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2019-01-08 16:40李慕云张雪峰张瑞芬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2期
关键词:热毒灌肠脓毒症

李慕云 苏 和 张雪峰 张瑞芬△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2.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00)

脓毒症的治疗和防治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医疗问题,全球每年数百万人患病且病死人数超过患病人数的1/4,其死亡率相当于多发伤、急性心梗和中风[1]。脓毒症是多种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以西医常规治疗及中医治疗为主[2]。但因西医常规治疗中抗生素的运用易产生耐药菌,诱发不良反应,临床救治极为困难[3]。目前,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已进一步被证实,单用中医疗法或中西联合治疗均能增强疗效、缓解病情、提高生存质量。中医药治疗本病包括口服方剂、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保留灌肠、穴位贴敷、针灸治疗等方法,具有一定的特色并取得一些进展。以下综述近年来脓毒症的中医药诊治现况及展望。

1 脓毒症诊断标准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4]。2015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SCCM)、欧洲危重症医学会(ESICM)专家提出了Sepsis 3.0的诊断标准,即满足感染或可疑感染患者SOFA≥2分或qSOFA评分≥2分可诊断脓毒症,此诊断标准比全身炎症反应诊断脓毒症更能反映预后[5-7]。

2 脓毒症的中医认识

尽管中医典籍中尚未见脓毒症的概念,但因其具有发热、厥脱、腑气不通等症状,现代医家普遍将本病归入“伤寒”“外感热病”“温毒”“走黄”“内陷”等疾病之内[8-9]。

3 脓毒症的证机特点

脓毒症病位涉及诸多脏腑,病机复杂。《金匮要略心典》云“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10]。 刘清泉教授将诱发脓毒症的毒邪分为“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所谓外来之毒,即六淫之邪、疫疠之气等侵入机体;内生之毒即机体不能抗邪外出,内郁日久而酿生热、瘀、痰等病理产物,由于邪气亢盛,正气渐衰,无力抗衡而突然起病,故归纳其病机为“正虚毒损、络脉瘀滞”[11-13]。王今达认为,脓毒症是因外界邪毒入侵机体,激发体内正气抵抗,正邪交争于内,日久正气逐渐损耗,而邪毒仍阻滞不出,导致出现正气虚弱邪气亢盛[14]。张云松等认为脓毒症的发病是邪毒内蕴、正气亏虚、瘀血内结三者共同作用、相互为患的结果[15]。综上,现对于脓毒症的病机认识主要包括外邪入侵、邪蕴成毒、正虚邪亢、痰瘀热毒壅滞不出,交互为患等观点。

诸多医家提出,脓毒症可参照卫气营血辨证方法进行辨证,且其临床表现与卫气营血辨证各阶段具有相似性[16]。现代医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脓毒症的证候要素主要包括“热毒”“痰”“瘀”“虚”。脓毒症初起易虚易实,而后往往表现为正气耗伤而邪气未出,虚证与实证并见的虚实夹杂证,最终大多演化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内科脓毒症患者中,虚实夹杂证占比重最大[17-19]。

4 中医药诊治脓毒症现状

中医药治疗本着“祛邪扶正”的原则,辨证论治。对于实证,以祛邪解毒、通腑泻热、活血化瘀为法;对于虚证,则以回阳救急、大补元气、滋阴温阳为法;对于虚实夹杂者,祛邪与扶正兼顾。另外可以通过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减轻炎症反应和免疫损害,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和凝血功能紊乱,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4.1 辨证施治 对于热毒内盛,气分实热者,需外以宣肺透邪,内以泻阳明热结,方用麻杏石甘汤合大柴胡汤加减;对于瘀毒损络、气营两燔,营分证偏盛者,需清营解毒、透热转气,方选清营汤加减,而血分证偏盛者,则需凉血解毒,泄热存阴,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减;对于脓毒症高凝期气血功能失调者,需调理气血,予红参30 g,三七15 g,浓煎频服,每2小时1剂,每剂20 mL,同时予血必净注射液活血化瘀,扶正通络;对于脓毒症休克期正气欲脱,瘀毒未除者,应以益气扶正固脱为要,并兼用活血解毒之法,方用独参汤大补元气,或用参附汤合生脉散回阳救逆,配合使用参麦和参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18]。王林等收集脓毒症患者(热毒型)115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加用黄连解毒汤可使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情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器官功能障碍评分、生命体征指标和相关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 (WBC)、C反应蛋白 (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相比常规治疗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提高20%以上,说明黄连解毒汤对于脓毒症(热毒证)患者确有临床疗效[20]。任钰鑫等收集118例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清瘟败毒饮合凉膈散辨证施治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7.97%、42.37%,且观察组相关炎性和凝血指标及预后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了中药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静滴、清瘟败毒饮合凉膈散辨证治疗,对于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具体体现在对早期炎症反应的控制、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恢复、细菌和毒素移位的控制上[21]。此外,有研究表明单味中药或其提取物,如大黄、黄芪、连翘等,可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纠正免疫紊乱与凝血异常,解决多系统功能障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借鉴和应用[22-25]。

4.2 中药灌肠 药物可经结直肠直接被机体吸收,可避免口服汤剂的诸多限制。刘佳丽等收集60例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大承气汤保留灌肠与清洁灌肠有效率分别是86.82%和46.35%,证明此法可明显提高疗效[26]。徐震宇收集64例脓毒症初期(热毒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治疗组加用清热解毒灌肠方灌肠,观察干预后肛温恢复所用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相关生化指标(WBC、CRP、PCT、TNF-α 等)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更大,无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87.10%)较对照组(63.33%)显著提高,证明在西医常规治疗联用清热解毒灌肠方灌肠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有效[27]。

4.3 穴位贴敷 宋麦芬等将69例severe sepsi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加用消胀贴贴敷神阙穴,结果发现,此干预方法可使患者胃肠耐受性显著增强,同时使肠功能障碍评分减少[28]。王芳芳等也进行了类似研究,证明了中药(酒调吴茱萸粉和丁香粉)贴脐法可提高肠内营养耐受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从而起到改善预后的作用[29]。

4.4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治疗脓毒症的特色之一,基于人体经穴学理论,对腧穴施以一定刺激,疏通经络,调动全身气血运行,祛邪扶正,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炎症反应减轻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杨广等选取58例脓毒症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证明通过电针刺激足三里、关元穴的方法,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增强疗效[30]。卓剑丰通过对70例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试验观察发现,在常规疗法中加入针灸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31]。

5 讨 论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引起局部、全身性反应的病程迅速,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且因感染、细菌耐药等问题,使得临床的诊治难度大大增加。中药汤剂、中药注射液、中药灌肠、穴位贴敷、针灸治疗等有效避免了抗生素的使用中耐药菌的产生、不良反应的出现等问题,并且在整体治疗中起到一定效果,特别是针对胃肠功能障碍、凝血功能紊乱、炎症反应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已逐步得到证实。

然而,由于脓毒症证候多样,分型纷杂,各医家治法相殊,用药各异,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辨证治疗体系,且中医药治疗方案干预本病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晰,何种方法更为有效亦不明确,这将成为日后研究的重点。如何发挥中医学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独特优势,根据辨证分型和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精细化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目前,脓毒症治疗上仍存在诸多难点:如何有效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如何改变耐药菌的耐药性?如何防止出现多重感染?对于炎症反应、免疫损害及凝血功能紊乱等相关病理过程是否能形成针对性、特异性治疗方案?这些问题仍需要中、西医两方面共同解决。

此外,在临床研究方面,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且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做到患者随机分配,是否选用负性指标作为结局指标之一等仍存在许多问题。随着循证医学科研思路的普及以及科研方法的不断完善,希望能有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出现。同时,随着更深入的研究,针对性、特异性的治疗方案和策略有望被提出,中医药发挥疗效的机制将会更加明晰,中医药将会为脓毒症的治疗做出更多贡献。

猜你喜欢
热毒灌肠脓毒症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灌肠疗法在犬病诊疗中的应用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验案浅析
丁书文教授辨治老年高血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