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玲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高血压病区,广西 南宁 530021)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及医学的不断发展,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心血管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而其发病机制复杂,常合并伴发疾病,缺乏深入研究,疾病发病率的上升难以有效控制。因此,当今医学发展呈现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学科融合与再分化,研究深入化和综合化的趋势[1]。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新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如何能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出既具有娴熟精湛的医疗技术又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复合型心内科医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TBL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于2002年由美国Oklahoma大学的Michaelsen教授创立。以团队为基础,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着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TBL教学模式引入心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使教学-临床-科研成为一个真正水乳交融的统一体,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一个探索模式。
医学实践性强,并且医学实践具有复杂性,因此医学教育不仅重视理论基础教育,同时更注重医学临床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医疗技能和水平的临床医师,临床医学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侧重点。然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重临床、轻科研”的现象将影响到未来医师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校实施“双轨合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读期间要求完成33个月的临床轮转计划(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这种新模式下,如何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培养,全面有效提升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效率,值得思考。临床型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应该围绕临床,以临床实践需求为导向,开展以临床问题为直接“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临床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而非纯基础研究。这种以临床实践为导向的科研,使“临床与科研”这种“鱼与熊掌”得以兼顾[3]。我国教学医院的优势在于患者数量大、病种多样,并且疑难病症、罕见病例也不少见,以临床实践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是“双轨合一”模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赢之路。
TBL教学模式以教学小组为单位,依据课前教师确定教学要点和课外学习资料的查找及自学,分小组进行陈述和集体讨论,使所学的知识巩固深化,最后进行测试和综合评价,评估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TBL教学法既兼顾了PBL教学学生主动学习的特色,又体现了团队合作优势,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语言表达、主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TBL教学模式目前已在欧美地区多家医学院校应用,其中美国就有超过70所的高等院校将TBL教学模式运用于医学教育的相关领域。此外,TBL 的优点也渐渐受到国内医学教育重视,国内有多家院校在基础和临床课程中开始引入或借鉴 TBL教学模式[4]。TBL 教学法因为其自身的优势,国内的许多院校也开始尝试应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临床医学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科学研究。临床科研对推动临床各学科发展,并在提高临床质量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TBL教学,有效的训练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让心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尽早的掌握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收集资料的方法、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等科研知识与方法,启发学生在临床发现的问题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为研究生的选题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有力地解决了研究生阶段临床与科研的矛盾。
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点不是深入的基础研究,而是通过改革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培养临床科研方法、科研创新思维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实施上应“有的放矢”,以科研思路为基点,强化对临床机制的认识,训练严谨的科研思维,其实施步骤过程大致归纳为选题→资料收集及整理→创新性问题提出→汇报与小组讨论→教师评估和总结→后续计划和反馈。
首先科研选题非常重要,选题应和临床结合紧密,并且综合性较强。在TBL 教学开展的初期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心血管相关领域研究热点,或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特殊病例、疑难病例和经典病例,设定几个研究方向供学生选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和相关数据库等多种多样的途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而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再通过资料整合、归纳与总结,提出目前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在文献查找,特别是文献阅读和提出科学问题阶段,教师可以以一对一或者小讲课形式给予指导和协助学生完成。
汇报与小组讨论可以阶段性的进行,可以是经典文献的分享、循证医学文献的数据提取与统计分析、病例分析与文献回顾等多种形式,鼓励多元化的讨论和不确定性的开放式问题。通过课题小组的汇报与讨论,发现临床工作中的科研创新点,明确临床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最后集体汇报讨论,由指导老师评估总结确定研究课题和完善研究方案。在后续的研究进行中定期汇报进展情况和文献更新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案,以保证课题的实施和结论的可靠性。
心内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病种繁多,疑难危重症多,随时有生命危险,存在多学科交叉,不仅要求心内科专业型研究生临床上具备快速、准确诊断、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而且能够掌握心血管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重要的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以及相关领域目前理论上、技术上的主要突破以及亟待解决的临床及医学科学问题[5]。通过TBL教学模式进行心内科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践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 TBL教学模式应用于心内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以科研主题为切入点,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加强了心血管内科研究生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以期更好的培养在临床医疗上有扎实的基本功,在科学研究中有想法有思路的合格的心内科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