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迅一
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工业企业之间,由于上下游产品关联关系而集聚在一起,形成持续合作关系和竞争优势的区域组织。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业集群的概念逐渐开始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一般情况下,农业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农户、农业流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和互补机构,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政府引导力度不足、品牌认知度较低等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农村开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述改革的红利释放殆尽。农业生产需要出现新的组织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农业产业集群就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组织创新,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不二之选。具体来说,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资源集聚,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可以吸引优质的人才、技术、资本、销售网络等资源向集群内集聚,从而有利于打造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2.加强企业间分工协作,形成良性竞争。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可以增强集群内相关企业的竞争压力,有利于集群内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各个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又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3.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行业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增强企业和个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农业产业集群内相关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域效应,可以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有利于带动域内各相关产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资源集聚、品牌打造等多方面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竞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还面临许多的困境亟待解决。
1.合作关系不稳定。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所有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农业产业集群也不例外。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大都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农业生产基地自身生产水平较高。但由于农业生产基地与农户间的合作关系较为松散,不利于农业产业基地的集中统一管理。在农业产业基地与农户的松散合作关系下,农户自身对农业生产的自主性较高,不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另外,企业与企业、产业基地与农户、企业与农户等的松散合作关系导致集群内难以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在农产品集中收获季节,当产品畅销,价格上升时,产业基地面临农户的违约风险,同时企业间相互哄抬物价,导致恶意竞争,容易打乱集群内相关企业的生产计划;当产品滞销,价格下降时,集群内相关企业也会打压农户。集群内各关联方的这种短期投机行为,使得农村产业集群难以发挥其该有的竞争优势。
2.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地方政府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别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为严重。产业集群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但是在扶持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最终难以落实。比如,有的地区擅自决定缩短对农业产业企业的税收政策优惠期限,甚至将上级拨付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专项资金挪作它用。此外,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涉农保险等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最为重要的土地要素缺失,农业企业抗击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都阻碍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3.科技支撑能力弱。科技支撑,说到底是人才的支撑。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及懂市场、懂销售的高级管理人才。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撑。受农业生产条件的限制,农业企业引进人才比较困难。农业产业集群多位于城郊或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本身对人才吸引能力较弱;同时由于我国城乡存在的户籍、社保等体制障碍,导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业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就业。此外,农业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晋升通道缺失,也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引进的难度。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不具备相应的科技研发能力,在面对市场竞争时,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发展。
4.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薄弱。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存在,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瓶颈,主要表现为:首先,农业产业集群相关企业中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主要仍以粗加工为主。以玉米加工为例,玉米成穗冷藏和玉米粉销售在玉米加工产业中仍然占据相当比重,但附加值较高的玉米肠、玉米饼干、玉米饮料等的产值在行业中占比仍然较低。其次,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市场营销手段单一,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受所处行业影响,传统营销理念对其影响较大,手机APP 或电商平台等营销手段在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5.品牌建设层次较低。品牌打造是某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方式。但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和管理层次不高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首先,农业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品牌建设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相关品牌认知度不高。由于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多以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物流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为主,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和科技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于打造自身产品品牌缺乏相应的意识和能力。即使个别企业尝试在市场竞争中努力打造自身品牌,大多也受自身市场份额、产品影响力限制,难以形成一定的品牌认知度。其次,地方政府对于品牌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农业产业集群内部相关企业品牌营销手段落后,同类产品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区域品牌,往往形成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局面,区域品牌建设难以形成合力。
6.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是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影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分散在一家一户手中,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大部分规模较小,交易量不大,农业产业集群内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物流往往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导致了产业集群自身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多以粮食等初级产品为主,冷链物流建设缓慢,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难以保证质量。因此,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以农业生产基地为中心,集群内相关企业、机构、农户等形成互补合作关系,以形成产业集群的巨大竞争优势,从而促进集群内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1.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区别与别的产业集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自然资源这一先天禀赋的依赖。不同的自然条件,对于农产品的种类、质量、产量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挥差异化优势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去。地方政府要在综合考虑整合本地区优势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做好统一科学的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带动各相关行业发展,引导资本、技术等向集群内聚集,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供可能。
2.完善合作机制。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不管是农业企业还是农户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压力都会不断增大,而集群内各方稳定的合作关系将有利于增加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因此,完善农户与企业间的合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提高集群内双方的合作意识,只有合作才能双赢,任何一方的投机行为都会给双方的合作带来损失;其次,合作双方都要提升自身的契约精神,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在合同中明确对于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降低彼此的风险,推动合作关系长期稳定的发展。最后,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立农民合作组织。使其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主体地位,维护农民的利益,更能有机的协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内各方的有效合作。
3.强化政府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产业集群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保障产业集群所处地区的用水、用电安全、稳定,保障企业生产所需基本条件;要加大对农业产业集群所处地区的道路基础设施投入,切实降低相关企业的物流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要加大对产业集群所处地区移动信号基站和高速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企业信息畅通。其次,要切实将支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一方面要落实相关农业产业发展的税收减免政策,切实减轻农业产业集群相关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强对财政专项用于支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最后,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切实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基本的用地条件。同时,地方政府要对发展农业产业保险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提高农业产业集群所属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4.提高产业集群科技水平。加大科技研发及管理人才的引进及培训力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努力引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亟需的科技研发人才。地方政府要努力破除农业产业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的户籍、社保等方面的体制障碍。同时,建议对引进的高端科技人才试行科技入股的办法,激发相关人员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群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聘请专家,对企业内部有志于从事科技研发、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青年职工进行培训,畅通青年职工职务晋升通道,激发企业内部人才活力。其次,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农业企业要面向市场需求提出研发方向,采取企业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模式,对农业育种、农产品精深加工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最后,借助农业产业集群所属企业的生产平台,将科研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努力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5.改革集群内生产管理体制。改革产业集群+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落实国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将合作模式变更为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员工分红模式。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将土地种植决策权集中到农业产业基地管理者手中,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切实做到农民增收。同时,通过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带领农民闯市场,变革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缺点。
6.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水平,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拓展产品类型,抢占市场份额。例如,对于玉米种植来讲,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往往采取的是在玉米收获季节直接卖粮的做法,农产品价格往往受市场影响较大。在普通的玉米深加工模式下,相关企业往往采取对玉米简单进行物理加工、冷藏的模式,通过超市进行常年销售。努力提升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对于农产品精深加工行业来说也不例外。尤其是身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精深加工不仅要注重产品质量提升,更要注重建立完善的互联网营销网络。通过电商平台、手机APP 等渠道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相关产品的推介,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7.重视发挥品牌优势。地方政府和农业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要对品牌建设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农业产业集群内相关企业要提高品牌意识,增强品牌创造能力。企业的品牌意识要从企业创建时开始培养,当企业处于规模小、实力弱的发展阶段,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也较弱,这一阶段企业品牌建设的重点在于集中突破市场需求的某一点,打造自身产品在客户心目中的专业形象。在形成一定的品牌认知度以后,逐渐向外围市场拓展。农业产业品牌的打造也不例外,也应该首先从集群所处地域附近打开市场、打造品牌,然后逐步向周边市场拓展。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品牌打造工作的引导,扶持区域内的龙头企业,形成区域性农业产业驰名品牌,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8.推动物流体系建设进程。商品物流网络的建设耗时长、投资大,难以一蹴而就。要努力扩大农业产业集群规模,通过采用智能手机APP、电商平台等互联网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交易量,与优质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努力降低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从农业产业集群所处地区开始,引导产业集群内相关企业建设自营物流网络,逐步降低对第三方物流平台的依赖。同时要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保证生鲜农产品物流质量,切实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重要基础,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创新。为发挥农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我们应从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方面着手,持续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物流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