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让操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随着人们对茶的喜爱,茶衍生出了其特有的文化。隋朝初步形成中国茶文化,公元780年,陆羽据此著《茶经》,吹响了茶文化的号角。茶文化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体现了儒家以及道家的思想。茶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人文精神,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生动记录和全面承载[1]。茶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既有物质方面的,比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也有精神方面的,比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茶道精神是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茶道活动是要遵照一定的礼法进行,礼即礼貌、礼节、礼仪,法即规范、法则。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大致可分为12项:书写能力(三笔字)、言语表达(普通话)、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说课、评课、经验总结(教学反思)、教学研究、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学生辅导、团队合作[2]。目前师范生实习过程基本上包括听课、上课、担任班主任这几个模块,通过这几个模块的系统训练,锻炼其实践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1)师范院校对于师范生的培养大部分停留在课本阶段,实践学习部分所占比例远远低于理论学习比例。师范生在进入实习单位之前并没有得到系统的训练,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学生辅导、团队合作这四个方面的实践技能更是师范生的短板。
(2)当前的大学生普遍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对于文化理论缺乏学习的热情,师范生也不例外。
(3)师范生均为九零后,更强调个性化,导致他们对于传统礼仪有着一定的隔阂,而良好的礼仪修养恰恰是实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4)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在课堂管理、人际交往以及与学生沟通方面的能力与实习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师范生实习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将茶文化与师范生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1)加大师范生实践学习比例,校内模拟实习全过程:在规定时间内,每人担任一次班主任工作,其他同学模拟担任学生角色;每人组织一次班会活动,全权负责主题策划,材料准备,班会主持以及班会调度工作;每人模拟一次任课教师,对其他同学进行课程辅导;每人负责一次班级文化角建设工作。通过模拟实习活动,充分锻炼师范生的班级管理、活动组织、学生辅导、团队合作这四个方面的实践技能。茶艺表演分为很多个步骤:神入茶境、展示茶具、烹煮泉水、热壶烫杯……茶艺师需要对每个步骤把控得当,时间控制合理,并时刻注意观众的反应,这些都与师范生实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师范生通过借鉴茶艺表演的精髓,可以很好地掌握上课节奏,进行良性的班级管理,进而在活动组织、学生辅导、团队合作这几方面有良好的进展。
(2)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师范生通过学习茶文化,补充他们的文化理论,加深其对文化理论的理解和熏陶。茶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有茶艺表演、茶诗、茶画、甚至茶舞等等,这样的熏陶不仅仅是文化上的,更是一种艺术的熏陶。作为师范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多为中小学校,甚至是幼教培训机构,如果他们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对其进入工作岗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茶文化不仅局限于中国的茶文化,还可以涵盖西方的茶文化,中西茶文化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不同在于饮茶方式、饮茶礼仪、茶道精神。通过了解中西茶文化的茶艺,师范生进行了跨文化的学习,具备了多层次的文化修养。
(3)茶文化注重礼法,也就是礼仪规范。师范生实习过程中,上课的举止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但是很多师范实习生因为平时训练不够,紧张,或者习惯等等因素,上课时小动作比较多,站姿随意,从而使得学生对其的观感欠佳。如果能够利用茶文化对其进行长期的灌输训练,师范生的礼仪规范养成了一种习惯,每次上课的过程中都注意到这个问题,长此以往,师范生的师德师风会有显著的体现。
(4)在饮茶过程中,人们往往要跟亲朋好友畅聊,这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个良好渠道。师范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的欠缺,茶文化的融入可以让师范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良性沟通。师范院校可以定期举办茶文化讲座,邀请茶艺师到学校进行表演,教授礼仪规范,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举办茶文化博览会、展示会等等。
综上所述,目前师范生实习指导中侧重于师范生文化课程及上课的训练,缺乏对其实践技能深入的培养,尤其是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人际交往等几方面的培养。针对这种现状,要在茶文化背景下,将茶文化的深厚内涵、人文精神与师范生实习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师范生实习指导,全方位提高师范生的实践技能,适应实习单位乃至用人单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