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障碍

2019-01-08 15:54毛桂龙陈汶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哌啶受体障碍

毛桂龙 陈汶

(1.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北京 102218;2.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1 概述

儿童抽动障碍(T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运动性障碍,是一组主要发病于儿童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抽动或发声抽动。该病表现多样,可伴多种共患病,部分患儿表现为难治性。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年龄为2~21岁,以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3~5)∶1。临床常见的三种类型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TS)。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T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通常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相关。

2.1 遗传因素研究显示,本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已证实遗传因素与Tourette综合征病因有关,但遗传方式不清。研究还发现Tourette综合征患者亲属中慢性抽动障碍、强迫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病率显著提高。

2.2 神经生化因素研究显示,抽动障碍可能与DA、NE、5-HT等神经递质紊乱相关。如Tourette综合征与多巴胺过度释放或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的超敏、中枢去甲状腺激素能系统亢进、内源性阿片肽、5-HT等有关。

2.3 脑结构或功能异常研究表明,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CSTC)环路结构和功能异常与抽动障碍的发生有关。脑结构MRI研究发现,抽动障碍患者基底节部位尾状核体积明显减小,左侧海马局部性灰质体积增加。

2.4 社会心理因素儿童的各种心理因素或引起紧张、焦虑情绪的原因都可能诱发抽动症状,或者使症状加重。

2.5 其他围产期因素,如:产伤、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另如头外伤等神经系统损伤因素等。还有研究显示,患者的发病可能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有关。

3 临床表现

3.1 基本症状抽动主要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包括简单性抽动或复杂性抽动两种形式,可发生在单个部位或多个部位。

3.1.1 运动性抽动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其简单形式可表现为眨眼、耸肩、歪嘴、耸鼻、转肩、斜肩等;复杂形式如蹦跳、跑跳和拍打自己等。

3.1.2 发声性抽动指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其简单形式可表现为清理喉咙、吼叫声、嗤鼻子、犬叫声等;复杂形式如重复语言、模仿语言、秽语等。

3.2 特点抽动症状的特点是:不自主、无目的、快速、重复和非节律性、刻板的肌肉收缩。其可受意志控制短时间内不发生,但患者多不能较长时间控制自己的症状。在受到心理刺激、情绪紧张、躯体疾病或应激情况下可频繁发作,睡眠时往往症状减轻或消失。

3.3 感觉性抽动约近半数患儿发生抽动症状之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被认为是前驱症状,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等异样感觉。

4 分类

一般根据发病的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分为以下几种临床常见类型(各类型间可能有连续性)。

4.1 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或习惯性痉挛,是抽动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大多数为单纯性运动抽动,极少数表现为单纯发声抽动。运动抽动的部位多见于眼肌、面肌和颈部肌群,症状可从一种表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或者同时出现多个部位的运动抽动症状。这类抽动障碍多起病于学龄早期,4~7岁儿童最多见,男性常见,抽动症状可在1 d内多次发生,至少持续数周或数月,病程持续往往<1年。抽动频率和症状严重程度不一,通常对患儿日常学习和适应环境无明显影响,大多不伴有其他行为和情绪障碍,神经系统检查也通常无异常发现。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大多可自行好转。

4.2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多数患者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运动抽动、少数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发声抽动,一般不会同时存在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抽动多表现在面肌、颈肌和肩部肌群,少见上、下肢和躯干的抽动,且症状表现形式一般固定且持久。也有部分患者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交替出现。抽动发作可每天发生,也可断续出现,但间隙期一般<2个月,病程至少持续>1年,长者持续数年甚至终生。本类型多见于成年人,但也可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患病率约为1%~2%。

4.3 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T S)即Tourette综合征,或抽动-秽语综合征。主要特征是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一般首发症状为简单运动抽动,少数首发症状为简单发声抽动。随着病程进展,抽动的部位增多,表现形式也从简单型发展为复杂型,发生频率也会逐渐增加。其中约30%会出现秽语症或猥亵行为。多数患者抽动症状会每天发生,少数呈间断性,但间隙期<2个月。本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病程迁延,可不同程度地干扰和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一般患病率为0.1%~0.5%,男女发病之比(3~5)∶1,平均起病为7岁。

4.4 未分类的抽动障碍一些患儿不能归于以上任一类型诊断,属于尚未界定的其他类型TD,如成年期发病的TD(迟发性TD)。还有难治性TD,是近年小儿神经/精神科临床逐渐形成的新概念,是指经过抗TD药物足量规范治疗>1年无效,病程迁延不愈者。

4.5 其他表现形式有部分患者伴有重复语言和重复动作、模仿语言和模仿动作。还有一定比例患者合并强迫性格,也有部分患儿合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亦可合并情绪不稳或易激惹、破坏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睡眠障碍等症状。

5 诊断标准(参照DSM-5标准)

5.1 短暂性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①单组或多组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②病程持续<1年。③<18岁起病。④症状并非由于物质或躯体情况的直接生理效应所致。⑤不符合Tourette综合症和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

5.2 慢性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①一种或多种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运动或发声抽动不同时存在。②自首次抽动发作已持续>1年,抽动频率可增可减。③<18岁起病。④症状并非由于物质或躯体情况直接生理效应所致。⑤不符合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5.3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①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两者可不同时发生。②自首次抽动发作已持续>1年,抽动频率可增可减。③<18岁发病。④症状并非由于物质或躯体情况直接生理效应所致。

6 预后

6.1 短暂性抽动障碍预后良好,症状在短期内逐渐减轻或消失。

6.2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症状迁延,但对生活、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影响不大。

6.3 Tourette氏综合征预后较差,需要较长时间服药才能控制症状,且停药后易复发,如合并多动障碍、惊恐障碍、品行障碍、抑郁症等问题,对患者的生活、学业和社会适应能力影响较大。但多数在青少年后期逐渐好转,少数持续到成年,甚至终身。

7 鉴别诊断

7.1 神经系统疾病小舞蹈症、亨廷顿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癫痫性肌阵挛等有运动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

7.2 强迫症强迫症患者的一些强迫性动作与抽动障碍很相似。但强迫症状是有意识的动作,患者主观上知道自己的动作无意义,有克服的愿望,有自我难以克制的焦虑和痛苦,而抽动障碍缺乏这一特点。

7.3 分离(转换)性障碍可表现为抽动样或痉挛样的行为异常,本病受患者心理因素影响所致。去除心理因素,症状可完全缓解。抽动障碍则在没有心理因素的情况下同样会有症状。

7.4 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突然不自主运动、震颤、张力障碍、扭转痉挛或舞蹈样动作。一些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表现为突发的局部肌群的张力增高,持续一段时间后可暂时缓解,以颈面部多见。抽动障碍的表现形式则不同,抽动是快速、重复、刻板的,受意志控制可短暂停止发作。

7.5 癔症和儿童精神分裂症癔症痉挛发作、儿童精神分裂症“装相做鬼脸”症状可类似抽动症状,但具有精神病的特征,一般无发声抽动症状。

7.6 其他疾病神经棘后细胞病、迟发性运动障碍等。

8 治疗

对短暂性抽动障碍或症状较轻者仅采用心理治疗即可;对慢性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的,一般也无需特殊治疗,尤其对症状已持久固定不变、形成习惯,但对其日常生活、学习或者工作无影响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对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较,重影响学习、生活者和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TS)的患者,应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行为治疗,注重个体化治疗。若患者因心理因素起病,则应积极去除心理因素。

8.1 药物治疗

8.1.1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氟哌啶醇、硫必利、利培酮、匹莫齐特等。

8.1.1.1 氟哌啶醇 有效率约60%~90%,治疗通常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尽量达到维持有效控制症状的最小剂量,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常用剂量1~4 mg,分2~3次口服。常见不良反应有镇静、便秘、心动过速、排尿困难、椎体外系反应等。

8.1.1.2 硫必利 属于含甲枫基邻茴香酰衍生物,具有拮抗多巴胺的作用,主要作用于间脑和边缘系统,治疗疗效不如氟哌啶醇,但不良反应少,一般每天剂量150~500 mg,分2~3次口服。常见副作用为嗜睡、乏力、头晕、胃肠道不适、兴奋、失眠等。

8.1.1.3 利培酮 具有拮抗5-HTD2受体作用,同时又拮抗α受体和H1受体的作用。作用较氟哌啶醇及匹莫齐特弱,常用治疗剂量为1~3 mg/d,分2~3次服用,主要不良反应为失眠、焦虑、易激惹、头痛和体重增加等。

8.1.1.4 匹莫齐特 是一种选择性中枢多巴胺拮抗剂,阻滞突触后多巴胺受体的钙离子通道,其治疗作用与氟哌啶醇基本相同,有效率约60%~70%。1次/d,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开始剂量为0.5~1 mg,每天早晨口服1次,3~7 d后小剂量增加,儿童通常剂量范围为3~6 mg/d。其不良反应与氟哌啶醇类似,较氟哌啶醇轻,但对心脏可能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需进行心电图检测。

8.1.2 中枢性 受体激动剂

8.1.2.1 可乐定 是一种中枢活性异吡唑抗高血压药,具有α肾上腺能阻滞作用,尤其对中枢α受体有广泛的生理效应。可改善抽动症状,有效率约为22%~70%。可乐定疗效不及氟哌啶醇,但较安全,对于TS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者效果良好。常用治疗剂量为0.1~0.3 mg/d,分2~3次口服,对口服制剂耐受性差的,可使用贴片剂型治疗。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镇静作用,还可见口干、一过性低血压、头晕、失眠等,少数病例可出现心电图P-R间期延长。不可骤然停药。

8.1.2.2 胍法辛 为一种新型α2受体激动剂,也是抽动症合并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剂量范围1~3 mg/d,分2~3次服用。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疲劳和镇静作用,对心脏和血压无影响。

8.1.3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该类药物为新型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等,有抗抽动作用;与利培酮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还可用于抽动症合并强迫障碍的治疗。

8.1.4 其他药物氯硝西泮、丙戊酸钠、托吡酯等药物也具有抗抽动症的作用。

8.2 心理行为治疗通过对患儿和家长的心理咨询,调整患儿心理状态,消除病耻感,采用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长、老师正确认识本病,淡化患儿的抽动症状。同时给予行为治疗,包括习惯逆转训练、效应预防暴露、放松训练、阳性强化、自我检查、消退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等。其中习惯逆转训练和效应预防暴露是一线的行为治疗。

8.3 教育干预鼓励患儿多参加问题活动等放松性训练,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如看惊险恐怖片、吃辛辣刺激食物等。家长可以将患儿的发作表现录下来,就诊时给医师观看,以便于医师对患儿病情的判断。家长应与学校老师多沟通交流,并引导同学不要嘲笑或歧视患儿。鼓励患儿大胆与同学及周围人交往,增进社会适应能力。

8.4 难治性TD的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包括联合用药、尝试新药、非药物治疗、共患病治疗等。也有报道显示,可尝试经颅磁刺激、经颅微电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等神经调控疗法,少部分可考虑转诊至神经外科行深部脑刺激,但属于有创侵入性治疗,主要适用于年长儿(>12岁)或成人难治性TD。目前,应用多受体调节药物联合治疗或探索新药,已成为难治性TD治疗的趋势。

9 预后

预后评估:因TD症状可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儿减轻或缓解,故需在18岁后评估其预后,总体预后良好。TD患儿到成年期有3种结局:①近半数患者病情完全缓解;②30%~50%病情减轻;③5%~10%的患者一直迁延至成年或终生,病情不变或加重,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另外,TD患儿的预后与是否合并共患病、是否有精神或神经疾病家族史及抽动严重程度等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哌啶受体障碍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氟哌啶醇对血清剥夺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基于新型多孔二氧化铅电极处理哌啶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