”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还是“借船出海”加强与国际媒体的合作,都是为了向海外受众展示好中国形象、传播好中华文化。而对于来华留学生这类客居群体来说,她们在中国所能接触到的媒体种类更为繁多,我们可以以东盟留学生习惯使用的海外社交媒体、专门面向东盟的外宣媒体、对东盟留学生的广西文化认知水平有较显著影响的校园媒体为着力点,发挥这些媒体平台的传播力,促进广西文化对东盟留学生的传播效果。
1.重视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
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桂东盟留学生接触国际传播社交媒体的频率对其民族文化的认知及态度都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同时,海外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广西文化的相关内容鲜见。这折射出我们在传播广西文化过程中对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渠道重视不够。
地方政府和媒体应该与“脸谱”、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加强合作。[12]在传播内容上,可以通过海外社交媒体合作,设置相关栏目和议题,挖掘能代表广西文化的符号,如绣球、铜鼓、刘三姐等展示更好的民族形象。在桂求学的东盟留学生本身就会对海外社交平台上有关广西的信息有所关注,如果能开设“东盟留学生在广西”这类贴近他们的专题栏目,由东盟留学生自己讲述在广西生活学习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感知到的民族文化魅力,就更能引发东盟留学生的共鸣,吸引他们的关注。
在传播方式上,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应多采用亲民、幽默、口语化的语言讲好“广西故事”。如果只是将一些东盟留学生参加活动的宣传报道照搬到海外社交媒体的账号上,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媒体还可以采取更多新颖的传播形式,如直播、短视频、Vlog(视频博客),用生动直观的方式向海外展现广西文化形象,提高他们对广西民族文化的认知及认可程度。
2.加大面向东盟的外宣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
对接深耕东盟,助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面向东盟的中国外宣媒体所需承担的特殊使命之一。[13]东盟留学生平时也会接触到外宣媒体。在访谈中越南留学生提到“学校的国际学院会留有《荷花》杂志,平时会在那里看看,有中文和越南文很好理解。”本研究的内容分析也发现,面向东盟的外宣媒体中,《荷花》杂志和“北部湾之声”广播都有不少关于广西文化的传播内容,但目前面向东盟的外宣媒体仍有改进空间。
(1)增加广西文化内容。我们的内容分析显示,北部湾在线网站、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及其微信公众号都没有开设专门报道民族文化的栏目,且与广西文化相关的报道较少。在13个月中北部湾在线网站有7个月都没有广西文化相关内容的报道;在报道了广西文化的4个月份中,每月也只有一篇相关报道。中国-东盟博览会官网13个月中有10个月没有与广西文化相关内容的报道,另外3个月每月只有1至2篇报道。微信公众号仅有2个月每月有1至2篇的报道,其余11个月都没有报道广西文化内容。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目的之一,广西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需要将广西的民族文化魅力传达给东盟国家的受众,与他们进行更有效的人文交流。而外宣媒体的主要目标受众群体是东盟国家民众,广西文化的内容应该是这些外宣媒体不可缺少的传播内容。在桂外宣媒体需要增设广西文化相关的专题栏目,增加广西文化内容的传播。
(2)丰富呈现形式。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呈现形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传播广西文化时,综合运用各种形式方能取得最佳传播效果。从传播广西文化的角度看,如果只有音频的形式,而缺少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报道,就无法将绣球、铜鼓、风雨桥这类物质文化风物直观地展现在东盟民众眼前。北部湾在线网站就主要用电台节目去传播民族文化内容,缺少了文字和图片的报道。而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的报道则多是文字加图片的形式,缺少了视频形式。事实上,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视频呈现形式极为重要,其能够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最直观地展示广西文化的魅力。外宣媒体不仅要增加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还要不断创新内容的呈现形式,如采用H5、短视频、VR直播的形式去传播广西文化,激发东盟民众的关注兴趣,提高东盟民众对广西文化的认知和认可程度。
3.利用校园媒体营造广西文化氛围
高校校园是中外文化加速碰撞和交融的场所,校报作为中华文化交流的最理想平台,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营造中华文化在校园发扬光大的文化氛围,加强外国留学生对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同。[14]而高校的校园公众号和校园网站相较于传统校报,有着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就更应该担负起营造中华民族文化氛围的责任。
我们的量化数据显示,有68.1%的东盟留学生使用过留学所在的大学校园公众号,71.7%的东盟留学生使用过留学所在的大学校园网站。访谈中一些东盟留学生也表示自己平时会关注校园媒体。“我平时也会关注校园媒体,有时也会上学院的官网,因为需要获取一些官方的通知。”前述量化数据也显示,东盟留学生校园媒体的接触频率对广西文化的常识认知、文化风物的了解程度及文化认可度都有影响。然而进一步对在桂留学生所在高校的校园媒体进行内容分析后,我们发现目前校园媒体在营造校园广西文化氛围传播广西文化知识上还有待改进。
(1)消除语言障碍,多元形式呈现信息。在读图时代,纯文字的信息呈现形式较难获得东盟留学生的关注。在访谈过程中,越南留学生范某就提到:“学院有让我们关注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但一般都不看,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好看的,都是字。”同时,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中文的报道没有被翻译成他们母国的文字,汉语水平就可能成为阻碍他们浏览校园媒体内容的障碍。因而校园媒体应该尽量提供多种语言的阅读模式。此外,校园媒体上的信息呈现形式需要更多元,多用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的方式传播信息,才能吸引更多东盟留学生的关注。
(2)定期发布与东盟留学生相关信息,拉近距离。基于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心理机制,人们会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信息有更多的关注。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一些东盟留学生认为自己留学所在学校的校园媒体发布的内容和自己没有密切的关联。越南留学生范某说到“虽然我自己就是新闻专业的,但是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我也是没有关注的,因为感觉跟我们有关系的东西很少。”校园媒体可以定期发布一些与东盟留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增加一些对东盟国家文化的介绍,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获取东盟留学生群体的关注。但我们的内容分析结果显示,高校的官网上大多都是领导活动、学校取得成果、信息通知等内容,介绍广西文化的内容非常少。事实上,校园媒体作为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平台,可以多采用留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广西文化,才能让广西文化时刻“陪伴”在在桂东盟留学生身边。
(3)利用好微信公众号平台。2018年微信每个月有高达10.82亿的用户保持活跃。[15]东盟留学生来到中国后出于主动适应中国环境,往往会学习使用微信。我们的量化数据显示,有90.5%的在桂东盟留学生来中国后喜欢使用微信。一些来华留学生为方便与自己母国家人朋友联系,回国后也会主动帮自己的父母朋友安装微信软件。[16]从前期调研结果看,拥有微信后的东盟留学生对本校国际教育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基本给予关注,但校园微信公众号传播广西文化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相对较多的文化内容的推送。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没有开设微信公众号,剩下四所高校中有两所高校国际教育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在一年时间内都没有发布和中华文化相关的内容。高校的国际教育学院应该利用好留学生使用率较高的微信平台,采用多元的信息呈现形式,将和广西文化相关的内容更为精准地推送给留学生群体,从而提高他们对广西文化的认知及认可程度。
广西具有毗邻东盟的地理优势,自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就一直在各领域深化合作。广西注重面向东盟受众的对外传播网站建设,目前在学术研究、经济税务、新闻综合及会展服务方面共设有面向东盟传播的外宣网站共8个。[17]但量化数据显示,只有不到3成的在桂东盟留学生会较常接触面向东盟的外宣媒体。而目前相对被忽视的校园媒体却对在桂东盟留学生的广西文化的认知、认可程度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我们通过有意识地综合运用各媒体促进东盟留学生的国际在地化培育,将有效提升东盟留学生的广西文化认知水平。
本文从与东盟留学生联系密切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各类媒体平台的广西文化传播方面,探讨优化广西文化对东盟留学生传播策略的着力点。今后在传播广西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利用好文化课堂、社团活动、校园人际营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与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提升东盟留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知。此外我们还应把握好留学生习惯使用的海外社交媒体、面向东盟的外宣媒体及校园媒体平台,借助各类媒体力量,促进广西文化对东盟留学生的传播效果,进而提升其广西文化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