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燕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应对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基本素养。三国时期诸葛亮凭借卓越的口才舌战群儒,为蜀国立了大功。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在多次外交会议上凭借卓越口才“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可见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个人或国家是多么重要。在数年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索中,总结出培养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四部曲”,那就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说;营造轻松氛围,让学生敢说;讲究训练方法,让学生会说;适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常说。
关键词:激发兴趣;营造氛围;讲究方法;创造条件
在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训练,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非常差,他们受生活环境的限制,与人交流的机会不多,接触新事物比较少,词汇积累相对贫乏,与城市学生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羞于张口,课堂上或无话可说,或不想说,或不会说,表达时欠完整;朗读时重复、漏字、语无伦次,不注意对象和场合;受本地方言的影响,普通话讲得不标准等等。这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难免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极大地制约着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农村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了教师的困惑与难题,也成为制约教育教学效果的瓶颈,对此我想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些都说明了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新鲜感,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激起小学生想说的欲望,设计适合小学生的口语训练策略,让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及心中所想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精美图片,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壮观,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读;接着播放视频圆明园毁灭的情景,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激起学生心中的愤怒,顺势设计问题:“此时,你若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最想说什么呢?”在学习了《金色的鱼钩》之后,我让学生尝试做一名讲解员,向大家讲解金色鱼钩的来历及意义。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愿意谈自己的想法,思想自然会活跃,说话的“闸门”也自然会打开。
另外,我们在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时,不必局限于字词,可以从更多的方面着手。如“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的习惯,养成做好说话准备的习惯。课后总结应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如设计“口述课文内容”“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你最想对主人公说什么?”“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同看法?”“联系生活实际,你有什么感想?”等说话题目,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并且在交流过程中,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营造轻松氛围,让学生敢说
部分学生胆子小,怕说不好或是说错了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同学的嘲笑,尽管有想说的欲望,但仍然怯于开口,因此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第二步就是让学生敢于开口说。在教学中我注重营造轻松、愉悦、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开口,大胆地说出来。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不完整时允许补充;没想好时允许想好了再答,允许提出一些奇思异想的问题。
其次,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说的活动中来,让所有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对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提一些简单的问题,使他们有信心回答,例如你最喜欢什么动物?星期天你去哪里玩了?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对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一些较深的问题,如简单描述你最喜欢的某种动物或植物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对于谎言,你有什么看法并说说理由等等。这些基于学生自身实际的问题,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开动脑筋,大胆发言,勇于表达。
再次,应用赏识为主批评为辅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敢说的信心和勇气。不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而是进行纵向比较,只要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尤其针对学困生,他们极其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会给学生沉重的打击,会失去继续大胆说话的信心与勇气,因此哪怕只是用对了一个词,说了一句完整的话我都会表扬与鼓励,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说的乐趣,让学生知道他有这个能力,下次还敢说。当然评价还要适时适度运用批评,引导学生正确表达。
三、讲究训练方法,让学生会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训练学生说话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说的技巧。
1.創设情境,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
小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精心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我曾经设计过这样一道题:公交车在转弯处猛一刹车,两位年轻人相撞,让学生大胆想象,如果这是两位很有礼貌的年轻人,他们会说些什么?若这两位年轻人都不礼貌,又会说些什么?当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踊跃发言,并且通过交流,他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也懂得了如何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教学口语交际“陌生人来了怎么办?”这是一幅看图说话,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图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我试着创设情境,自己来当陌生人,和学生进行对话。在此教师不断给学生设置难题,让学生想办法判断这是坏人不是好人。这样一来将书中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与延伸,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主动地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也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可谓是一举多得。
2.循序渐进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能力形成的起始阶段,故而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注重训练的递进性,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句到段,再从段到篇。小学低年级主要训练学生会用词语说完整的一句话,会用简短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学习《坐井观天》,当学生理解了“无边无际”的意思之后,设计问题:除了天无边无际,生活中还有什么无边无际?(海洋无边无际、沙漠无边无际、森林无边无际……)练习用“无边无际”说话。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就应该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讲解了拟人句、夸张句、排比句、比喻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句子特点之后,我让学生大胆地仿照例句去说,以此加深学生对修辞的掌握与巩固;在讲解《藏戏》这篇课文时,课前安排学生搜集一些藏戏演出的视频片段,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交流,再读文,了解总结藏戏的特点。随后教师播放安徽黄梅戏、东北二人转、河南豫剧、四川川剧、甘肃陇剧等其他剧种的视频、展示图片并配有文字,让学生大胆说出你所了解的剧种的特点。
3.会用语调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请开口说话,我才能看清你。”我们说话的声音也必须和音乐一样,只有渗进人们心中,才能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因此,在表示疑问的时候,可以稍微提高句尾的声音;要强调的时候,声音的起伏可以更大些;要表现强烈的感情时,可以把调子降低或逐渐提高。如:为同学加油助威时,要表现你的热情,声音是高昂的;要制止同学的不良行为时,语言是果断有力的;在与长辈对话时声音是轻柔的,带着几分尊敬……总之,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语调对于有声语言表达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4.学会观察
不管是书面写作还是口头表达,观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细致观察事物。在教学《题西林壁》一课中,要让学生说说该诗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我手中拿着一个球,左右兩边颜色各有不同,通过提问“这个球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两边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答案?”引发学生讨论得出了“同一个事物,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看待,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的道理,然后再把学生的思路引回课文中,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学生的思路打通了,话匣子也就打开了。在习作“我的同桌”时,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的外貌:体型、发型、脸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肤色等,同学们能够抓住人物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
四、适时创设条件,让学生常说
1.鼓励学生多读
小学教材所选入的文章大多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体会作者每个词、每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巧妙,作者感情的真挚,从而将课本的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提高自身语言的组织能力与运用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说的信心与勇气,使学生敢于开口,勇于大胆表达出来。另外还要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阅读大量的书籍,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而在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随之提高。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队会课上,让学生朗诵诗歌、讲故事、表演相声、小品、说绕口令、快板等;在班会课上,让学生开展新闻发布活动、举行“百科知识”竞赛、介绍生活小常识、进行专题辩论等。内容可由老师选择也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涉及各个方面,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此丰富的活动既能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语言的组织与运用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探索。如果我们能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常说,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取得长足发展。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