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27例体会

2019-01-07 18:36曹金宝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3期
关键词:保护伞成形术球囊

曹金宝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鞍山 11410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有研究显示[1],大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都伴有颈内动脉狭窄的症状。当颈内动脉狭窄≥75%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此时患者面临随时出现颈内动脉堵塞,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此需要手术干预来达到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仅接受药物治疗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患者[2]。我科通过颈动脉支架成形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7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7.2±5.7)岁;临床表现为陈旧脑梗死17例,反复脑缺血发作8例,无症状2例;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高血脂16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冠心病9例。所有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显示颈内动脉狭窄≥75%,无明确介入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所有患者完善相关检查,调整血压、血糖,术前每天口服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硫酸氢氯吡格雷至少3 d。取右侧腹股沟韧带下2 cm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置入8F导管鞘。全身肝素化,在导丝的引导下将8F导管送至颈内动脉狭窄处,造影测量血管直径及狭窄长度,根据测量结果选择扩张球囊和支架。先将保护伞放置到狭窄远端,借助保护伞导丝的引导将扩张球囊送至狭窄处,扩张血管狭窄处,扩张满意后撤出球囊,再将选好的支架放置到合适位置缓慢释放,使支架覆盖狭窄位置,行血管造影,观察颈内动脉狭窄段及远端血管的供血情况。术后常规控制血压、预防血管痉挛、双抗等治疗。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放置支架,术后造影显示颈内动脉狭窄<30%,临床脑缺血症状得到改善。其中2例患者术中出现严重血管痉挛,1例患者球囊扩张时出现颈动脉窦综合征,1例患者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现血肿,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术前下降,无脑梗死及其他并发症出现。

3 讨 论

目前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常用手术方法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但由于手术切口位置的限制,使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适应证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对于并发严重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也很难耐受手术[3]。而随着介入材料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成熟,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被普遍应用于临床,不仅增加了微创治理颈动脉狭窄的适应范围,而且手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

目前研究认为[4-6],颈内动脉血管成形术能解除颈内动脉狭窄,增加脑局部血流量,提高血管代偿能力,改善缺血脑组织的灌注状态。支架成形术后,全脑血流从原来的病态平衡转变为正常生理平衡,重新启动脑血管自身的调控功能,缩短全脑血液循环时间,改善脑组织缺血程度。同时随着脑灌注压的升高,低灌注区的血流量增加,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进一步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程度。另外,狭窄的颈内动脉开通后,不仅同侧脑组织供血得到增加,而且在Willis环等侧支循环的作用下,其他脑血管发生突然闭塞时,脑组织能够得到较多的血供,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手术后脑缺血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个月也没有脑梗死的病例出现。

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也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脑栓塞、脑血管痉挛、颈动脉窦综合征是常见的并发症,本组研究中有1例患者术中出现严重血管痉挛,1例患者球囊扩张时出现颈动脉窦综合征。血管痉挛考虑与导丝、导管、对比剂的刺激有关,要早期应用尼莫地平等治疗,而选择合适的球囊和支架,并准确释放是降低颈动脉窦综合征的关键。有研究认为[7],保护伞的应用能将术中脑栓塞的发生率降低到0,本组研究中无脑栓塞患者出现,但在检查撤出的保护伞时,有5例患者见保护伞中有小的栓子存在,因此术中应用保护伞还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另外,术后一定要勤观察术区情况,在保证下肢血运正常的情况下做到有效压迫止血,避免穿刺位置血肿的出现。

猜你喜欢
保护伞成形术球囊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撑起老年人权益的“保护伞”
冯成康:一心为华人华侨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