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康复片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分析

2019-01-07 09:53刘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

刘佳

【摘 要】目的 探究肾炎康复片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小球肾炎患者84例,经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肾炎康复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治疗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肾炎康复片;肾小球肾炎;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因不同原因导致双侧肾脏肾小球出现一组症候群的疾病称为肾小球肾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代谢、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出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下降等,急性状态下可能发生肾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黄胜华等[1]提出临床治疗以缓解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为主。常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临床常用药物,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复发率较高。基于此,本次研究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出发,采用肾炎康复片治疗肾小球肾炎,探究治疗效果并观察药物安全性,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计84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均选自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所有患者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患者24h尿蛋白>150mg,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文件。排除造血系统、肝脏、心血管等器官异常、药物过敏患者。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43~70岁,平均(56.34±12.12)岁;病程1~3年,平均(2.21±0.05)年。对照组42例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44~70岁,平均(56.12±12.52)岁;病程1~4年,平均(2.03±1.14)年。两组临床资料均衡性较好(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降低尿蛋白、控制血压和饮食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后使用缬沙坦(沙坦分散片,山东益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19,80mg)治疗,口服80mg/次,1次/d。观察组经常规治疗后采用肾炎康复片(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准字Z10940034,每片重0.48g)治疗,口服5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用药期间忌辛、辣、甘等刺激性食物,禁房事。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判定标准 治疗有效率:显效:24h尿蛋白量<200mg,红细胞消失,监测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24h尿蛋白量减少≥50%,红细胞<3个,肾功能接近正常指标。缓解:24h尿蛋白量减少≥35%,红细胞<5个,肾功能部分恢复。无效:以上指标均为任何变化。治疗有效率=1-(无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據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X?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2.86%(39/42)。对照组治疗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6.19%(32/42)。组间对比治疗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X2=4.459,P=0.035<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见表1,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肾小球肾炎属于临床常见肾病之一,发病因素较多,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以蛋白尿、高血压、血尿、水肿为主要代表症状。陈伟鹏[3]等提出肾小球肾炎病程时间较长,需要疾病发生后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控制病情,若任由疾病发展,可能因病情顺延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类药物,对肾脏损害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使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封闭,导致血管紧张素Ⅱ血浆水平升高,刺激未封闭的AT2受体,抗衡AT1租用,实现降压效果。但该药物虽然可降压、改善蛋白尿症状,不能提升肾功能,治愈效果较差。同时缬沙坦不良反应较多,临床用药需要医师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剂量。

中医认为肾小球肾炎发病的原因是正虚邪实失衡,表现为肝脏肾损伤、湿邪入侵致病,

因此治疗应该以驱邪、正气为主。肾炎康复片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配方中人参、丹参补阳气;西洋参补阴气;山药、杜仲补肾;白花蛇舌草祛湿。以上诸药合用,共奏强肾补血、化瘀驱邪、健脾补肾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4],肾炎康复片在改善肾血管微循环、抗药、消肿、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效果较好,显著提升肾小球自我修复功能,继而提升肾功能,实现治疗目的。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6.1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19.05%,与刘春姬[5]研究结果一致。

综合上述,肾炎康复片治疗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黄胜华, 连希艳, 赵劲涛,等. 149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 18(5):438-440.

中华中医药学会. 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09(9):128-129.

陈伟鹏, 陈高科, 袁炳斌,等. 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体会[J]. 当代医学, 2013,19(7):86-87.

刘奇, 许焱, 王兆星,等. 肾炎康复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FN、IL-2及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10):1915-1918.

刘春姬. 肾炎康复片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16,7(3):20-21.

猜你喜欢
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丹红注射液治疗中风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合理应用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治疗临床分析
益气固表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