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庄
(大连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辽宁 大连 116033)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临床治疗中,维持性血透是较为常规的方式,能够较好地治疗患者的相关疾病,但是由于治疗过程中的多方面原因,患者常常会在内瘘之后产生出血,感染,血液肿胀等诸多问题,有时甚至引发血栓、感染、机体肿胀等疾病,当前,研究中明确指出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计100名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内瘘并发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计100名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共计50例。女性共计50例,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在观察组患者中,高中以上学历共计35例,高中以下学历共计15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造瘘部位来说低位造瘘患者共计37例,高位造瘘患者共计13例,患者年龄为42~77岁,平均年龄(58.9±5.6)岁,对照组患者中,高中以上学历共计36例,高中以下学历共计14例,男性24例,女性26例,造瘘部位来说低位造瘘患者共计38例,高位造瘘患者共计12例,患者年龄为42~76岁,平均年龄(59.1±5.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研究经过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全部知情同意。
1.2 方法:对于对照组,使用维持性血透的常规护理方式:首先对患者建立全面高效的血管通路,并合理选择适当的抗凝血剂,一些患者并未出现出血的相关倾向[1],需要使用肝素进行透析管理,对于有着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需要使用无肝素透析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具体包括电解质检查,胸部X线片检查,血常规检查和肝肾功能检查等,并确保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2]。
对于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入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首先在手术之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向患者详细介绍动脉和静脉造瘘的具体治疗过程,加强患者手术中的配合,较好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以告知患者近年以来的成功案例,真正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对于动静脉造瘘手术之前,必须选择患者的非习惯用手,并有效减少因为手术对患者本身造成的诸多不便,指导患者进行动脉和静脉手部的锻炼,确保患者的手臂头静脉变粗,对患者告知手术过程中侧方位的手臂应该尽可能的杜绝测量血压和输液治疗等,对于术后的患者,必须告知其功能锻炼的具体作用和最终目的,并较好的关注患者的伤口变化情况[3],确保伤口位置的清洁,如果患者的伤口位置常出现渗血等症状,需要积极位患者更换敷料,并维持患者的患肢位置高过患者的心脏部位,对病患的肢体进行保暖处理,确保其高于心脏的位置,并嘱咐患者加强握拳训练,同时可以根据具体的锻炼情况有效的加大其力量[4]。
1.3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调查表》等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评价,其中,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为并发症的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对有关统计学数据进行处理,其中的比较使用t进行检验,P<0.05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0-9]+.[0-9]+)([^.])患者的出血、感染、血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人数及其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对照组病例数50例,满意35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70%;对照组病例数50例,满意47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94%。t值3.556,P值0.000。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维持性血透的永久性通路,但是相对来说,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患者经过造瘘术后常会发生出血,血管瘤,血栓和肿胀等相关并发症,最终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造瘘术的效果相应降低[5]。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本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早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经过临床干预研究,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较高,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能够确保患者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患者的手术依从性良好,另外,实行健康教育的放肆能够较好地提高患者手臂血管壁的完整度,造瘘手术的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的肢体肿胀等症状充分缓解。
综上所述,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较好地降低血透患者的内瘘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