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宇
《创业时代》是一部很有话题性的电视剧:一方面,此剧的演员阵容颇为强大,既有当红的流量明星,也不乏老戏骨们的压阵;另一方面,此剧播出之后的口碑却不甚理想,尤其是其中的感情线被不断吐槽。但最有趣的一点在于,哪怕在最激烈批评《创业时代》的声音里,基本上也对此剧选取的题材持肯定态度。毕竟,这可能是第一部以展现“互联网创业”为主题的国产电视剧。
宁可在台风里放猪,我也不在盐碱地里种庄稼。为什么?因为在台风里猪都能飞上天。我始终相信,科技的复杂性是为了反衬人类情感的丰富,脱离人类情感的科技是一种犯罪。我花了很久的时间才想明白,我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狠狠地拍这个世界的肩膀。它要是一栋大楼的话,我就贡献一颗钉子,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创业,尤其是互联网创业,也许是当今职场最能点燃激情的一组概念。毕竟,马云、马化腾等诸多大佬已经验证了互联网创业有可能达到的高度。而对年轻人来说,互联网创业或许是最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阶层的快速通道。正如《创业时代》中所展现的那样,只要在互联网领域内拥有一个不错的创意,吸引投资并非难事,甚至有可能出现外部资金排着队要求加入的盛况。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他们的梦想就是“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直至公司正式IPO乃至上市交易的那一天,创业者及其核心员工可能瞬间变身亿万富翁,直接抵达财务自由的彼岸。
但是,梦想真的那么容易实现吗?《创业时代》中,主角郭鑫年的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当他的创意刚刚浮出水面时,已经遭遇可能被竞争对手剽窃的威胁;在业务不断扩张的同时,公司也面临着资金链或随时断裂的风险;而在获得来自外部的大量投资后,创业者又遇到与重要股东意见不合的麻烦,稍有不慎就将从自己创办的公司被扫地出门。
或许有观众觉得,上述困难只是编剧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故意添加的内容。然而,现实世界中的创业困难要远比电视剧里大得多。人们如今津津乐道的,往往只是那些最终功成名就的公司和企业家,但是在这些成功创业的背后,还有无数根本来不及引起外界关注就已经宣告失败的案例。打个比方,在腾讯如今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股票市值里面,人人都知道QQ软件堪称最重要的奠基者。然而将时间倒拨回十几年前,在那个“QQ”还被称为“OICQ”的年代,国内互联网领域有无数款名称中包含“ICQ”的同类软件。或许,其中有些即时通信软件相比“OICQ”只是在局部稍有逊色,然而就是这些细小的差别,导致了各款软件在市场上的成败,最终也造就了各家公司和创业者的不同命运。
当然,这也正是互联网创业的魅力所在,看似相比传统行业明显放低的创业门槛,带来了激烈到近乎残酷的竞争氛围。创业者不仅要拿出比对手更好的产品,同时还必须实现比对手更快的速度。有时,哪怕只是比对手暂时慢上一拍,都可能再也无法赶上时代的脚步,最终必须吞下失败的苦果。
有趣的是,《创业时代》也在某种意义上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在剧中成为创业主线的,是一款名为“魔晶”的通信软件。该款软件的原型,则是问世于2011年的TalkBox,当年最大的卖点就是可以实现“按住说话”。应该说,在七八年前的背景下,该创意可能的确很了不起。然而时至今日,大多数观众都已经在微信中熟练使用上述功能。面对剧情与现实的科技反差,观众还要为“魔晶”的未来牵肠挂肚,难免会让人有出戏的感觉。说白了,在为剧情选定创业目标的问题上,《创业时代》其实比时代慢了好几拍。
当然,尽管存在着部分瑕疵,但《创业时代》能够将触角伸向互联网创业这个全新的题材,终究还是代表国产影视剧取得了突破。至于观众能够从电视剧中获得的感受,并非只有男女主人公们的个人成败,还包括对整个创业环境的全新思考。哪怕我们自己成不了“郭鑫年”或者“罗维”,但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也完全可能投身于某家创业公司,需要与那些创业者共同奋斗。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行业更有发展前景?什么类型的创业者更值得托付?这些问题的答案,显然不是一部电视剧就能完美解答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探索。至于《创业时代》,或许只是为我们打开了这扇探索的大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