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雯
似乎已无须多言,AI的发展将在未来革命性地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但不可忽略的事实是,这种从量到质的变化,需要经历几代人甚至更漫长的时间。所以只要积极应对,我们最终都能适应这种改变。而从各类研究报告所释放出的好消息来看,在逐步地代劳人类部分工作的同时,AI技术浪潮还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助力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没错,这一天将更快地来到我们每个人的面前:AI会是许多人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同事、伙伴与战友。
声名远扬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正在做一项有关人和机器人关系的研究。不是说机器人是人造物,听从人的安排么?怎么也要像对待人一样对待他们?从事这项研究的拉万教授讲还真是如此。假设未来马路上10%的汽车是无人驾驶汽车,那么人应该如何适应它们的开车习惯,而无人驾驶汽车本身又该如何从人的开车习惯中学习,所以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智能时代》的作者吴军曾在山景城遇到过几次Google出品的无人驾驶汽车。有一次它在只有一条车道的地方严格按照限速缓慢行驶,后面压了一长串的汽车。虽然它很守规矩,但估计所有的驾驶员都在骂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人会怎么做呢?一般他会把车开到路旁停下,让后面的车通过。这其实就是人在处理和他人关系时的一种善意的表现,而这些至少是现在的机器人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
是否可以设计一条规则让无人驾驶汽车在不超速就会堵塞交通时停下来让路?当然可以,但是无人驾驶汽车还会遇到其他和人的习惯相矛盾的情况,所以它们需要学习怎样和人相处。类似的,人在未来也需要学习怎样和机器人相处。吴军说,每次遇到无人驾驶汽车时,他都会躲着一点,就怕它和人不同的行车方式冷不丁的出点什么事情。
MIT媒体实验室的研究令我们可以期待一种非常美好的人机共处的远景。的确,AI和人从来不是两个对立的个体,而应是一个界面,相互学习、互补协作,各自发挥特长,实现共存双赢。
英伟达集团首席科学家、高级副总裁BillDally在日前召开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也谈及,比起恐慌AI可能导致的负面问题,应正视AI是一种中性的技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新手段。未来,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突破,都需要思考如何利用AI为自己赋能?比如医生在诊断病症时,除了依靠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基于系统大数据的帮助让诊断更加精准;再比如律师通过智能案例分析的辅助,找到更强的论据。
《埃森哲2017年未来员工人类学调研》描述了更多在各行各业中,数字化增强为劳动者赋能的可期待案例:
过去,钻井技术员要想钻多个试验探孔,需要手动准备钻头,计算并输入钻机的正确压力和速度。未来,AI技术能够帮助钻井技术员锁定油矿,智能钻机可以计算相应的速度、压力和深度。
过去,药物警戒科学家需要梳理大量资料以评估与药物有关的安全问题。未来,AI凭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帮助科学家完成文件梳理工作,让他们能够专注研究高风险病例以及不良反应病例的增长。
过去,航空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新的飞机部件,但需要通过多次手动计算以确定合理的强度和质量。未来,衍生式设计能够模仿自然界的演进方法,在充分考虑数百万种可能的设计方案的基础之上确定最合理的强度和质量参数。
回归现实,众多企业已在“磨刀霍霍”,谋划通过整合智能技术与人类智慧,打造面向未来的员工团队,实现前所未有的收入增长和创新成果。在埃森哲公司的一项调研中,74%的受访高管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3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或极大幅提升工作的自动化水平;9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员工能力,希望通过员工与智能机器密切协作以创造新的价值来源。
例如,日本零售控股公司迅销集团为其店员部署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设备。该技术能够提供有关库存、订单和退货的实时数据,让客服人员能够在掌握更多信息的情况下与客户展开对话,该公司还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产品上市。
而对于每一位职场人,如何更好地在数字化劳动力关键转型期中把握机会?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突破知识边界,建立计算机思维。未来,文理科的学科边界会愈发模糊。特别对于文科生而言,培养自己理科思维,了解计算机思维尤为重要,否则你将无法了解机器世界的处理问题方式。
其次,成长为复合型人才。AI的崛起,将为人类分担许多单一、重复的操作性工作。彼时,企业对于员工的岗位要求也将更高,要“能文能武”,强调人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你的专业能力较单一,以致只能从事一项职业,或者只胜任于分工非常精细的某个岗位,那将直接受到挑战。所以,我们需要在精进技术的同时,培养自己“多栖发展”的能力。
最后,选择加入那些愿意在数字生态系统里成长的企业。面向未来,在同行业里,企业与企业的差别,已可能是两个层级的差别,而不同企业培养出的劳动者综合能力,势必也会是两个层级的差距。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最好的成长方式,就是直接加入那些愿意以科技驱动,走在行业内前沿的企业。在那里“摸爬滚打”,其见识、工作能力一定强于业内同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