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血津液学说—空气-血气分析看中西医结合
——由抽象到具体认识论的完善过程

2019-01-07 02:04邹环球黄有荣王明杰章晓云陈海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现代医学中医学学说

丰 哲 邹环球* 黄有荣 陈 锋 王明杰 章晓云 陈海宁

(1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科,广西 南宁 530011;2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学研究人体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与脏腑、精、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作用的学说,气、血是中医学重要概念。现代医学在血液循环、呼吸运动方面也有关气血的认识,二者之间是否一定的联系或者关联,笔者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二者的关系,欲初步阐明中、西医关于气血津液方面沟通的理论障碍,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可能性。

1 气血津液学说

1.1 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医学认为气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认为气是运动不息的细微物质,气升降聚散运动推动和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和发展。哲学概念引入中医学后,主要指客观存在于人体中具体的气,气在人体中不断升降出入运动,即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推动和调控着生命活动[1]。

1.2 血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医学认为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存在于脉中,运行于全身,为脏腑、经络、形体等提供营养,发挥滋养作用。血的生成方面与脾胃、心肺、肾密切相关,血液以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营气,津液、及肾精为化生之源。在血的功能、分布运行方面多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2]。

1.3 津液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医学认为津液存在与各脏腑、形体、管腔,以及正常分泌物都称为津液,津液也是一种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基本内容包括津液的生成、输布、代谢、排泄等方面[3]。

1.4 气与血、津液的关系:中医学在气、血、津液的认识方面:包括定义、生成、功能、运行等方面,都有很具体的阐述。气血津液学说还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气与血、气与津液的关系的内容。气与血关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前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等三方面;后者包括血能养气、血能载气二方面。气与津液的关系包括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等[4]。

2 空气的发现

法国200多年前有一个科学家拉瓦锡(Lavoisier,1743~1794年)采用定量试验的方法测定了空气成分,发现了空气中存在氮气(N2)与氧气(O2)这两种成分[5]。直到19世纪,人们认为空气中只有这两种气体。英国的物理学家雷利,1892年,在空气中发现还存在着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惰性”气体—氩气(Ar)。在随后几年里,拉姆塞等进一步发现了空气中存在氦气(He),氖气(Ne),氙气(Xe)氪气(Kr)6种稀有气体[6]。

3 血中气体的发现及血气分析

西方医学在对疾病的认识过程中对血气的认识可追溯到公元460~377年,Hippoerate医师首次提出了人体内含有体液、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的四体液学说[7]。同时认为健康人的四体液由左心室的火气所产生的热量来支配,而火气则通过肺中的空气和消耗的食物来维持,这一理论保持了几个世纪之久。随着血液循环认识的确立[8],循环系统认识的深入,到18世纪后期,Davy首次揭示血液中存在CO2和O2两种气体。Magnus1837年第1次血气分析发现并证明了血中包含CO2、O2和N2,发现动脉血含有更高比例的O2,静脉血含有更高比例的CO2。1862年化学家eFfuxHopeP-Seyler揭示了血液输氧的机制[9],结晶出血红蛋白,并证明了氧的载体是血红蛋白。

由上述论述可知,西方医学从古代到现代也在不断的探索人体内存在的液体物质的组成和功能。从发现血中存在气体,到采用血气分析进行具体检测血液中气体与血的关系,完成了抽象到具体,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从微观世界认识到人体存在血液(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氧气、CO2、N2等,是身体组成的基本物质,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来维持身体的各种功能,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复杂的调节系统[11]。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血,气、液体这些物质客观存在,而且它们之间的调节过程都很具体。

4 气血津液学说—空气-血气分析

4.1 空气-血气分析的发现具体解读了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对气、血、津液的说明既有抽象的内容如对气的概念、生成运输,气与血、津液的关系方面,也有具体的方面如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呼吸等,都有具体的说明和解释。总体上很抽象的说明了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促进了生命活动,但是在气、血、津液的构成、生成、运输、相互之间的作用、功能方面都研究的不够具体,没有认识到具体机制。随着空气的发现及其成分的具体分析,说明我们生活的空间存在叫“空气”的物质,这种物质里的氧气是动植物必须的成分,而且这种物质被人体吸入体内参与了生命活动。而现代医学在血里面发现氧气、CO2,这是对卫气和自然清气的具体解读。以及发明血气分析仪具体分析血里面的成分,更加微观、具体,发现了氧气在体内的运输过程,CO2的排放过程等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在这方面的认识完全能具体解释气血津液学说:血液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输,营养物质、气体的运输、酸碱平衡等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具体解释了气与血、津液的关系,血、津液的生成,这里氧气即是营气。

4.2 气血津液学说的气、血与空气-血气分析:现代医学里的“气”“血”是否与中医气血津液学说的“气”“血”一致?现代医学里的“气”是指具体的空气、血中的氧气、CO2等,中医学里的血是具体的指在脉管里流通的红色物质,这和现代医学里“血”是一致的,只是在血的生成和来源方面在气血津液学说里更抽象,而现代医学更具体。气血津液学说的“气”其实很抽象:这种物质存在,与我们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在体外有自然清气、卫气,体内也有营气、宗气等输送营养物质,其具体成分是什么?没有具体认识。而且气血津液学说的“气”“血”的关系是很抽象的,而现代医学在“气”“血”的关系认识方面可以用现代仪器检测到它们在运输过程中、生成方面的相互存在,相互关联。气是中国概念,而空气、氧气是后面翻译过来的,是否在翻译过来时借用了中国惯用语言呢?现在不得而知。但是从上述认识来看,气血津液学说的“气”“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代医学里的“气”“血”是具体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哲学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5 正确看待气血津液学说的气、血与空气-血气分析的关系

5.1 具体科学理论不能从表面上来看待它们的关系:气血津液学说与空气-血气分析分别属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分别是两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产生于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中国,而现代医学主要则产生于工业革命后的西方,由于它们产生的时代、社会环境、地域不同,而且中医学、现代医学都各自形成了貌似不同的理论体系,形成具体的科学,而且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它们看起来好像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互不关联。中医药临床实践表明在很多方面有较确切的疗效,但是用现代医学手段好像无法解读它,如何看待中医学,看待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进行医学探索过程所遇到的一个难题。对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不能从表面上看它们的关系,而应从它们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研究过程来看,从来源于具体科学又对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寻找答案,从哲学的角度来考虑,从人类认识健康与疾病这个认识过程的完善来看待它们的关系。

5.2 从气血津液学说到空气-血气分析认识论的完善过程:应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考虑气血津液学说与空气-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关于人体认识的气血津液学说与空气-血气分析认识过程来看,它们的认识客体是人体,认识主体是人类,都是一致的。气血津液学说的内容是通过综合的思维过程完善感性具体到理性具体的认识过程,理性具体表现在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输等方面;气的概念、气与血、津液的关系、功能等方面的概括是通过分析的思维过程得到的“抽象”,但是从总体来看,气血津液学说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认识是抽象的,它的很多内容都是抽象的,如气概念的概括、气与血、津液的关系等。同时气血津液学说里面也有具体的一些方面,如气虚证、血虚证、气滞血瘀证等,其诊断和治疗方案都是具体的。

5.3 气血津液学说到空气-血气分析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之一:医学探索是没有边界,没有国别,也没有时代限制。从中医学几千年前提出气的理论,西方医学提出“四液”学说,到拉瓦锡提出天空中存在空气、氧气、氮气等气体,生理学发现血液里面也是存在氧气、氮气等物质;从《黄帝内经》提出初步解剖学知识,到盖伦发现血管,近代发现细胞、蛋白质、基因等;从神农尝百草寻找治疗手段,到近代运用矿物、化学药物、射线治疗等,每一个医学进步无不经历了人类漫长的探索,每一个进步无不是完善感性具体、理性具体、抽象认识论过程。随着时代进步,现代从科学假设提出,经过动物实验验证,到临床实践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探索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这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12]。

在现代医学是主流的情况下,普遍认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两种不同的医学、思维方式也不同,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是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是像组成中医理论,西方医学界无法理解,现在学现代医学的中国人也不理解。但是由以上论述可知,气血津液学说-空气-血气分析,从哲学范畴来看完成了由气血津液学说-空气-血气分析的认识过程,解读了人体基本生命活动,扫除了中、西医之间关于气、血、津液方面的重要理论障碍,沟通了中西医医学,使之成为中西医结合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看到中、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人们、采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采用不同手段,采用分析、综合的相同思维方法在共同完成人类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过程,都是医学探索的组成部分。扫除了中、西医之间的障碍,为进行医学探索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中医学积累了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医学经验,有很多经过临床实践检验有效,但是很难用现代科技解释,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为我们从古老的中医学里吸取养分提供了思路,也为我们的现代医学探索提供一些新的方向。犹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陈竺院士用砒霜提取物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都是从传统的中医药里面吸取养分所取得的成绩。而不是采取怀疑的态度,阻碍医学探索。

猜你喜欢
现代医学中医学学说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
旷云学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