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从飞船生命线开始
——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副总工程师樊蓉

2019-01-05 07:16立夏
上海工运 2018年12期
关键词:神舟载人空间站

◎立夏

年轻女将崭露头角

载人航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电源分系统是核心之一,保障飞船正常运行,直接关系飞行试验成败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是飞船的生命线。

1995年,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樊蓉,雄心勃勃地进入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工作,开始战斗在我国首个载人航天器电源分系统第一线。从单机设计、电路仿真、产品调试开始,到开展分系统方案设计与试验、制定分系统飞行程序、确定飞行故障模式,樊蓉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在神舟一号试验飞船任务期间,为保证飞船安全可靠工作,要求在轨、留轨和应急电源并网工作——这些都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难题,也是限期突破的重大任务。她迎难而上,带领团队起早贪黑,一次次制定方案、开展试验,经常通宵达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最终攻克多类型机组并网、高可靠性安全性、高效能源转换等多项关键技术,从而确保了神舟一号试验飞船任务顺利完成,并因此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电源系统的这位年轻女将逐渐崭露头角,被大家所熟悉,虽然体格文弱,却韧劲十足。

神舟二号飞船任务时,在专家云集的北京指控中心飞行控制现场,樊蓉成为了最年轻的飞控分系统技术负责人。飞控准备期间,她提出的故障预想最为完备和充分,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在发射前一夜,她很肯定地说,整个飞行程序都已经牢记在脑子里了,每个环节的故障对策也都准备就绪了。

2000年12月30日,神舟二号飞船准时发射,入轨正常、在轨飞行正常、飞船顺利进入了返回程序,轨道舱分离,返回舱返回。樊蓉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计算机监控数据。突然,樊蓉发现一个异常数据!经过缜密思考,她马上判定是太阳帆板驱动设备故障,而这一故障必须在60分钟内排除,否则将无法完成轨道舱留轨半年的飞行任务!面对这一突发紧急情况,她沉着冷静,一边按程序上报故障,一边依故障预案与各级确定处理程序,及时召回远望2号测量船进行紧急处理,最终在40分钟内解除了故障。安静的测控大厅中,指令员传出“跟踪正常”,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樊蓉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大家又听到了她爽朗的笑声。

星辰大海中乘风破浪

长期以来,航天器在轨故障模式确定以及故障对策有效性验证一直是国际难题,国外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都进行技术封锁。

面对技术空白,樊蓉没有畏惧,在多位专家指导下,策划并创建了国内首个航天器电源系统故障模拟与对策验证试验室,解决了在轨故障的同步模拟及验证难题。

就在试验室准备第一次试验之时,恰逢“非典”在全国蔓延,不少团队成员及专家被要求隔离而无法参加试验。为此,她统筹安排资源,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上岗,亲自指挥每一项试验。经过20天试验,终于掌握了每一种飞行故障的模拟方法,并对故障对策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建设目标。国内首个航天器电源系统故障模拟与对策验证试验室正式投入运行,这一创新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从2005年开始,樊蓉担任了载人航天技术综合室副主任,是首个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的上海地区技术负责人。上海地区的技术工作涉及专业面很广,涵盖总体性能、总体控制与测试、电源、推进、测控与通信、舱体结构及总装等,需要有总设计师的智慧与担当。十年航天老同志,再次面临技术管理上的新挑战。

于是,她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消化,逐渐强化专业和总体能力,很快就挑起了技术负责人的重担,带领团队在北京进行了近10个月的神舟七号整船测试工作。作为上海试验队技术组组长,她牵头制定了各阶段规范,编制通用及专业培训教材,亲自精心讲解和培训,做到准备充分。“不错判、不误判、不漏判,不发生误操作”,这是樊蓉对队员们的严格要求和铁的纪律。到了发射场以后,她每天第一个到测试现场,淡定自若地指挥着每一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队员们说,只要有樊总在,大家的心都是定的。当航天员出现在画面中时,人群中的她再一次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筑梦“空中家园”

2010年9月,中央审议批准了空间站工程任务,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积极响应中央指示,立即着手组建空间站工程研制队伍。这回,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樊蓉又一次被委以重任,挑起了开展空间站立项综合论证的重担。

放眼世界,美国和俄罗斯已经领先掌握了此项技术,那我国的空间站将是什么样子?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可能都是不同的。一年时间里,樊蓉带领着年轻团队,从调研国内外资料开始,思考空间站构型,研究技术指标体系。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一个个的奇思妙想,一轮轮的反复论证迭代。经过努力,最终提出了我国空间站的“T字”构型方案,实践了“技术先进性、具备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设计”理念,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并被采纳。

我国建设空间站的目标是在轨运行15到20年。梦天飞行器是空间站的重要组成舱段之一,承载着大量的空间科学试验任务,是一个将近18米长,重达20多吨的庞然大物,其体量等同4艘飞船,不逊于10颗普通卫星,飞行器的复杂程度创历史新高。这样巨大量级飞行器的研制任务,又落在了樊蓉肩上。樊蓉欣然领命,带领着研制团队一起勇往直前,默默耕耘,她带领队伍攻坚克难,打破地域壁垒、专业壁垒,尝试智能总体设计,最终解决了多个研制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有力推动了空间站梦天舱的总体研制工作,向着2022年的飞行任务奋力拼搏。

投身载人航天领域23年,上海、北京、酒泉、天津、海南都是她的阵地,坚韧谦和的女性光芒也无时无刻不在她身上散发。樊蓉曾先后获得“中国航天基金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标兵”等多项荣誉和称号。2016年,樊蓉团队又获得了上海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为上海航天领域的杰出女性占得一席之地。

作为一位为人母、为人妻的女性,对年幼的孩子照顾时间更少了,她有愧疚,但她从不后悔。航天事业选择了她,她也选择了航天事业,看着自己亲身参与设计的一艘艘飞船划破苍穹,看着航天员安全返回,她发自内心地自豪,而这又鼓舞她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更艰巨的工作中去。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用自己研制的航天器,把中国的航天员送入更远的太空中去开展更多的太空探索!

猜你喜欢
神舟载人空间站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到中国空间站里上课!
自制空间站模型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空间站日记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神舟十一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