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雅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心功能检查科,辽宁 抚顺 113008)
老年人是下肢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血管造影虽被认为是检查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属于侵入性操作,不能普及[1]。本研究旨在分析下肢血管彩超联合踝臂指数对老年下肢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355例老年下肢血管疾病患者,均经血管造影得到明确诊断,其中男242例,女113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2.18±5.38)岁。
1.2 仪器与方法:美国HP-Sonos5500型彩超仪,探头频率7.5~12 MHz;日本BP-203RPE全自动动脉硬化诊断仪。①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取平卧位,自然伸展双下肢,依次对股动脉、髂外动脉、胫前动脉等进行检查。病变分级标准[2]:内膜厚度超过1 mm为1级;有斑块形成为2级;管腔内径狭窄超过50%~94%为3级;管腔内径狭窄超过95%为4级。②踝臂指数测定:患者静息1刻钟后进行测定,分为4个等级,即1.3~1.09、1.08~0.90、0.89~0.50、<0.50,踝臂指数在0.9~1.3为正常,踝臂指数越小,表示下肢动脉狭窄情况越严重[3]。
2.1 踝臂指数检测结果:踝臂指数在1.30~1.09有39例(10.9%)、1.08~0.90有100例(28.2%)、0.89~0.50有152例(42.8%)、<0.50有64例(18.2%)。
2.2 下肢血管彩超结果:1级有128例(36.1%)、2级有175例(49.3%)、3级有47例(13.2%)、4级有5例(1.4%)。
2.3 踝臂指数与下肢血管彩超结果的关系:踝臂指数在1.30~1.09的患者下肢血管彩超有异常改变有8例(20.5%),踝臂指数在1.08~0.90的患者下肢血管彩超有异常改变有37例(37.0%),踝臂指数在0.89~0.50的患者下肢血管彩超有异常改变有113例(74.3%),踝臂指数<0.50的患者下肢血管彩超有异常改变有53例(82.8%)。
目前认为,动脉硬化、吸烟、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高危因素[4],老年人发生下肢血管动脉硬化十分常见。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全身性血管疾病,可导致颅脑、心脏等重要脏器系统缺血、缺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造成动脉管腔狭窄,引起低灌注,以及斑块脱落引起造成远端动脉栓塞是引发脑血管意外的常见原因[5]。血管造影虽被认为是检查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属于侵入性操作,不能普及。近些年,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超可早期敏感地显示血管腔内部结构的病变,研究表明,彩超对下肢动脉疾病敏感性可达到89%,特异性可达到96%[6-9]。研究表明,踝臂指数对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踝臂指数对外周动脉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可达到85%、90%。检测踝臂指数操作简单,且经济实惠。本研究结果显示,踝臂指数在1.30~1.09、1.08~0.90、0.89~0.50、<0.50的患者下肢血管彩超有异常改变分别有8例(20.5%)、37例(37.0%)、113例(74.3%)、53例(82.8%)。可见,踝臂指数越低,下肢血管彩超检测结果发生异常的比例越高。当踝臂指数<0.9时表示有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可用于外周动脉疾病的筛查,而后再做进一步的下肢血管彩超检测。
综上所述,踝臂指数与下肢血管彩超结果有一定的正相关,二者联合检查对老年下肢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