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英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葫芦岛 125100)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特异性慢性肠道性疾病,该疾病病变仅限于黏膜下层及大肠黏膜,具有连续性及广泛性的特点。该疾病发作反复,治疗具有一定难度。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通常使用药物治疗方式控制该疾病,但无理想效果[1]。此次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应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分析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作用。
1.1 一般资料: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案例分析,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研究例数为88例,根据抽签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划分为两组,一组为接受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观察组,一组为只进行美沙拉嗪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4例。患者对该实验全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②具有语言系统异常及精神异常的患者;③合并多种脏器器官衰竭患者。观察组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8.46±2.58)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8.47±2.31)岁。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美沙拉嗪肠溶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 980148;生产单位: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 g;剂型:片剂(肠溶))治疗,每日4次,1克/次。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增加酪酸梭菌活菌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 040083;生产单位: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每片350 mg,含酪酸梭菌活菌数不低于1.5×107(7为上标)CFU/克。剂型:片剂)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400 g。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溃疡性结肠炎判断标准: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恶心、腹痛等症状全部消失,通过结肠镜检查,其显示黏膜正常;进步:患者治疗后恶心、腹痛等症状显著好转,通过结肠镜检查,显示黏膜中仅具有轻微炎症;无效:患者治疗后恶心、腹痛等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结果均无变化。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进步率。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痛、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此次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取t检验;腹痛、呕吐、恶心、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29例(65.90%),进步患者14例(31.81%),无效患者1例(2.27%),总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20例(45.45%),进步患者16例(36.36%),无效患者8例(18.18%),总有效率为81.81%,经对比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5,P=0.014)。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观察组治疗期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出现腹痛1例(2.27%),恶心1例(2.27%),呕吐1例(2.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1%,对照组出现腹痛3例(6.81%),恶心4例(9.09%),呕吐3例(6.8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2%,经对比两组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35)。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结肠及直肠的炎症性疾病,该疾病病变处于黏膜下层及大肠黏膜,具有延续性及范围广的特点。该疾病发作反复,病程时间长,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包括里急后重、体质量降低、便血、腹痛、血性腹泻等,目前认为该疾病发病与患者肠道长时间菌群失调及遗传因素具有密切联系。特别是与缺乏酪酸菌生成所造成的肠道免疫功能降低关系密切[3]。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通常使用生物制品、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5-ASA(5-氨基水杨酸)等能够对炎性反应进行抑制的药物。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治疗在于维持缓解与诱导,患者如不进行维持治疗,已经诱导缓解的患者会出现较高的复发率,约在70%[4]。继续维持治疗患者也可能出现复发现象,需要进行持续治疗。美沙拉嗪属于5-ASA制剂,通常在到达患者结肠与末段回肠中才开始溶解,释放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的释放及合成,清除自由基,尽量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及损伤[5]。但该药物长时间使用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较为严重,并且可导致患者复发率增加,缺点众多。益生菌对胆汁及胃酸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能够阻隔病原微生物黏附肠黏膜,并且益生菌来源于人体,不存在致病性,对机体免疫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酪酸梭菌在临床上具有广泛使用,其属于芽孢类微生态制剂,耐受温度及胃酸的程度更强,并且保存及携带非常方便,能够直接补充肠道酪酸,有利于肠道免疫平衡及组织再生修复[6]。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1%,对照组分别为81.81%、22.72%(P<0.05)。说明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酪酸梭菌活菌中的酪酸梭菌能够有效抑制肠道中的有害菌群,利于益菌群生长,恢复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快速修复患者受损肠黏膜。美沙拉嗪与酪酸类药物联合能够产生协同作用,提升该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将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可促进患者疾病恢复,且安全性强,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