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盛
(霞浦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福建霞浦 355100)
霞浦县地处中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划分明显。年平均气温16℃—19℃,年降雨量1100—1800毫米之间,水、热、光资源丰富。受海洋气候影响,季风特点明显;土壤为透水性好的红、黄壤土质,土层深厚,土壤呈微酸性,pH值在4.5—6.5,有机质含量高,肥力较高,非常适合茶树生长。霞浦县是全省15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全县13个乡镇(街道)都有种茶,涉茶人口约13万人。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年产量8437吨,产值4.834亿元。
由霞浦县茶业管理局于1981~1998年从霞浦县崇儒乡后溪岭村“春分茶”群体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叶色绿,有光泽,芽叶黄绿色,茸毛尚多,抗旱性与抗寒性强。制绿茶:品质优良,色泽绿,香气高爽似板栗香,滋味醇厚,回甘鲜爽,是制名优绿茶和窨制花茶的优质原料;制坦洋工夫红茶:条索紧细,色乌润,香高味醇。1999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09年被纳入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品种,编号:闽JW008。
由霞浦县茶业管理局从霞浦县溪南镇芹头茶场福鼎大白茶有性后代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叶色深绿,具光泽,芽叶淡绿色,茸毛较多,抗旱性与抗寒性强。制绿茶:品质优,条索紧实,色泽绿,毫峰显,香气高锐,似栗香,滋味醇厚鲜爽;制工夫红茶:条索紧细,色乌润,香高味醇。2003年被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2010年被全国农技中心审定为国家级良种,同年被纳入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品种,编号:闽JW013。
从霞浦县溪边茶场白垅沙试验茶园的菜茶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芽种,叶色黄绿,有光泽,芽叶尚肥壮,茸毛尚多,且抗旱性与抗寒性强。制绿茶:外形条索尚壮,色绿毫显,汤鲜、味尚爽,加工龙井茶品质优;制工夫红茶:外形紧实,色泽乌润,内质香高长,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亮。2011年被纳入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闽JW017。
为充分调动积极性,切实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霞浦县成立了“霞浦元宵茶”、“霞浦春波绿”、“四季春”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组织领导、重大问题决策、资金使用监督、日常工作督查等,确保保护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霞浦元宵茶”、“霞浦春波绿”“四季春”保护区树立保护标示牌各一块,以方便茶农学习,扩大宣传,接受社会监督。标示牌内容中明确了资源名称、资源编号、地点、面积、责任单位及保护区示意图等。保护区示意图采用GPS进行实地测量,准确反映出保护区地形和方位。
在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时,遵循尽量保持茶树原有的生长和生态环境,委托专人日常管理,对整个保护区进行合理施肥、用药,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实行绿色防控技术,以保持茶树旺盛长势。
为防治水土流失,更好地保持茶树原有的生长和生态环境,对已损坏或存在损坏潜在危险的三个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茶园梯壁进行修复,并铺种草皮。同时硬化茶园干道1.5km,步道1.24km,建设木栈道130m,在保护区种植行道树,改善保护区生态环境。
“霞浦元宵茶”、“霞浦春波绿”、“四季春”均属特早品种,是制名优绿茶、红茶的优质原料,具有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广前景良好。为更好保护繁衍我县茶树资源保护品种,我局在溪南镇芹头村、松城街道玉潭村建立13亩“霞浦元宵茶”、“霞浦春波绿”、“四季春”繁育基地,同时繁育在霞浦已有一定推广面积的梅占、福云20号以及新推广的金观音、金牡丹等良种。
霞浦县在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除保护好霞浦自繁自育的三个品种外,还注意引进外地已推广的良种如梅占、福云20号、福鼎大毫等。近些年,特别是2012至2017年对新栽高优品种黄观音、金观音、金牡丹等面积达到5亩以上的,给以每亩400元的补助,确保我县茶叶品种多样化。
项目开展以来,有效地保护了茶树种质资源,促进茶树的健壮生长,推动了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树立了茶树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的样板,提高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时提升了茶叶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我们在保护与管护茶树种质资源的过程中,助推品种升级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霞浦春波绿”被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鉴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打造“霞浦元宵茶”公共品牌并获得省著名商标,且“霞浦元宵茶”获得国家地理证明标志,形成以“霞浦元宵茶”为主打品牌的多品类、多产品的新格局,以品牌促进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