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浮线引流术一期根治肛周脓肿的探讨

2019-01-07 07:21:20叶萌源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挂线脓腔橡皮筋

叶萌源

(南平仁爱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肛周脓肿是临床肛肠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属中医肛痈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肛隐窝细菌感染,然后经肛腺导管扩散蔓延至括约肌间隙所导致。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甚至出现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1],脓肿自然破溃后可形成肛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相关研究显示采用虚挂法 (浮线引流术) 能够实现一期根治肛周脓肿[2],本次研究就对此术式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遴选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治疗未破溃的非马蹄形肛周脓肿病例共计5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9.12±5.78)岁;研究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40.22±6.15)岁。将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①一般和专科检查:三大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传染病6项、心电图、胸部正位片、肛门视诊指诊、肛门镜检查、脓肿局部彩色多普勒检查。②术前接谈: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情、签订知情同意书。③术前禁食6 h,备皮,开塞露灌肠1次。④研究组术前常规彩色多普勒定位:探查并在体表标识出脓腔(或炎症)的范围、内口的点位、以及脓腔到体表的距离等技术参数。

1.2.2 麻醉方式与体位: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膀胱截石位,以保证麻醉效果和方便操作。

1.2.3 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研究组采用开窗浮线引流术治疗,详细内容如下:①手术方式: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探查确定内口位置和病变范围,在内口相应点位的肛缘外侧皮肤做1.5 cm切口作为外口,根据术前超声定位参数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至脓腔,以银质球头探针伸入脓腔轻柔地探向内口,另一食指置入肛门内,若探针与肛内食指相接触,则说明探针通过内口进入肠腔,若探针与肛内食指不能相接触,则探针在组织最菲薄处或脓腔最高位处顶破肠壁制造人工内口进入肠腔,折弯探针从肛门引出,在探针尾端球头上缚丝线一根,丝线的另一端系上双股橡皮筋和一根10号粗丝线,从肛门抽出探针带出橡皮筋和丝线一端,橡皮筋和粗丝线的两端分别用丝线结扎固定,使之松弛悬挂;内口周围的组织用电刀烧灼以达到清除炎性病变组织和止血目的,若内口附近的肛乳头肥大者予以电刀烧灼,若内口附近的肛窦炎症明显者,用电刀切开肛窦以利于引流;用小刮匙清理脓腔内失活组织,并在距离外口最远处脓腔边缘切开1 cm切口作为引流窗口,如果外口与窗口的距离大于6 cm,则在外口与窗口之间再做第二窗口、脓腔最低处做第三窗口,分别在外口与窗口、第二窗口与第三窗口挂双股橡皮筋和一根粗丝线,使脓腔的挂线呈“丁”字形便于引流;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手术结束;②术后处理:去枕平卧位6 h,在6 h后改为自由体位;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肛门排气后进食;给予抗生素治疗2~3 d;在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换药时轻柔地拖动挂线,用聚维酮碘棉球逐段清洗挂线,术后7~9 d引流液减少,触摸脓腔皮肤有紧实感时剪去一股橡皮筋;去除一股橡皮筋后换药时仅做伤口清洗而不拖动挂线,患者可转门诊治疗;再过3~5 d剪去第二股橡皮筋;去除第二股橡皮筋后再过3 d挤压引流通道如无分泌物则拆去粗丝线。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法手术进行治疗,详细内容如下:①手术方式:常规消毒铺巾,在内口相应点位的肛缘外侧做放射状切口,外至脓腔外缘使脓腔完全敞开,以银质球头探针轻柔的探向内口,经内口(或人工内口)从肛门引出探针带出橡皮筋一端,用丝线结扎固定橡皮筋使之松紧适度,并预留一段丝线供紧线时做牵引之用;电刀切开内外口之间的皮肤黏膜;脓腔放置凡士林纱条压迫止血,手术结束;②术后处理:去枕平卧位,6 h后改为自由体位;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肛门排气后进食普食;给予抗生素2~3 d;并且在排便后进行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和换药,术后5~7 d开始用蝶形胶布固定于臀部皮肤牵拉橡皮筋进行紧线,直至完成组织切割后橡皮筋脱落,患者转门诊继续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以及伤口愈合时间进行记录,比较相关数据和随访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病例住院时间为(8.36±2.11)d,对照组病例住院时间为(13.78±5.99)d,t=4.352,P=0.000;术后疼痛:研究组术后疼痛逐日减轻,对照组在紧线时都出现肛门钝痛、坠痛,有15例影响夜间睡眠;7例在挂线第1天出现排尿困难,调整挂线张力后上述症状减轻和(或)消失;研究组病例伤口愈合时间为(16.54±4.77)d,对照组病例伤口愈合时间为(28.97±8.56)d,t=6.468,P=0.000;研究组病例的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要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情况也要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愈合后肛门形态正常,基本无明显瘢痕或仅有点状瘢痕,对照组可见线状或条索状瘢痕。两组均一期根治,经术后6个月以上门诊随访、电话及短信随访,均无脓肿复发、肛门功能失常、并发肛瘘等并发症。

3 讨 论

肛周脓肿是临床肛肠科的常见疾病,绝大部分是由肛窦、肛腺感染蔓延至肛门直肠周围间隙所引起,脓肿切开引流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但是有绝大多数(约70%)会形成肛瘘[3],需二次手术,为适应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围绕该病的发病机制,经过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结合中西医之长处,临床肛周脓肿一期根治已成为主流术式。挂线疗法是中医外科特有的外治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其原理发展出许多方法和材料,又依据其是否紧线分为实挂和虚挂,对于虚挂之线又称浮线,开窗浮线引流术一期根治肛周脓肿是对传统中医挂线法的继承和发展,“开窗浮线引流术”中的挂线主要起引流作用,在整个治疗期间挂线而不紧线,避免了紧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又因有了浮线的引流作用,对脓腔仅开窗而不敞开,故减少手术的创伤而利于术后愈合,取得满意的疗效。本组病例中均使用双股橡皮筋再加一根粗丝线挂线,挂线时有利于引流,拆线时分次拆除橡皮筋,最后保留一根粗丝线,使脓腔愈合而皮肤切口不至于过早愈合,避免形成假性愈合的隐患。肛周脓肿根治的实质是对原发病灶的治疗,即妥善处理好内口,研究组中对内口的处理,不论是天然内口还是人工内口均以电刀烧灼其周围组织达到止血和清创作用,内口附近的肛窦、肛乳头视情况做相应的处理保证消除原发病灶,以确保达到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浮线的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是术后观察的关键指标,引流出液体是浆液性且数量逐渐减少,每天的渗出液不浸透两层纱布,触诊时皮肤紧实没有浮动、波动感,用钝头注射器从窗口注入生理盐水皮肤不浮起,即可拆除第一股橡皮筋。彩色多普勒检查在对确定脓肿的部位及内口的位置有重要意义且性价比高,故术前常规多普勒检查和定位。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开窗浮线引流术治疗的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要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管理简化。

综上所述,采用开窗浮线引流术一期根治肛周脓肿是对传统中医挂线法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手术创伤小、肛门功能保护好、患者痛苦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挂线脓腔橡皮筋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脓腔MSCT、MRI特点与临床病程的关系研究
重庆医学(2023年24期)2024-01-08 09:21:48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生活中的小魔术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医药前沿(2020年22期)2020-11-26 03:33:50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橡皮筋
戏剧之家(2019年33期)2019-01-06 02:35:04
橡皮筋小妙用
益寿宝典(2018年16期)2018-01-27 14:47:51
肛瘘挂线术后中药熏洗护理的疗效观察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
挂线疗法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