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静
(丹东市中心医院神经四科,辽宁 丹东 118002)
延续性护理是指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笔者旨在探讨多维度功能维护法在脑梗死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脑梗死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提供实践指导依据。
1.1 一般资料: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0~75岁,平均(66.49±5.5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60~75岁,平均(66.55±5.62)岁。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构成、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出院后施以常规延续护理,主要包括电话随访,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康复锻炼等。观察组研究对象出院后施以多维度功能维护延续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躯体功能维护:出院后第1周,进行家庭访视,主要评估患者的躯体康复锻炼技能水平,并未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解答患者关于康复锻炼的疑问,并现场示范步态、坐立平衡、肌肉功能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吞咽训练等。同时每个月以微信视频通话的形式,在线观察患者的躯体功能维护进展,以及时发现患者训练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并及时予以纠正。②角色功能维护:出院后第1周家访时,详细了解发病前患者的社会角色类型,并根据患者的职业、年龄以及社会关系等实施个性化的角色功能维护。每个月的微信视频随访中,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正向的认知,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成绩予以鼓励、表扬,以激发患者对重获社会角色的信心和渴望。此外,出院后,由于缺少住院环境的刺激,部分患者出现了患者角色缺失,从而导致康复锻炼中断、擅自停药等行为,因此在角色功能维护护理中,应有意识的告知患者其仍然处在疾病康复的角色,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③社会功能维护:出院后第1周家访时,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并对积极因素进行引导,引导患者回忆其朋友、同事、家属等对其提供的正面社会支持事件,引导患者充分感知其社会支持体系的积极因素,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社会关系。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周期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对出院时及出院干预后3个月两组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进行评价。Barthel指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出院时,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Barthel指数分别为(50.15±5.24)分、(50.18±5.29)分,两组比较,P>0.05。出院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Barthel指数分别为(79.98±8.48)分、(61.88±6.93)分,两组比较,P<0.05。
脑梗死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老年人群为其高发人群。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关键,但由于出院后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部分患者自律性也较差,因此出院后患者的康复锻炼效果并不是很不理想[1]。脑梗死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不但取决于其吞咽、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还与患者的情绪控制、角色适应度、社会回归等密切相关[2]。以往的延续护理仅仅停留在躯体功能康复锻炼中,忽略了患者的角色适应、适应回归等角度,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恢复效果并不是很理想[3]。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施以多维度功能维护延续护理,全面关注患者的躯体康复需求、社会需求等,涉及到患者的躯体、角色、社会3个维度,且各个维度之间相互促进,通过指导患者正确的躯体康复锻炼,引导其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同时帮助患者充分利用其社会支持系统,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多维度功能维护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研究对象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出院后脑梗死患者中施以多维度功能维护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