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鹤轩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文化领域的发展则相对滞后。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从经济层面上努力,更要从文化的层面上入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场合中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的实质是更深厚、更基础和更广泛的自信”。当代大学生是担当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的主力军,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也成为了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文化在《辞源》中的解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总成果,包括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等各方面”。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他不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明确的课程结构以及课程体系,传统思政教育的讲授式教学法很难运用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中,虽然思政工作者也尝试着采取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法,但是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仍然效果不佳。
在信息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热点每天都在变化,互联网移动端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阅读习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将手机作为获取时政新闻、进行阅读的主要渠道。而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特点使得思政教材以及教学实效性相对滞后,无法和当下大学生关注的文化热点、阅读习惯有效对接,导致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权、主导权逐渐丧失。
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国具体历史背景下的实践和青少年道德观、价值观教育,其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或是流于传统文化的表面,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导致了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同时思政老师对于传统文化也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对传统文化的教学也没有经验,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失去了兴趣。
“乐教”思想是儒家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是指用音乐教育帮助人们提升道德修养,淬炼人格心性,提升审美情趣。儒家“乐教”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及美育资源,通过对“乐教”中优秀教育资源的总结和提炼,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有着借鉴意义。
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与使命感,只有帮助大学生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才能让大学生真正树立文化自信。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仅通过对文化精髓的讲授远达不到效果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的去研究、去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民族文化中的精神内核才能达到培育文化自信的效果。儒家认为音乐能反映人的内在想法、影响人的意志品格,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乐教从提升高校学生审美水平出发,激发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拓宽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渠道。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儒家认为人对音乐的审美需求是天生的,在高校的校园文化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大学生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乐教的优势在于其天生的感染力、且易于让人接受,在提高音乐审美品味的同时,也提升了人文素养,从而达到弥补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感染力不足效果,让学生从“知、情、意、行”等方面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让高校的文化教育不再仅停留于知识层面。
中国音乐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华传统音乐中既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仁爱”“中庸”等民族文化特点,也包含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等。革命音乐更是反映了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的路上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坚韧品质,同时革命音乐也生动的描绘了革命时期的历史故事。有效地利用中华音乐资源作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材”以及“资料”,不但能增加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还能调动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儒家文化中,乐教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一个人的完美人格,孔子说要培育一个健全的人格就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薄弱环节,人格的缺失会致人的共情能力下降,对外在事物漠不关心;如果人格教育的问题不解决,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就是无根之木。儒家认为好的音乐以及完美的人格都该是“尽善尽美”的,在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中,大学生将进一步的完善人格的塑造,为成为肩负起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主动引导大学生去欣赏优质的音乐,让音乐去锻造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涤荡其内心世界,使得大学生自觉的去抵制不良价取向,提升内在品位。从赏析经典音乐出发,丰富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打破思维局限,激活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渴求,为以后文化自信的培育打下基础。
中华传统音乐源远流长,世界上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就出土于中国,中华传统音乐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华传统音乐主要分为民族民间音乐和文人音乐两大部分;民族民间音乐主要包括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音乐、民族乐器、民间说唱等;这些民族民间音乐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的自然风景、人文特色、地域性格,也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知识与智慧,体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文人音乐是指“历代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的传统音乐[2]”,主要包含了古琴音乐、词曲、昆曲等,主要体现了中国文人阶层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齐治平”的精神追求,以及“中庸”“中和”的人生哲理。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以高品质的音乐文化,来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大传统音乐的普及面,加深对音乐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的解读,让大学生真正的爱上中国传统音乐以及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
革命音乐是指“社会历史进程运转到革命时期而出现的音乐[3]”革命音乐具有大众性、艺术接受条件大众化等特点,中国的革命歌曲主要出现在1919年五四革命爆发之后,这一时间段涌现了大量的革命音乐如在上世纪20年代流行的工人革命歌曲《帝国主义和军阀》、《五卅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流行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到延安去》,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在解放战争时期创作的《千里跃进大别山》、《行军歌》等,这些音乐都反映了中国人民为了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体现出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精神。同时革命音乐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轨迹,革命音乐的歌词与旋律生动的描绘了当时的革命动态、人民思想状况、革命目标等。运用革命音乐可以唤醒大学生的红色记忆,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革命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故事也是很好的革命教育资料,相信在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推动下大学生一定能传承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决胜新时代。