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溶解性阴道病的诊疗

2019-01-07 21:41张羽兰翀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阴道内乳酸杆菌鳞状

张羽 兰翀

作者单位:110011 沈阳,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

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ytolyticVaginosis,CV),又称乳酸过度生长综合征、Doderlein’s细胞溶解病,是指因阴道内乳酸杆菌过度增殖导致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溶解破裂,进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阴道乳白色干酪状样分泌物增多)的一种阴道疾病。本病湿片法检查缺乏典型的病原体,革兰染色见大量乳酸杆菌、溶解的鳞状上皮细胞、破碎的细胞质碎片、完整的上皮细胞裸核,缺少念珠菌、线索细胞或白细胞。CV的临床症状与念珠菌阴道炎相似,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经常被忽略或误诊,治疗效果较差。为此,笔者对细胞溶解性阴道病的诊治进行介绍。

1 流行病学

关于CV的发病率报道不一,目前认为非妊娠期女性CV的发病率一般<10%,而妊娠期女性则>20%。目前,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研究发现,由多种微生物构成的阴道微生态平衡系统遭到破坏时,如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酸性溶液阴道冲洗、频繁性交等使乳酸杆菌过度生长繁殖,分解阴道上皮细胞,造成细胞溶解,都可导致CV;另外,阴道菌群的构成在青春期前、生育期、妊娠期、绝经后都会发生变化,不同月经周期也影响阴道微生态环境;本病易于在排卵期、黄体期前后、妊娠期发病,提示CV的发病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2 临床表现

CV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外阴阴道假丝念珠菌病(VVC)类似,常见症状有外阴烧灼样不适、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排尿困难和性交困难、性交痛,白带性质为黏稠或稀薄的白色干酪样,甚至有酸性侵蚀白膜。妇科检查可见外阴大量酸性分泌物刺激后形成的渍痕,外阴正常或有弥漫性红斑和水肿,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并可见白色干酪状分泌物,阴道及外阴有大量酸性气味的分泌物,多数情况下子宫及宫颈查体无异常。本病发作有明显的周期性,于排卵期及黄体前期症状尤为明显,这是因为高雌激素影响阴道上皮细胞,即在月经前黄体期加重,月经期症状消失。女性的雌孕激素水平变化表现在排卵前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在排卵期角化细胞和杆菌数量增多,雌激素水平继续升高,此时阴道上皮角化细胞数量增多,有大量杆菌;排卵后期,孕激素水平增高,雌激素水平开始降低,阴道上皮角化细胞和杆菌数量减少,至行经前期,雌孕激素水平均降低。

3 CV的诊断

患者除具有上述症状和体征外,白带常规检查缺乏典型的病原体,pH值3.5~4.5。①悬滴湿片法镜下:清洁度大多数为Ⅰ度;上皮细胞(++~+++);白细胞少许(±~+);杆菌(+++~++++);菌丝和孢子(-);线索细胞(-)。②油镜下:可见少量白细胞;大量杆菌、溶解的鳞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碎片、完整的上皮细胞裸核;未见滴虫、菌丝和孢子;乳酸杆菌覆盖上皮细胞出现“假线索细胞”。③阴道分泌物培养结果:阴道菌群正常或大量乳酸杆菌生长,无假丝酵母菌生长,即可明确诊断为CV。

4 CV的鉴别诊断

4.1 霉菌性阴道炎 患者有外阴红肿瘙痒、烧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特点为排尿时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及前庭导致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特征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在分泌物中找到白假丝酵母菌的芽孢及假菌丝即可确诊。pH值测定具有重要鉴别意义,pH值<4.5可能为单纯假丝酵母菌感染。

4.2 细菌性阴道炎 出现下列4项临床特征中至少3项可诊断,即线索细胞阳性、氨试验阳性、阴道pH值>4.5、阴道分泌物均质稀薄。

4.3 滴虫性阴道炎 患者有外阴瘙痒、灼热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阴道黏膜有散在出血点,宫颈“草莓状”,悬滴法镜检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阴道毛滴虫即可确诊。

5 CV的治疗

CV的治疗原则为,减少阴道乳酸杆菌的过度生长,提高阴道pH值(如碳酸氢钠坐浴),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碳酸氢钠阴道冲洗或坐浴,2次/周,连续2周。冲洗液配制:将1~2汤勺(30~60 g)碳酸氢钠溶解在1 000 mL温水中。为防止引起阴道内的酸碱度失去平衡,第1周冲洗2~3次,然后每周冲洗1~2次,缓解由于酸性环境引起的外阴瘙痒等局部症状,以防止复发。但乳酸杆菌同时又是阴道的健康卫士,反复阴道冲洗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又会成为导致CV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国外学者认为,阴道冲洗可以引入病原体和增加患盆腔炎的危险性,故坐浴应推荐作为一线治疗,坐浴15 min/次,2次/d;β-内酰胺酶抗生素治疗CV有效,建议系统长期用药,同时在健康宣教方面建议患者在发病期不要进食酸奶,避免用肥皂清洗生殖器区域,停止使用卫生棉条,直到症状消失至少6个月。对于反复复发的阴道炎患者,在预期出现症状前24~48 h即开始碳酸氢钠冲洗或坐浴。月经可能充分提高阴道pH值,本病通常于月经期症状消失。在诊疗过程中可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采取简单低成本用药即可有效治疗本病。

6 CV与妊娠

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使糖原在阴道内沉积,乳酸的产量亦随之增高。乳酸杆菌是阴道微生态系统的优势菌,可产生有机酸及过氧化氢,从而抑制致病菌大量集中繁殖。妊娠女性阴道pH值明显低于非妊娠女性。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可以加速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促进糖原释放及妊娠期阴道上皮黏膜细胞内糖原增加,糖原分解后乳酸含量增多,阴道内可利用的糖原增加,破坏了阴道内正常的生态环境,造成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溶解甚至破裂,同时由于妊娠期免疫抑制的影响,阴道微生态环境和阴道微生物的构成均发生改变,因此妊娠期女性易发生各种阴道感染。

综上所述,CV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阴道疾病,发病率低于VVC等,临床中极易被忽略,导致误诊、误治,对于长期阴道分泌物异常、实验室真菌检查反复阴性、经验性治疗VVC无效的患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猜你喜欢
阴道内乳酸杆菌鳞状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分析
酸奶中的“长寿菌团”
联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和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探析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老年阴道炎莫要滥用抗生素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分析
乳酸杆菌及其体外表达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口腔乳酸杆菌抑制艾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