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霞 赵 君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福建 莆田 351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电子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医院的救护仪器设备也是如此,不仅变得更加先进、更加复杂,而且涉及到了多种学科。医疗急救是在医院内突发的紧急救治工作,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反映迅速,紧密配合,而且要提高急救工作效率,就必须正确掌握急救仪器的性能检测,让所有的急救仪器设备时时刻刻均处于最好的应急状态[1]。虽说我们医院的仪器设备有生产厂家和计量部门定期进行校准和性能检测,来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但是这种定期校准和性能检测是一定的时间检测一次,我们仍不可排除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突发故障的情况,所以单纯依靠生产厂家和计量部门的定期校准和检测是不够的,这就要求临床护士必须拥有辨别仪器故障的能力,掌握急救仪器性能检测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对急救仪器性能进行及时的检测,以便早发现仪器故障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目前多数调查研究表明,运用PDCA循环法能很好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2]。 从2016年起,我院急救护理质量管理组应用PDCA循环法,对全院护士急救仪器性能检测的掌握进行统一管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由急救护理质量管理组的成员通过午夜查、定期检查的方式,于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对我院护士急救仪器性能检测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掌握不熟练的原因,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并于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运用 PDCA循环法再次对我院护士急救仪器性能检测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
1.2 方法
1.2.1 计划阶段(P):急救护理质量管理组的成员于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通过定期检查、午夜查的方式,调查全院护士对急救仪器性能检测的掌握情况,掌握率不足87%。运用鱼骨头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①各科室护士长重视程度不够;②护士对急救仪器各部件检测不到位;③护士未意识到仪器性能检测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④护士工作繁忙,仪器经常处于运行状态,漏检测;⑤各科室未制定统一性能检测标准和流程。
1.2.2 实施阶段(D):为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护理部要求每个科室和每个护理质量管理组从2016年起每年至少申报一个PDCA项目,为此急救护理质量管理组自2016年4月起成立“提高护士急救仪器性能检测掌握率”的质量改进项目。根据以上分析出的原因,急救组制定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①制定急救仪器性能检测流程:2016年4月急救护理质量管理组联合护理部统一制定急救仪器性能检测流程,通过院内OA网下发科室。落实仪器管理“四定”中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在科室原有的“物品清点交接本”、“仪器故障维修登记本”和“仪器使用登记本”的基础上增设“急救仪器性能检测登记本”,使护士操作简单明了,有章可循;管理者也一目了然。并且明文规定急救仪器每周必须检测一次,护士必须按流程操作,每个步骤都检测到位,检测结果必须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送设备科维修。②加强培训:a.院内培训:2016年6月起护理部委托急救护理管理组成员分四场给全院护士进行仪器性能检测培训,共培训了常见9种仪器,要求每个科室至少派1名护士参加;b.科室培训:参加院内培训完的护士回科室对全科护士进行仪器性能检测培训,要求人人掌握。每次培训后均对每一位护士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再次自我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1.2.3 检查阶段(C):自2016年7月起急救护理质量管理组成员通过午夜查、定期质量检查、急救药械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全院各科室进行现场抽考,查看各科室培训考核资料,了解各科室是否真实落实对护士的培训和考核,现场随机考核护理人员对急救仪器性能检测的掌握情况,是否按护理部下发的仪器检测流程进行操作,现场查看《急救仪器性能检测登记本》有无登记;科室护理急救质控小组每周对仪器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抽考,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1.2.4 处理阶段(A):急救护理质量管理组每次检查后均召开讨论分析会,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将材料送交护理部审核,护理部审核后再以院内 OA网下发科室整改,再根据下次检查结果进行评价,针对仍存在问题再次提出新的计划并落实,不断循环改进。如:部分繁忙的科室,由于工作量大,仪器多在运行,护士对仪器性能的检测就流于形式,仅做材料,久而久之,就忘了检测流程,所以要求护士长每周固定安排一定时间给予护士真实检测仪器,并在岗位职责中体现有“每周仪器检测”的内容;定期检查(有提前通知,科室会在考前再组织培训)考核较好,不定期检查(无通知)考核较差,要求护士长告知每位护士要人人掌握,今后考核均不再提前通知,现场抽考,结果均与科室护理质量分挂钩;也在检查中发现门医技部门护理人员对仪器性能检测的掌握情况较差,可能与这些部门仪器使用率低、护士重视不够等有关,立即上报护理部要求这些部门再组织培训,使仪器检测管理真正成为一个 PDCA管理。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本研究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急救护理质量管理组分析10次抽考的护士急救仪器性能检测的掌握情况,其中熟练的占424人次,不熟练的占16人次,掌握率提升至96.36%,与之前的掌握率相比较,经过χ2检验统计分析后,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掌握率结果对比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法。它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它的四个阶段是互相衔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每循环一次就实现一定的目标,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反复的循环中取得逐步提高[3]。
PDCA循环运用于护士仪器性能检测的管理中,促进仪器管理的规范性,通过对护士仪器性能检测考核的调查,找出护士在仪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找到科室在管理中所存在的漏洞。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认知检查,改进护士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检测流程、组织培训,提高护士仪器性能检测掌握率,确保急救仪器性能完好,在使用过程中可正常运行,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或者紧急抢救时心里踏实,不会因担心设备的损坏,耽误抢救工作,延误抢救时机。而抢救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抢救的成功率,且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4]。此外,护士在执行操作和抢救过程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不仅提高了护士在医师和患者中心目中的形象,也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医院的竞争力,确保护理安全和医疗安全[5-7]。在整个PDCA循环过程中,我们既有基于现状的调查研究,也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并且通过监督和管理强化整改措施的落实,以此来不断提高效果的评价,使得我们的护理管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计划性[8]。所以,使用 PDCA循环能提高护士对急救仪器性能检测的掌握率,降低仪器使用中故障率,增强护理人员参与仪器管理意识,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仪器管理能力,也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对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