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是指医学毕业生在医学院校完成教育毕业之后,在指定的培训基地,接受比本科时更加系统、完善和规范的培训,人员包括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医学人才的培养应当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就是为了培养更加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避免医学生在未进行系统培训的情况下直接“上临床”,旨在通过培训使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操作、诊断及治疗更加规范,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规培”为医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机遇,但由于医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用人单位也对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对于本科医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2]。由于本科生理论知识、临床能力和职业规划相对缺乏,而规培后的研究生或者社会规培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具有更高的学历或者临床经历和更扎实的基础,所以使得本科生毕业后就业陷入更艰难的困境,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1.1 高校不断扩招 医学本科毕业生激增,加之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提升,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各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在老百姓眼中医生就是一个稳定、待遇好的工作,使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每年报考的学生也只增不减,各大高校招收的医学生数量也是逐年增长,每年医学本科生毕业数量递增[3]。另外,医学生作为个体,有选择理想工作的要求,但为学生们提供的理想岗位却没有因此成正比,医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求职时多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就业竞争和压力增大,导致医学生就业陷入困境,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医学本科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甚至被迫改行。
1.2 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医学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国内市级及以上医院对于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绝大多数市级医院已不再录用本科生,甚至连硕士研究生都不再“吃香”,“只招博士”成为了市级三甲医院的招聘代名词,不少医院甚至还要求必须是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这使得不少医学本科毕业生对梦想中的医院只能“望而却步”,甚至部分县级医院“门槛”也提高到硕士研究生学历。而且现如今各大医院越来越重视科研的发展,临床科研已成为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发展的动力[4]。因此,医院在招聘时也更加注重科研能力的选拔,本科生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甚至是处于劣势地位。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背景下,普通医学院校毕业的本科生面临的就业选择本就已经很局限,再面临各大医院提出的这项硬性要求,对于医学本科毕业的学生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5 ]。即便现实如此,依然有许多医学本科毕业生对好医院、大医院趋之若鹜,不肯到“平凡”岗位去“低就”[6],这也加重了医学生们就业难的现状。
1.3 期望值与能力不对等 医学生们普遍期望在毕业后便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尽可能地为自己寻求一份高薪待遇的岗位。但是,由于规培才刚刚开始全面实施,制度上还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加上部分学生由于临床实习时间较短,或实习期间自身不努力,学习方式欠缺,导致理论基础差和实践能力不足,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但是他们就业期望值却很高,最终在找工作时因为没有“真本事”,被用人单位“委婉拒绝”。部分乡镇基层医院医生紧缺,因此高薪招聘医学毕业生,薪资待遇甚至比市级医院更好,但是此类基层医院大多规模较小、设备不完善,部分临床科室无法开展运行,因此急需全科医生。刚毕业的医学本科生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加上医患关系紧张,并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患沟通技巧,还未完全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全科医师的素质,面对这份高薪工作,即使愿意去,也会因为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临床经验不足,不敢轻易尝试应聘这份工作,只能“闲置”在家处于待业状态。所以,能力不足也是导致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好高骛远,却未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能力是造成二者不对等的主要原因。
1.4 缺乏职业规划 医学生职业规划不仅对于医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对于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以及与医学生今后在社会发展中对于社会的奉献度也息息相关[7]。但是,不少年轻人特别是医学专业人才,受自身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不能与时俱进,加上职业规划做得不够完善,使自己陷入就业困境。调查发现,受规培制度的影响,有8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会选择省市级公立医院就业,15%左右的学生会选择社区医院、基层医院或私立医院就业,5%左右的医学生选择“改行”[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医学本科毕业生不愿去到条件相对较差、职称评定不完善的基层医院就业。这绝大部分医学毕业生是不是全部都适合或者胜任这些医院岗位,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证明大部分毕业生一味地选择条件、待遇比较好的医院,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及条件作出相应的职业规划,因此错过一些不错的就业机会[9]。如果盲目地追求“大医院、高待遇”,但是缺乏具体职业规划,也将会在无形中加大就业压力。因此,医学生如果没有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始终渴求一份高薪的工作,体面的岗位,但是却没有一个具体的、合理的职业规划,也会陷入就业困境。
现如今社会各方面都发展极快,招聘单位对于应聘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生们如果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那么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将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特别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背景下,如何做好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十分迫切[10 ]。
2.1 重视院校引导,培养职业规划意识 医学本科生主动职业规划相对欠缺,所以现如今各院校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制度,重视职业规划宣传和教育,不少院校通过在校开展职业规划课程教育,为学生们解读规培制度,分析就业形势,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小组,通过网络通讯工具、生涯咨询中心等途径,及时向同学们传达最新的就业资讯,让学生们对于现阶段国家在医学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政策制度有最新的认识。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于本科生正确的择业观的引导,反对“大医院、高收入”思想,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们医德医风的培养,强化学生们作为一名医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导学生不能“唯利是图”,只要随时随地心系患者、心系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使是在基层医院、平凡岗位,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9]。因此,医学生们也应当抓住学校教育的机会,根据学校的引导和建议,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正确的就业观,按照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的需求规划职业、规划未来,最终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10]。
2.2 提升学历,增加优势 于医学本科生而言,在越来越看重文凭的今天,由于自身学历不占优势,在就业时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困境。因此,医学本科生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考取硕士研究生甚至更高的学历,缓解就业压力。但是,有调查显示,71%的学生会或可能会因规培政策的实施而放弃考研,仅有29%的学生表示不会受规培政策影响坚持考研[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规培政策的全面启动对医学生的考研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学生们应当坚定信念,明确方向,各院校也应当鼓励医学本科生考研,培训基地在研究生规培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和夜班待遇,并且全面实施研规并轨政策,不仅能节省三年的时间,而且也能使医学生提升学历和科研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这就需要规培制度的正确引导以及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能在将来面对就业时能更坦然、更从容和更自信。
2.3 转变思想,提升能力 为了尽可能地规避就业难的问题,学生们应当转变思想,提升能力。一方面,要转变学习和思维方式,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适应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6]。自身能力提高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而且也能为自己拓宽就业面,避开就业“弯路”,高效就业。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看病、治病医患不一定非得面对面交流,也能通过共享医生平台实现。共享医生平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医疗领域的资源,平衡各个地区的医疗水平,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好医疗环境,减少费用、增加医患沟通等[11]。因此,共享医生这种新医疗模式的出现,也能为医学生就业带来机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第三方面,医学本科毕业生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相对不足,而规培对于医学生临床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具有一定的好处和优势。所以医学本科生可以在毕业后进入三甲医院规培,通过系统化、范化的培训使自身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若毕业后直接去地方工作单位,未进入三甲医院规培,则可以先就业,待单位送人到上级医院规培时再去到三甲医院进行培训。只有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向自己的期望值靠近,切不可好高骛远。
2.4 国家扶持,进军基层 由于基层医院的硬件条件相对市级医院较差,病患多,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去到基层工作,目前,随着国家全民健康政策的落实,国家已经重视并加大对乡镇医院、社区医院基层医院等的投入,乡镇医院、社区医院的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并且建立社区慢病管理制度,包括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护理与监测,一些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加上医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乡镇群众就医更加方便,特别是社区医院,目前接诊的慢性病、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持续增长,患者对基层医院也越来越信任,反过来促进了基层医院的发展。目前,随着基层医院就诊人数不断增长,需要大量医学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医院,来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另外,国家也在逐步改善和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解除后顾之忧。因此,医学生们应当相信,随着基层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不一定非要去大医院任职才有出路,在基层医院也能“大展拳脚”。
虽然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但是规培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能够提升自己的临床技能实践能力,扎实理论知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锻炼医患沟通技巧。所以院校要重视本科生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