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是目前一些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首先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决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乡村是亿万农民群众的故土家园,只有广泛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才能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性,让农民群众有充分话语权。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否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试金石”。乡村振兴的目标明确,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关键是地方政府如何将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农民将看得到的肉饼真正吃到嘴里。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绝不能让农民成为旁观者,而应让农民成为主力军,成为主要受益者。
解决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要落实好党的政策。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扶持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快梳理历史上相关的农村政策,凡是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大扶持力度,凡是不适合或者阻碍乡村振兴建设的政策要及时修改和调整;要建立激励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精神激励机制,放大有限资金的激励效应。激励机制应主要用于奖励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军产业和带头人而不是领导干部,这样才能发掘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发展空间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用资金效应引导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解决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制度,必须要保障农民对土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利。引导农民群众兴业创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民富业旺。深化农村改革,是唤醒农村土地活力、激发农民积极性主动性的根本所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要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方便抵押贷款。要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不能单靠发号施令解决,而是要把党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张变成全体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强化党的凝聚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乡村振兴之中,把党关于乡村振兴的正确主张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依靠农民群众创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