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锋,周 宇,吴 鹏,王笑红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北京 100038; 2.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孙思邈为唐代著名医学家,熟读经书,深研医学,博采史籍,集毕生之精力撰写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既是集唐代前医学之大成,又是对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总结创新。该书重视针灸,尤重灸法。孙思邈作为我国唐代针灸学的集大成者,将灸法推上了一个历史高峰,为我国灸法学的传承、发展、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就其十类隔物灸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唐代以前,艾绒或其他灸材里添加其他材料的并不多见。孙思邈则独有灼见,认为单用艾绒或灸材未免形单效弱,或不能完全适合病情,故而提出将艾绒等灸材中添加一些药物以便于提高疗效,或降解燥性,或适宜病情之需。孙思邈因病因时因需施策,在灸材中加入一些特定药物,以之施灸法或作隔物灸之用。通常掺进的药品多为芳香药物及易燃物质。艾灸的隔物灸就引入了两个相关因素,一是在艾绒基础上加入药物,另一个是隔物的不同。该隔物灸的材料,尚有不少因药物特性而取材的,对于隔物灸的灸材掺药临床应用,进而发展出诸多类别的隔物灸法。
孙思邈的隔物灸内容丰富,有着特殊的内涵与中医理论指导,更是结合了当时时代特点、民间经验与医疗需要等而创立。隔物灸的方法极为丰富,疗效也得到极大提高,本文主要论及孙思邈十类隔物灸的临床应用。
孙思邈重视益肾对于人体保健与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强调补肾温养和填精共济。《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肺脏方·积气第五》中载:“少年房多短气,灸鸠尾头五十壮。又盐灸脐孔中二七壮。[1]”其隔盐灸主要应用于益肾温阳、固肾填精之用。现代在神阙隔盐灸施灸方法上有所改进,如在盐灸处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扩大[2-3],已用于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的治疗,这些都是对孙思邈隔盐灸温固肾阳理论及施灸设计思想的应用延伸。
孙思邈重视脾胃的作用,脾胃作为五行的“土”,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长养万物之特性,而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孙思邈将上述理念,通过隔泥土灸的形式巧妙应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肿毒方·发背第三》中治“背上痒痛有异”“寻时失音,所以养生者,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如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1]”孙思邈将隔泥灸用于水湿证、湿热证以及脓水淋漓之恶病。现代科学认为,隔泥灸可以促进肿胀消退、组织修复、缓解痉挛、减轻疼痛、增加组织弹性、软化瘢痕等作用。泥土还有益于人体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等,通过隔物灸对于风湿痹痛、软组织损伤、女性生殖系统,以及调整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障碍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4]。隔泥灸之泥中含有油脂,对皮肤有润滑作用,使之富有弹性,具有美化皮肤的作用。
隔蒜灸最早《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具有拔毒、消肿、定痛的作用。古人主要用于痈疽肿痛之症。孙思邈发展了《肘后备急方》的隔蒜灸方法,将其更实际地用于瘰疬(结核性淋巴结炎,或淋巴结溃烂、瘘管)等难治性疾病,而且要求重灸、大灸、日日灸,以消为度,这很符合结核性疾病缓慢性、进展性、难治性、顽固性的特点。《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痔漏方·九漏第一》中载:“一切瘰疬在项上,及触处但有肉结,凝似作瘘及痈疖者,以独头蒜截两头留心,大作艾炷,按蒜大小,贴疬子上灸之。勿令上破,肉但取热而已。七壮一易蒜,日日灸之,取消止。[1]” 尽管在唐代孙思邈缺少对于细菌、病毒及其他感染源直接检查手段方面的认识,但通过日常生活及中药用蒜可以改善相关体内热毒症状,或治疗红肿热痛等外科疾病的观察,认识到用蒜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愈疮等[5-6]。现代对于隔蒜灸在灸治方法上基本沿袭孙思邈之法,而后世所用铺灸法即为本法的发展。
豆豉古代称为“幽菽”,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后世李时珍《本草纲目》曰:“豉,诸大豆皆可为之,以黑豆者入药。有淡豉、咸豉,治病多用淡豉汁及咸者,当随方法。其豉心乃合豉时取中心者,非剥皮取心也。[7]”孙思邈应用的豆豉隔物灸,意在加强艾灸平和发汗与解表化湿,兼有和中消暑作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肿毒方,发背第三》在治发背及痈肿已溃未溃方中指出:“用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如薄泥,肿作饼子,厚三分以上,有孔勿覆孔中,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而热勿令破肉,如热痛即急易之,患当减,快得安稳,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疮孔,孔中得汁出瘥。[1]”现代医家认为隔豆豉灸有重要临床意义[8]。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瘭疽第六》治恶露疮方中记载:“捣薤叶敷疮口,以大艾炷灸药上,令热入内即瘥”。薤叶,为中药材名,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薤)的叶。薤白性味辛苦温,入肺、胃、大肠经,其性从下而上,主助阳气升发,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之功。孙思邈对其应用多有发挥,将其薤叶用于隔物灸是一重要创新。以治金疮疮败,皮肌经脉虚寒,且可轻身不饥耐老[9-10]。薤叶隔物灸对于疮疡痈肿、阳郁胎动等凡阳气郁遏不行,皆可随症应用。
葛洪创用隔面灸治疗毒肿疼痛之法,孙思邈发展了隔面灸。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瘭疽第六》中记载:“治恶疮方,以面一升作饼……灸。[1]”孙思邈用麦面作饼隔物灸之,创意新颖。一是依面粉之性而用。麦子多春种夏收,集天地之气而生长,生长周期长,基本历四时之寒热温凉。后世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集解》曰: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7]”在小麦四时生长中,秋凉冬寒历时最长,品性略偏寒凉。孙思邈主要在陕西铜川一带生活与行医,此处位居西北,气候总体偏凉。孙思邈取麦面略偏气寒之性而作面饼隔物之灸,为针对治恶疮肿毒病机而设,其治则为壮水清火、解毒止痛。二是鉴于麦面之归经之用,其所用的隔面灸主要用于恶疮肿毒等,从归经上讲此类皆与心有关,心火炽盛,发为疮毒,化腐为脓;三是小麦面粉之性中和,做饼作隔物灸,不致因于灸而热性过大,且能发挥灸的以热引热治疗因热毒所致的恶疮之效。至于后世诸多隔面粉灸之隔物灸之变法,基本上在其隔面粉灸的创意启发下有所新用,不断将其法扩大应用于治疗痢疾、痈疽、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诸多疾病。
孙思邈用隔附子灸治疗诸药所不效痛疽,是取其“破癥坚积聚血瘕”之功效,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痈肿毒方·痈疽第二》云:“取附子削令如棋子安肿上,以唾贴,以火灸之,令附子欲焦,复唾湿,以火灸之,如是三度,令附子之热气彻内即瘥。[1]”此处附子之用十分富有新意。对于顽固性久法不愈之痈肿,多属于虚寒,非热无以除寒,非温无以补虚,非辛无以化散,非峻无以祛毒,非附子所属。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驱寒除湿作用,对于内脏虚寒者常用,但用于痈肿者并不常见。孙思邈应用其痈毒久治不愈,认为此时病机必虚必寒必瘀必积必聚,虚寒为关键,得热则寒可散,得辛则聚可化,得峻则痈可去,所以大胆应用附子作隔物灸。到了今天,在其思路基础上,可以将隔附子灸广泛用于治疗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咳嗽气喘、风寒湿痹、踒躄拘挛、慢性泄泻、遗精、阳萎、早泄、宫寒不孕、月经不调、闭经、阴疽疮漏及其他沉寒痼冷之疾。在孙思邈隔附子灸启发之下,临床应用可以更为拓展[11]。
葶苈子归经广泛,可以入肺经、大肠经、膀胱经、胃经、肝经等。《神农本草经》载:“葶苈子,气寒,味辛,无毒;主癥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其广泛的归经及其药效性,有利于用作隔物灸立意,取葶苈子的破滞开结、下气行水、消肿散结的功效治疗。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痔漏方·九漏第一》曰:“葶苈子一合,豉一升,上吮味,和捣,令极熟作饼子,如大钱,厚二分许,取一枚当疮孔上,作大艾炷如小指大,灸饼上,三炷一易,三饼九炷,隔三日,复一灸。[1]”应用时,隔葶苈子灸主要用于躯干部、下肢部等肿疮、痔漏,尽量不要在头部施灸。隔葶苈子灸后世历代医家虽亦有应用,但总体而言应用还偏少。根据隔葶苈子灸之立意与用法之启迪,我们可以应用于需要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之病证。
商陆入脾、膀胱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膀胱、小肠三经”。商陆的主要作用是逐水下行。沉降而阴,共性下行,效专治水之性,孙思邈将其用于峻猛逐水之立意的隔物灸。《千金翼方·卷二十四疮痈下,鼠瘘第二》云:“捣生商陆根作饼子如钱大,厚三分,贴漏上,以艾灸之。饼干热则易之,可灸三四升艾,便瘥。[12]”取适量的新鲜商陆根捣烂制作成圆饼,放于患处,上置艾炷灸之,用于治疗瘰疬、喉痹及久治不愈、顽固难效之瘘管等。该法也得到同时代的王焘《外台秘要》记载验证:“瘰疬、喉痹攻痛,生商陆根捣作饼,置疬上,以艾炷于上灸三四壮,良”。可见隔商陆灸法对瘰疬、喉痹等痰浊壅滞,或水湿积聚之病症颇为有效,现代仍应加强此法的研究与应用[13]。
隔苇管灸是用苇管作为灸器,插入耳内施灸的一种方法。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二十六·诸风第七》:“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纳大豆一颗,并艾烧之令燃,灸七壮,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12]”这既是较早使用施灸器具治疗疾病的记载,更是难得的温通腔窍法的示范性应用,具有诸窍宜通、宜温宜开宜宣等思想。孙思邈以苇管为代表物的灸法,不但可调治耳病[14],更一类温通腔窍法之代表,其立意深远。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头部经气,振奋阳气,疏通经脉,驱除外邪,活血化瘀,化痰息风,开窍醒脑,启开神智,清利咽喉,聪耳明目,畅达诸窍。因此,对改善诸腔窍之血液循环,消除炎症,调燮功能以及促进脑代谢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还可以治疗鼻病、眼病、咽喉病、脑病等腔窍诸疾,这种方法也是今之临床温筒灸的雏形。
孙思邈的隔物灸,其有关灸材与隔物灸立意充分显示其智慧,丰富发展了《黄帝内经》及唐代以前灸法的学术思想与具体用法。孙思邈十类隔物灸的临床应用,主要是以盐为代表物的温补肾阳,以泥为代表物的培土制水,以蒜为代表物的清热解毒,以发酵类豆豉为代表物的阴阳调和,以薤为代表物的理气宽胸,以麦面类植物面粉为代表的壮水消火,以附子为代表物的辛温大热类,以葶苈子为代表的破坚逐邪,以商陆为代表的峻猛逐水,以苇管为代表物的温通腔窍立意的诸类隔物灸。这些隔物灸的不同临床应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创立隔物灸的学术构思与方法技巧,为我国灸法的丰富与发展作出贡献,更为我们现今的应用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